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環境,是方便殘障人士、傷病人士、老幼者等特殊群體全面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基礎條件,同時,也是提升城市環境生活品質和服務水準的關鍵要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築西南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遠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兩會,她將建議完善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無障礙環境建設,還關係到每位正常人能否順利舒適地參與到社會各項活動中。在高品質發展下,建設好高品質無障礙環境,人們的生活才會是便捷、舒適、宜居、富有活力的。”
馮遠説,近年來,我國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了顯著進步,但依然存在建設標準不高、系統不夠、設施不均衡、管理不到位等現象。“在滿足全齡友好的人性化和通用性的建設標準、設施性能標準上面,與國際一流水準相比,我國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性能配置標準偏低。有的工程項目,缺乏無障礙設施及配套的軟體內容,如帶孩子廁位、無障礙(老年人)廁位、公共建築中無障礙餐位及相應的引導標識、語音等,設計中的人性化、通用化考慮不足。此外,相關人群對無障礙設施的使用方法掌握度不夠,坡道、盲道上堆放雜物或停放自行車等行為隨處可見,無障礙設施難以發揮作用。”
不僅如此,馮遠表示,城鎮老舊小區也亟待進行無障礙宜居環境建設。馮遠説,很多老舊小區缺乏無障礙設施和通道,老舊建築缺乏電梯、戶內廁所、洗澡間等,也普遍缺少適老化無障礙設施,“老年人使用的資訊化設備也存在不適老的問題,農村地區老年人和殘疾人居家養老助殘設施缺乏且存在監管等問題。”
對此,馮遠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要強化無障礙環境的法規和制度建設,加強工程規劃設計全過程中無障礙建設管理,明確新建項目要達到相關要求。同時,要加強無障礙環境的人性化、精細化建設,倡導無障礙設施的通用性、包容性和便利性,使無障礙環境建設能夠真正服務於人。“例如對於盲人,除了在人行道上設置盲道,還應在人流密集場所、交通樞紐等主要區域設計通暢有效的盲道,同時對於重要的標牌、按鈕等也應相應增加盲文;又比如針對老年人,可在公共空間座椅設計支撐起身所需的助力輔助裝置等,這些細小的設計都是無障礙環境建設人性化的體現。”
馮遠還提出,要加快舊城功能更新修補和農村無障礙環境建設,例如加建電梯,增設戶內衛生間,推進公共空間和家庭戶內無障礙改造等。“還應大力推進資訊無障礙建設,運用電子資訊通過大數據雲平臺,結合人工智慧,VR、5G等技術,全面實施政府網站以及公共服務應用程式的資訊無障礙建設和改造,同時鼓勵通訊、金融、醫療等公共服務電商平臺實施無障礙改造,給公眾提供各種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