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2021全國兩會 · 聆聽殘疾人的聲音

張寶艷代表:應建立公益託管機構關愛腦癱等殘疾兒

發佈時間: 2021-03-01 09:07:3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蒼雁 孫博妍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即便不能出門,張寶艷依然度過了忙碌的一個月。

2021年1月家鄉通化發生輸入性疫情以來,張寶艷基本都處於居家隔離狀態。其間,她一直通過網路協調志願者團隊參與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2007年創建“寶貝回家”尋子網後,張寶艷結識了越來越多的志願者。由她擔任理事長的“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已經累計找回3562個走失和被拐的孩子,幫助數千個家庭團圓。

“我剛剛能從家裏出來。”在通化疫情形勢趨於穩定的2月中旬,張寶艷應中新社記者之約在“解封”當晚接受了採訪。一段時間以來的緊張忙碌,讓她顯得有些疲憊,步子有些沉。

image.png

全國人大代表張寶艷

“正在準備參加全國兩會。”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張寶艷説得最多的一個字就是“家”。今年參會,張寶艷關注的話題依然與“家”有關。“我國每年新增殘疾兒童約20萬。有一個身患殘疾、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對這個家庭而言無疑是場災難。”

張寶艷建議,針對自閉症和腦癱兒童,政府應建立公益託管機構。把殘疾兒童送到託管機構,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得到專業的治療和護理,也可以讓家長解脫出來。“社會應給他們一些關愛,給這些家庭一些關愛。”

“孩子是我們的明天,但我們不能只關注正常兒童的成長,我們也應該把更多的關愛送給有各類殘疾的孩子。”張寶艷認為,政府、社會、家庭三方面應當共同努力,加強對這個群體的資金投入,給這些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治療、康復及學習。

張寶艷表示,理應讓這些殘疾孩子生活得有尊嚴、有品質、有溫暖。“我想,這也是我們大家都願意去做的事情。”

對於已經“尋親”14年的“寶貝回家”之旅,張寶艷表示有“欣慰”也有“遺憾”。

當前,中國社會的防拐意識逐漸提高,新發案件逐漸減少。張寶艷給出一組對比數字:2007年,一天最多時網站登記了8個被拐兒童;近兩年,每年被拐兒童發案個數不超20起。

“而且百分之九十都能找到。可以説,拐賣犯罪已經被遏制。”張寶艷欣慰地説,“寶貝回家”有35萬名志願者,他們分佈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也有志願者參與其中。

多年來,也有“憾事”發生。一個叫“二娃”的四川小夥,年幼被拐,2015年6月,家裏人通過“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尋親。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歷時五年終於找到了二娃的生父,但此時二娃已因肺癌離世。

經過再三思量,張寶艷還是準備告知二娃父親真相。“雖然對父親來説很遺憾,但對二娃來説,他終於找到家了。”

華語電影《失孤》中,演員劉德華扮演的尋親父親説:十五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自己是一個父親。張寶艷直言,她和這群志願者們同樣一直都在“路上”,就是要少一些“二娃的遺憾”,為所有尋親的寶貝早一點點亮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