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西藏

雪域高原的脫貧之路:兜底保障托起殘疾人“穩穩的幸福”

發佈時間: 2021-01-20 14:03:40 | 來源: 華夏時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西藏,一個充滿神秘又令人嚮往的地方。這裡有純凈的藍天白雲,有遼闊的高原牧地,有危聳的皚皚雪峰,也有樸實而純真的藏族人民。

然而,由於地理位置偏遠,自然環境惡劣,西藏也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中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難度十分之大。其中,貧困殘疾人更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難中之難,困中之困,堅中之堅。

為滿足西藏自治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提升廣大殘疾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2016年以來,在區黨委、政府和殘聯的領導下,在區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的指導和部署下,西藏自治區立足貧困殘疾人兜底保障、康復脫貧、就業脫貧、教育脫貧,穩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基本完成各項既定目標及各類整改任務,脫貧攻堅成果顯著。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殘聯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全部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西藏自治區加大對殘疾人的培訓,著力提升殘疾人就業能力和競爭力,最終實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落下。

兜底保障,解決殘疾人生活之憂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殘疾人一個也不能掉隊。

“十三五”以來,為確保貧困殘疾人同全區人民一起脫貧,西藏自治區始終聚焦脫貧攻堅、托底補短,積極推進包括殘疾人康復訓練、殘疾人助學、無障礙改造、殘疾人文化進家庭在內的一系列重點項目,不斷提高殘疾人民生活品質,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基礎。

記者了解到,2016年至2020年期間,自治區為殘疾人免費適配各類輔助器具近萬件,在各定點機構、社區康復站為2.67萬名殘疾患者提供康復服務5.7萬人次,殘疾人康復服務覆蓋率達70%。

其中,自治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組織康復專家和輔具適配員深入46個貧困縣區,為貧困殘疾人入戶開展康復需求篩查和輔具適配工作,建立康復服務個人檔案,共為5912名殘疾人提供康復需求篩查,為1283名殘疾人提供適配輔助器具,轉介128名殘疾人到自治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接受康復訓練,併發放宣傳手冊5000余份。

在住房保障方面,西藏自治區積極推動貧困殘疾人家庭享受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為2222名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其中,219戶為易地搬遷貧困戶家庭。同時,通過開展貧困殘疾人“陽光家園計劃”,為2170名智力、精神及重度殘疾人提供居家托養服務。

此外,“兩項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也不斷提高。記者從自治區殘聯處獲悉,2016年至2020年期間,西藏共為43.93萬人次殘疾人按100元/人/月標準落實困難殘疾人補貼4.35億元,為15.2萬人次按200元/人/月標準落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3.02億元。

在少年兒童保障方面,西藏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為789名0-6歲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服務。同時,將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提升至96.73%,其中3593名殘疾學生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4801名學生享受送教到府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攜手中國移動推出三大通信惠殘舉措,自治區不僅為貧困殘疾人減免通信資費、擴容套餐,免費提供家寬、固話、網際網路電視業務,還建立了殘疾人和工作人員專屬集團V網,提供網內短號互撥、短號功能免費等服務,不斷提升全區殘疾人民的生活品質。

多措並舉,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脫貧之根,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

為解決殘疾人就業難問題,西藏自治區通過培育致富帶頭人、扶持助殘企業、成立致富宣講團等方式,不斷拓寬殘疾人就業創業渠道,鼓勵更多的用工企業和殘疾人企業帶動殘疾人就業,實現脫貧致富。

崗嘎鎮殘疾人民族手工業合作社負責人旦增歐珠便是日喀則市定日縣的脫貧致富帶頭人之一。

1982年出生在定日縣措果鄉的旦增歐珠肢體先天殘疾,年輕時為了生存,他曾先後到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打工。然而,由於肢體殘疾,旦增歐珠處處碰壁,他只好返回了家鄉。

2015年,在當地殘聯和民政局的幫助下,旦增歐珠成為了殘疾人民族手工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頭腦靈活、勤勞肯幹的旦增歐珠將部分具有縫紉技能的殘疾人組織起來,生産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洗漱包、錢包、背包,作為紀念品出售給外地遊客,以此實現創收。

2017年,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下,合作社得到了總投資1617萬元、佔地面積8118平方米的縣扶貧貸款産業項目,為更多的貧困戶和殘疾人提供了就業和技能培訓平臺。

自己脫貧致富後,旦增歐珠還踐行著致富不忘殘疾人、致富不忘貧困群眾的精神,幫扶帶動其他群眾就業增收。目前,合作社在職員工56名,其中36名為附近殘疾人及貧困家庭子女。2017年,合作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96人,每人平均增收1500元,解決就業56人。

此外,據記者了解,2016年以來,自治區為2772名貧困殘疾人提供實用技術培訓,建立自治區級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園,並通過連續五年召開5屆大型殘疾人專場招聘會,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2600余個。

在全區首家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西藏自治區殘疾人就業創業園中,設工位145個,已入駐各類企業41家,為有能力且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崗位、創業場地、融資、法律援助等服務。

2020年以來,通過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自治區殘聯深入13個街道53個社區登記有就業願望的1128戶2361名殘疾人,走訪慰問60家用人單位,安置殘疾職工15人。同時,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積極響應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政策,于2020年安置殘疾人185人,比2019年新增103人。

此外,為減小疫情對殘疾人就業的影響,自治區還對受疫情影響的殘疾人就業機構進行了臨時救助。據記者了解,目前已補助5家盲人按摩服務機構,總計發放資金5萬元,其餘22家盲人按摩機構的補助資金35萬元也將於近日發放。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下一步,西藏自治區將繼續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組織、政策保障,加強涉殘項目救助,助推殘疾人就業,建立殘疾人防返貧長效機制,防止已脫貧的殘疾人家庭返貧和邊緣戶殘疾人家庭致貧。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