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壤塘縣壤塘村,有這樣一個殘疾的村民,他叫周龍,雙下肢截肢,出行靠輪椅,在家靠板凳“梭”起走。原本生活困難的他,在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下,當地鎮黨委政府將其納入了精準扶貧戶。他依靠國家的好政策,自強自立,在鎮黨委政府、第一書記和幫村部門的扶持下,借助黨的扶貧政策和頑強的毅力,自學房屋裝修,硬是用自己瘦弱的身軀,勤勞的雙手和不服輸的幹勁,撐起了這個貧困的家庭。
如今,周龍不僅蓋起了寬敞明亮的新房,還把女兒培養成令周邊農牧民羨慕不已的有出息的大學生,一家人向著小康生活穩步邁進。
“周龍給我的印像是很勤快,經常都是早出晚歸,幹完農活又去做裝修,靠著鎮黨委政府的關心和他自身的努力,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我對周龍家脫貧一直是充滿信心的”,壤塘村第一書記楊曉英説道。
10多年前,殘疾的周龍經人撮合,與一位體弱多病的壤塘村姑娘結為夫妻。用“一窮二白”來形容他們當時的生活,一點也不為過。因無法從事重體力活,沒有一技之長,周龍的前半生主要靠政策幫扶為主。婚後,重任在肩的周龍決心學一門手藝給妻子幸福生活,因身體不便,學木匠的頭幾年,他一天要摔10多次,摔的渾身是傷,但他從未想過放棄。靠著驚人的毅力和不屈于命運的堅韌,他的木工活越做越好,他終於開啟了新的職業生涯——裝修。一邊幹裝修,周龍還一邊帶徒弟。目前,他已帶出40多個徒弟,大多都是貧困戶,其中一個徒弟已在成都開辦傢具廠。
為徹底擺脫貧困,除了給人做木工活,周龍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壤塘有很多‘寶貝’,比如紅景天、牦牛肉乾等。”周龍説,他把這些“寶貝”簡單加工,通過網路賣到大城市去。如今,靠著國家扶持、殘聯組織和扶貧幹部的幫助,周龍一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創業成功的他,主動要求取消低保,自己的農特産品銷售很穩定。2019年,周龍年收入達4萬元錢,實現穩定脫貧。
脫貧後的周龍還經常幫助別人,“我借出去的錢總共有10萬元沒有還回來,我也不著急,幫助別人,是最快樂的。”2019年,周龍被壤塘縣委縣政府評為壤塘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