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2021全國兩會 · 聆聽殘疾人的聲音

周嵐委員: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全國文明城市考核指標

發佈時間: 2021-03-10 09:13:32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朱殿平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image.png

全國政協委員周嵐受訪者供圖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影響深遠。根據民政部公佈的預測數據,到“十四五”期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九三學社江蘇省委主委、江蘇省住建廳廳長周嵐今年的提案聚焦老齡化問題,建議將無障礙環境建設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加大推進力度,並將其作為全國文明城市重要衡量指標。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老年人、殘疾人關愛服務設施的不可或缺內容,涉及老幼病殘等特殊群體的公眾利益,也代表著城市的文明程度。”周嵐説,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要求落到實處,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落實,是對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積極應對,對於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構建全齡友好型城市,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我國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系統要求,始於1986年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疾人基金會共同編制的《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範》。2012年國務院頒布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則進一步明確了依法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政府的責任和社會的義務,規定“城鎮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應當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同時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規定,逐步推進已建成設施的改造”。同年,建設部頒布了《無障礙設計規範(GB50763-2012)》。

周嵐説,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了顯著進步,城市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逐漸增多,相關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逐步完善,但仍然存在系統性不夠、連通性不夠、新老項目不平衡等問題。不同地區、不同項目無障礙環境建設水準差距懸殊,坡道、盲道仍有停放車輛或堆放雜物的行為和現象,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管理水準亟待進一步提升。

為此,周嵐建議將無障礙環境建設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宣傳和文化、發改、民政、建設、自然資源、交通、城管、工信、殘聯、老齡辦等多部門聯動形成合力,“軟硬並重”加大推進力度。硬體方面,要加大新建項目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強制實施力度,並納入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進行管理,不達標的不得通過聯合驗收;同時,要加大對老舊小區、老舊建築、老舊道路等無障礙環境改造的投入支援力度,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應率先垂范。軟體方面,要將無障礙環境建設水準作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高品質發展水準的重要內容,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關心、支援、監督無障礙建設環境的真正落地落實。

“鋻於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準的綜合性榮譽稱號,也是最具有價值的城市品牌,而無障礙環境建設需要城市政府的系統謀劃、久久為功,為此特別建議充分發揮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對城市的重要導向作用,加大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測評權重。”周嵐説,測評內容可從關注新建項目拓展為同時關注改造力度、從關注工程建設拓展為同時關注維護管理,更加重視結果導向,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城市中的實際可達方便程度為重要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