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康復輔具

接受聽力康復的寧波女孩15年後收到特教錄取通知書

發佈時間: 2021-08-17 09:18:12 | 來源: 中國寧波網 | 作者: 王穎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image.png

同同和奶奶、余英醫生在一起。

“很久沒這麼開心了,我真是激動得熱淚盈眶!”昨天一早,寧波市康復醫院聽力語言康復科主任余英特地去花店買了一束鮮花,又拎著提前幾天買好的禮物來到單位。

她這麼開心,是因為昨天有一位學生要來“報喜”。15年前,3歲的小女孩同同被診斷為中度聽力損傷,在余英這裡接受了整整一年多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15年後,18歲的她收到了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上午10點,一聲清脆的“余老師”在門口響起!

“我也很想幫助和我

一樣處境的兒童”

高考所有志願

都填了特殊教育

同同皮膚白皙,戴著口罩和眼鏡,眉眼之間笑意盈盈。她左耳戴著杏色的助聽器,和人交流時,習慣側著左耳傾聽。

2周歲多,同同被診斷為先天性中度聽力受損。一旁的奶奶補充:當時左邊耳朵能聽到60多分貝的聲音,右邊耳朵打雷也聽不見。戴了助聽器後,左邊耳朵能聽到,右邊耳朵還是沒有聽力。

同同略帶羞澀地遞上了大學錄取通知書,今年她以579分的成績被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錄取。“余老師,我高二就想好了以後要當特教老師。這次高考,我所有的志願都填寫了與特殊教育相關的。”

“真好,真好。老師知道,你能考出這樣的成績,真的特別不容易。”余英激動地拉著同同坐下,親切地説:“老師做了30多年的聽力語言康復,第一次有學生選了特殊教育專業。同同,以後我們就是同行了,老師真的太開心了。”

“嗯,我就想當特教老師,好好陪和我一樣的孩子長大,盡我的能力去幫助他們。”小姑娘聲調不高,神情卻很堅定。

她説,這次高考填志願並非心血來潮。早在高二,就打定了主意,也在網上查詢了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的資訊,之後就一直以此為目標。

為什麼如此堅定?“從小到大,我得到了太多的愛和關心,很多人幫助我,我才能長成現在這樣。所以,我也很想回饋社會,幫助和我一樣處境的兒童。”同同説,從她記事起,很少因為身體原因被歧視,反而收穫了更多的愛。家人以外,醫生、老師、同學、朋友都對她特別照顧,寧波市殘聯、財稅局等單位陸續和她長期結對,幫助她克服了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關。

奶奶笑著説:“她這樣填高考志願,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支援。人要知恩圖報,我們很高興,孩子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康復時一直記得對著鏡子練發音的場景”

上學後老師脖子上挂個機子,我脖子上也挂一個

測聽室、AVT訓練室、言語矯治室……走在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同同對這些場景已經模糊了,畢竟她當時還太小了。

“奶奶平時經常和我提起以前帶我做康復的事,一直説余英老師還有其他康復老師都對我很好,特別用心地幫我康復。沒有你們,可能就沒我的現在。有一幕場景,經常在我腦海裏閃過:有一面大鏡子,我和老師坐在鏡子前,老師張嘴、伸舌、哈氣,我在旁邊先看老師怎麼做,再學著怎麼把口型跟老師一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發生過?”同同好奇地問。

“沒想到你還記著呀。同同,剛開始我們很多訓練都是對著鏡子做的。那時,我讓奶奶也坐在後面的小椅子上跟著學,方便回家幫你再做鞏固練習。”余英回憶,同同剛來時,“爸爸”“媽媽”這樣的開口音也幾乎不會發,就開啟了每天的康復訓練之路。

比如,通過讓同同辨聽各種聲音和語言聲,跟著老師一起做呼吸訓練、唇舌操、聲氣結合訓練,模倣各種音節的發音。比如“g”音,因為它是舌根音,兒童不宜通過視覺去了解發音技巧,因此通過用手觸摸喉部、感受震動,通過漱口練習,通過壓舌板學著發出“g”的聲音。慢慢地,再一步步練“g”的音節,比如“哥”;再過渡到詞語,比如“西瓜”;再擴展到句子、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同同語言能力有較大的進步,能與人交流,會講故事。

“每天的康復訓練外,家裏的配合也很重要。”余英一直記得,同同奶奶一門心思撲在孫女的康復訓練上。每次都用自行車載孫女來,從不缺席,總是提前到教室等著,課後做好鞏固。一年後,同同通過了康復評估。後來,也順利入讀了普通小學。

“學校裏的老師們都對我特別好。小學時候的助聽器不太好,還需要輔助設施。老師脖子上挂一個類似于收音機的裝置,我脖子上也挂一個配對的,聲音可以點對點傳到我耳朵裏。從來沒一個老師嫌麻煩,有時我忘記了,老師還會提醒我。”

“學校裏座位要定期輪換,老師考慮到我的情況,我的座位都是固定的,一般都是前排靠右邊,方便我用左邊耳朵聽課。”

“從小到大,老師們經常會問我是不是聽得清,需不需要聲音大一點或者語速慢一點。同學們也都很照顧我。我真的得到了太多人的關心和幫助。”

“別人能做到的,要努力做得更好!”

她的獎狀要用斤來稱

“我們很愛孩子,但一直以來,對她要求很嚴格。如果因為身體原因,就降低了對她的要求,反而對她成長不好。”奶奶告訴記者,同同從小到大,爺爺總是和她強調一句話——別人做不到的,你要努力做到;別人能做到的,你要努力做得更好。

除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同同還帶來了部分獎狀來向余英“彙報”:浙江省美德少年、寧波市美德少年、一等獎學金、無數的三好生獎狀……奶奶自豪地説:“家裏的獎狀不是一張張數的,是要按斤來稱的。”

由於聽力缺陷,同同要取得同樣的成績往往要比同齡人困難很多。比如,剛上小學時,就定下了要努力拿三好生的目標。三好生要求全面發展,由於聽力原因,同同在音樂上的表現很受限制,聽歌很難分辨音高、節奏,唱歌也不可避免地要跑調。怎麼辦?就這樣放棄嗎?

在和老師溝通後,同同改用琵琶演奏來代替聲樂考試。和一般孩子比,她學琵琶也要付出更多,別人很容易分辨的音高強弱,對同同來説幾乎是一道邁不過的坎。奶奶總是鼓勵她:“聽不清,我們就多靠腦袋,靠記憶,靠手指。別人彈一個小時,我們多彈幾個小時。週末一彈就是一整個下午。”

靠著堅持,同同不僅補上了音樂的不足,小學每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還在小學就以“優秀”等級通過了琵琶10級的考試。

奶奶樂呵呵地回憶,評委老師當時聽了演奏,讚美彈得太優秀了。在得知同同的聽力狀況後,更是讚嘆不已。

“特殊教育這份工作很辛苦,同同,你想好了嗎?”余英關切地問。

“余老師,我想好了的。我很能吃苦,我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的。”同同期待,自己能在大學裏多學到本領,也有精彩的大學生活。她計劃,畢業後就回到寧波,以後和余英一樣,從事特殊教育。

除了同同的好消息外,余英最近還收到了不少喜訊。比如,今年又有30個中度、重度的聽障孩子通過了寧波市聽障兒童康復評估,將能入讀幼兒園和小學。比如,3個10年前重度聽障的孩子分別考取了寧波的重點高中。

“同同,我很期待能和你成為同行。特殊教育雖然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幫助一個孩子康復,也是幫一個家庭啊。”師生倆對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