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單位:額濟納旗殘疾人聯合會
推薦詞:肢體四級殘疾人,他工作吃苦,為人善良,勤勞造就了樂於助人的性格。自從他從事木雕事業以來,先後帶動了一批木雕愛好者就業,並形成了當地的一大産業,在當地殘聯,他的工作室被授予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帶領和培訓了具備木雕技能的殘疾人300多人,被當地人勞部門授予“木雕名師帶徒工作室”的培訓項目,目前他承擔著殘聯輔助性就業中心和就業局名師帶徒工作室的培訓任務,為當地培養了具備木雕技能的人才,截至目前還帶著10多個徒弟在他的工作室共同工作、作業。2019年被自治區殘聯評為“自強模範”稱號,同年被阿拉善盟就業局授予李生建“木雕名師帶徒工作室”,他用殘疾的身體幫扶著額濟納旗更多的殘疾人就業,讓更多殘疾人生活朝著越來美好的步伐前進。
人物事跡
李生健,男,1966年出生,肢體四級殘疾人。現為內蒙古公藝美術大師、內蒙古根藝協會理事,是西部風雕和根雕書法發掘者及硬筆、造型書法的首創者,2019年被評為自治區“自強模範”。
走進位於金色海岸商業街的大漠神雕木雕加工廠,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根雕展覽館。院內擺放著藝術字、動物、人物等各類根雕藝術品,這些作品大小不等,造型各異、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就是這些優秀作品,均出自於李生建那雙殘缺之手。
從小就對無線電、航模等方面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李生健上高中期間,因不小心將電子引爆器引爆,炸傷了他的左手拇指和食指,導致留下身體殘疾。當時的他心裏一度灰暗,害怕周圍同學、朋友異樣的目光。就這樣,一直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也曾在一家國企打過工,當過電工,鍛焊工和修理工,他克服殘缺肢體給自己帶來的不便,下崗後他充分發揮所學優勢,以靈巧的雙手、精湛的技術幹起了木雕根雕事業,他把木雕根雕作為自己永恒事業的追求,這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變舊為寶堅守初心
他利用一切生活中所能利用的實物作為木雕根雕的“標本”。將廢棄的木頭、樹根、銅絲等廢舊物品創作出多部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為把自己所學的木雕事業發揚光大,他免費招收徒弟。截至目前,共在他手上招到的徒弟就有30~40人,傑出的也有6~7個,他的學徒有的現在已經自己開辦“名師帶徒工作室”,有的曾獲各類獎項。
踐行使命多次殊榮
做根雕不像做其他的産品,需要慢工出細活。不僅如此,根雕也要遇上“明主”才能找到它的歸宿,否則就是朽木。為了一心尋找自己的創作的原料和素材。他帶領徒弟們深入戈壁、穿越沙漠、橫跨河流,他的作品創意深刻,給人以精神振奮,作品銷往全國各地,受到好評。2006年到2019年他的作品連獲6屆內蒙古殘聯舉辦的四年一度的殘疾人才藝競賽的前2名獎項,2019年代表內蒙古參加了全國技能大賽和全國第六屆殘疾人技能展示節並獲榮譽,最引以為傲的是他用18年的時間以天然樹根的原造型創作出千件根書法作品,其中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和《長征》,還有唐詩《登鸛雀樓》等一系列作品尤為生動。每副作品字字傳神,宛如大書法家的親手筆,他的根書法被眾多新聞媒體報道。
尋根的人不會忘根。傳承根雕技藝,讓更多人來了解根雕這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是李生建始終堅持的價值追求。他説:“根雕對於他而言,不只是手藝,更是另一種生命。作為殘疾人,他的人生因根雕而改變,他希望能把根雕技藝傳授分享給更多願意學習的人,帶動殘疾人就業創業,讓他們也能靠雙手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