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重慶

“媽媽!”兒子的這一聲呼喚 她盼了兩年

發佈時間: 2021-01-13 11:18:53 | 來源: 重慶晨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媽媽,媽媽……”

11月4日晚,當所有人都在給熊熊唱生日歌,祝他兩歲生日快樂時,他這句“媽媽”讓大家瞬間安靜下來。母親李歡(化名)瞪著大眼睛,眼淚“唰”地一下流了出來。

熊熊能自己走路了

她一把拽過熊熊,緊緊把他抱在懷裏:“孩子啊,你這句‘媽媽’我等了兩年了……”

這一幕發生在熊熊到重慶市綦江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接受免費康復治療一年二個月後。

熊熊八個月大被診斷為腦癱,林歡家也因給孩子看病迅速陷入貧困。得益於殘聯政策,孩子從十個月開始接受免費康復,如今已經能行走,接收簡單指令。

腦癱兒兩歲生日喊出“媽媽”

李歡是綦江人,2018年11月4日,她順産生下了熊熊。從有孩子那一刻,她便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都説七坐八爬。然而,熊熊八個多月了還不能翻身,也不能坐穩,一家人開始著急。在綦江區婦幼保健院檢查後,醫生的話給了他們當頭棒喝:孩子是腦癱,而且是中重度腦癱,“這個娃兒今後只要能自理就行了。”

“治!一定要治!”李歡含著淚對家人説。

在重慶兒童醫院,熊熊一個月就花掉了3萬多元,家裏的存款開始“見底”。

李歡的姐姐身體有缺陷,他的父親也因病面臨癱瘓。熊熊被確診為腦癱後,李歡的媽媽汪大翠(化名)一下子老了幾歲。

正當一家人一籌莫展時,綦江區殘聯給他們帶去了好消息:熊熊可以到綦江殘疾人康復中心接受免費的康復訓練。

孩子們上康復課

經過協商,外婆汪大翠在家帶熊熊接受康復訓練,李歡和老公則外出打工賺錢。

在康復中心,熊熊每週接受6天訓練,每天3小時。經過一年多的康復治療,熊熊邁出了人生第一步,學會喊了“媽媽”。

11月4日,是熊熊兩歲生日,李歡特意趕回家陪孩子過生。她説,兩年了,她終於盼來了這句“媽媽”。

康復中心兒童康復科主任李蓮鴻表示,熊熊接受康復時間較早,目前恢復效果不錯,等到他幼兒園時,就能夠正常隨班就讀。

一戶多殘讓他家致貧

航航和恒恒一起畫畫

無獨有偶。2010年,綦江區安穩鎮的張彩紅生下了大兒子恒恒。孩子兩歲多時,被診斷為痙攣型腦癱。想著大兒子是殘疾人,張彩紅和丈夫陳孝海決定再生一個孩子,將來好有個人照顧恒恒。

2015年,航航出生。然而,孩子快兩歲了卻只會無意識喊“媽媽媽媽”,在醫院評估後,航航被確診為中重度自閉。

這個結果無疑晴天霹靂。張彩紅整日以淚洗面。

為了孩子們的康復,陳孝海不得不放棄外出打工,從外地返家,和張彩紅一起,陪伴孩子往返于康復機構與家之間。為了孩子康復,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幾萬元外債。

2018年他們家被評為建卡貧困戶。

了解這一情況後,綦江區殘聯立即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措施:兄弟倆免費到綦江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接受康復訓練,同時還享受康復期間每月500元的生活交通補助。

孩子們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經過系統的康復訓練後,哥哥恒恒已具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目前已在安穩學校隨班就讀四年級,成績中等。航航在進行言語、認知、社交等方面的康復訓練一年半後,能聽從簡單的指令,與人簡單交流,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目前在安穩希望幼兒園上中班。

孩子的好轉讓陳孝海松了一口氣,談到現在的生活他信心滿滿:“康復期間,孩子們不僅治療費用全免,醫院還提供住宿。現在,孩子能正常上學了,我也可以出去打工開塔吊,一個月大概能掙五六千塊,能夠自給自足。”

張彩紅也成為了安穩鎮民政辦的本土人才,從事為村民服務的工作,收入穩定。

目前,他們家已經還清了外債,去年還在老家建了新房,一家人其樂融融。

“康復一個殘疾人,解放全家勞動力”

單獨訓練

熊熊和航航一家只是綦江區創新開展精準康復,助力殘疾家庭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為實現“康復一個殘疾人,解放全家勞動力”的目標,綦江區殘聯創新殘疾兒童康復,探索殘兒康教結合模式,擴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覆蓋面,拉長救助年齡段,將全區17周歲(含)以下的腦癱、智障、自閉症殘疾兒童全部納入綦江區康復救助範圍。並實施五年救助計劃,進行分類救助,並對接受康復訓練殘疾兒童給予生活和交通補貼;開展送康復進學校和家庭服務;普及殘疾人輔具適配,促進脫貧攻堅。

值得一提的是,綦江區還創新採取“半天康復+半天教育”的方式,在康復中心開設幼兒園,填補了在院康復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的空白。據悉,目前綦江區現有2個班27名殘疾兒童在讀。

據重慶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十三五”期間,重慶市申報殘疾人康復及托養服務設施項目共計21個(其中,康復項目13個、托養項目8個),總建築面積約15.55萬平方米,建設總投資約6.8億元。截至目前,重慶市已建成和在建殘疾人康復中心共計24個。實現了區縣服務設施基本覆蓋,補齊了重慶市殘疾人基本服務短板,逐步形成佈局合理、特色鮮明、方便可及的殘疾人服務體系。

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