張菊的照片登上北京街頭的公益廣告。 劉天虎 攝
進入五月,北京街頭的一些公交站臺張貼出巨幅公益廣告,畫面中間,一名紅十字會志願者貼近老人的耳朵説話,今年5月8日“世界紅十字與紅新月日”的主題“聚人心共善舉”也呈現在畫面一角。
這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聯合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中國紅十字總會發起的系列宣傳活動。公益廣告中的志願者正是張菊,她是鄭州市金水區紅十字會孝慈志願者服務大隊隊長,傾心公益26年,她一直走在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尋親、助學、賑災的公益之路上。
圖為張菊慰問獨居老人(資料圖)譚紀剛攝
今年的5月8日是第75個“世界紅十字與紅新月日”,也是“母親節”。一大早,正在河南省登封市唐莊鎮塔水磨村澆灌紅薯地的張菊,口袋裏的手機卻不停地來資訊,“這都是各地的孩子們給我發送的節日祝福。”
1997年張菊開始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中,成為全天候志願者。最初,她是“獨行俠”,到處尋找困難群體自己出錢接濟,後來,意識到個人的力量太過渺小、需要幫助的人太多,她就加入鄭州市金水區紅十字會孝慈志願者服務大隊。
二十多年來張菊的足跡遍佈河南、四川、貴州、西藏、雲南等地的偏遠地區,她尤其關注困境兒童和孤寡老人,幫助過的孩子有上千名,她被親切地稱為“菊媽”。
“菊媽媽,‘母親節’快樂,等放暑假我們就能見面啦。”這是一名叫彥彥(化名)的女孩發給張菊的資訊。“彥彥自小母親走失,父親摔傷致殘,家境十分困難。”張菊回憶,幾年前見到彥彥時,那個膽怯、內向、孤苦的女孩讓她十分心疼,放暑假時她把彥彥接回自己家住,像對待自己的親女兒一樣。如今,在張菊的幫助下,彥彥換了新學校、每月有資助、性格也開朗許多。
張菊在農村做志願服務(資料圖)譚紀剛攝
在今年“世界紅十字與紅新月日”前夕,中國紅十字總會向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推薦的公益廣告照片被採用。得知這一消息,照片的拍攝者、鄭州市紅十字會志願者譚紀剛十分激動。
“那天剛過完春節,我們到這位老人家中慰問,張菊湊到老人的耳邊噓寒問暖,這一幕我覺得很溫暖就拍了下來,沒想到照片能被採用。”譚紀剛清楚地記得拍照的情景。
與張菊相識多年,譚紀剛用相機記錄下張菊的志願者之路,“我們經常一起去慰問孤寡老人,她已經和老人們打成一片,很多人喊她閨女。”
自己能登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公益廣告,張菊自己也很意外,她説自己只是志願者群體中的一個代表,“還有無數志願者在奉獻愛心,他們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四年前,張菊主動請纓以志願者的身份駐紮在登封市唐莊鎮塔水磨村,幫助村民搞生態種植、養殖、銷售農副産品,她見證了這個曾經的省級貧困村脫貧、曾經的貧困戶過上好日子,如今,她依舊守在這裡,“再幫幫鄉親們,日子過得再好一點我再換地方。”
中國紅十字總會優秀紅十字志願者、2019年“河南好人”榮譽稱號,中國首部關注志願者題材電影《為了誰》原型……多年無私付出,張菊獲得了眾多榮譽,卻認為自己才是受益人,“我有‘三多’,爹多媽多兒女多,這麼多年做志願者收穫了許多親人和朋友,到哪兒都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