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海南

海南省殘聯精準助殘脫貧攻堅 讓殘疾人共用自貿港建設成果

發佈時間: 2020-12-25 10:11:5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海南省殘聯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之年,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中,海南省殘聯已“備好黃金甲”。

這些年來,海南省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高品質開展,讓全省廣大殘疾人意志風發、信心百倍,他們在脫貧攻堅決勝小康和自貿港建設中大顯身手,憑藉勤勞和智慧,自強自立,為過上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更高品質的生活而努力奮鬥著。

黨建引領,為脫貧群眾找準方向感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海南省殘聯在精準助殘脫貧中,以黨建引領,啟動了“抓支部、用支部、活支部、強支部”工程,充分發揮殘聯基層組織黨員和殘疾人專職委員的作用,努力塑造他們成為脫貧攻堅的帶頭人,以此來影響和帶動更多殘疾人脫貧走向小康,讓殘疾人在脫貧攻堅中找到了方向感。近年來,省殘聯通過挂職和選派等形式,先後派挂10余名幹部到海口、文昌、萬寧、定安、臨高、樂東、白沙和洋浦等市縣基層指導和參與殘疾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想盡辦法吸引致富能手和青年大學生回鄉創業就業,增強基層脫貧的內生力,加快脫貧步伐。採取有效的措施,對扶貧點貧困戶和全省2萬多名建檔立卡殘疾人,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大力推進和實現扶貧點貧困戶和困難殘疾人“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對全省突發睏難殘疾人家庭300多戶實行一對一的精準幫扶。

在脫貧攻堅中,省殘聯對扶貧定點和新村扶貧工作取得突出成效。2015年之前,和新村流傳著這樣的口頭禪——“嫁漢不嫁和新村,屋破路爛海腥臭。這個鄰海而居、良田千畝、交通便利的村莊,應該富甲一方,可是偏不是這樣,全村有773戶,人口3575多人,貧困戶有170戶,人口848人。究其根源,是這個村黨組織的戰鬥力和號召力不強,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

為改變這種不良的現象,近幾年來,尤其2018年9月以來,按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省殘聯黨組先後召開了30多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制定了和新村脫貧攻堅方案,成立脫貧攻堅‘背水一戰’領導小組,主動聯繫省國土廳、財政部海南監管局和新村扶貧工作的單位,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臨高縣委縣政府的支援下,把“扶志”增加“造血”工作為扶貧的關鍵,把謀劃當前與謀劃長遠相結合,以黨建為引領,主題教育為契機,強化兩委班子和扶貧工作建設,以發展養殖業、旅遊業和服裝加工業為扶貧産業,促進村民收入穩定增長;以自強模範和致富能手為榜樣,增強村民勤勞致富的信心、決心和志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居住環境的綠化、美化、亮化為切入點,樹新風,揚正氣,培養村民愛村愛家的自豪感。採取得力措施和省殘聯全體機關幹部一對一的對口服務,和新村發生了有目共睹的變化。2019年10月,和新村170戶全部脫貧出列,2020年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12872元,位居全省脫貧村前列。

産業助殘,脫貧攻堅走向新天地

“由於身體殘疾不便,之前不知道去哪找工作賺錢,每天都窩在家裏,不僅沒有收入,呆在家裏也很憋氣。如今好了,不僅在家門口找到工作有穩定收入,每天還可以和殘友們交流,人的性格和心情也相當愉悅。”殘疾人陳小六説“是啊,感謝省殘聯,讓我們這些困難殘疾人在這裡就近就便就業,待遇也高,每月有2千多元收入,照這樣下去,不要説脫貧,小康也不成問題”。

其實,在和新村的這個扶貧助殘車間裏,還有20余名殘疾人和困難殘疾人家屬及困難戶跟她一樣,這一份“足不出村”的工作,不僅解決了就業難題,提升和鞏固脫貧成果,也讓他們同健全人一樣,共用自貿港建設的風采和成就。

據了解,2020年5月18日,省殘聯率先創辦的農村陽光助殘“扶貧車間”和陽光之家正式啟用,不僅為先貧困重度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解放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勞動力,還帶動了當地一批困難殘疾人及困難殘疾人親屬就地就近就業,走出了一條農民增收、産業發展、企業壯大、多方共贏的扶貧新路子。

類似這樣的助殘基地,省殘聯在全省其他市縣也相繼鋪開。如在萬寧市大茂鎮創辦殘疾人椰殼工藝廠,幫助了30多名當地建檔立卡困難殘疾人及重度殘疾人親屬實現家門口就業。瓊海市殘聯扶持創辦的以加工生産蠟燭的瓊海陽江鴻運日用化學産品製造廠,安排了6名特困殘疾人和15名貧困群眾就近就便就業,並帶動一批殘疾人和貧困戶群眾創業就業,實現了脫貧。東方市殘聯積極發動困難殘疾人入股到愛心企業中享有盈利分紅,2018年,愛心人士楊麗花在該市八所鎮創辦起東方市鴻盛殘疾人服裝加工廠,安排了10多名困難殘疾人就近就地就業,同時還讓50多戶貧困戶和困難殘疾人入股企業享有年終盈利分紅。

此外,海口、三亞、儋州、文昌、昌江、澄邁、樂東等市縣也建立了一批就業創業基地,這些舉措都精準助力殘疾人脫貧,尤其為困難重度殘疾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省殘疾人就業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為解決殘疾人就業和復工復産難題,省殘聯對全省盲人按摩店進行部分月份租金進行補貼;聯合省人力資源開發局連續舉辦了兩場殘疾人高校畢業生公益性招聘會,提供了800多個就業崗位,共有37名殘疾人與用人單位成功簽約,步入工作崗位。

制度保障,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近年來,為加大推動殘疾人脫貧工作力度,省殘聯、省扶貧辦等部門聯合出臺了《海南省就業扶貧基地、就業扶貧車間、陽光助殘扶貧基地、陽光助殘扶貧車間認定和補貼辦法》,下發了《海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指揮部關於建立陽光助殘扶貧基地(車間)的通知》和《海南省殘聯關於進一步做好陽光助殘扶貧基地(車間)建設工作的通知》,制定印發了《發展手工製作促進貧困殘疾婦女就業脫貧行動實施方案》《電子商務助殘扶貧行動實施細則》《青年志願者陽光助殘扶貧行動實施方案》和《産業扶持助殘扶貧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規定,為全省打贏殘疾人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

省殘聯還通過組織困難殘疾人參加扶貧夜校和舉辦培訓班的形式,進行文化知識的普及和生産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1一2門生産實用技術,助力脫貧攻堅。

典型帶動,激發殘疾人脫貧熱情

海南省殘聯在助殘脫貧中,高度重視典型的帶動及榜樣的宣傳。海南殘服愛心服裝廠李王花,是一名腿部殘疾的大學生,大學時攻讀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後進入廣州一家服裝公司,積累了豐富的服裝行業相關知識和經驗。近年來,在省殘聯的扶持幫助下,在海口創辦服裝廠,她影響和帶領了一批殘疾人大學生創業就業,先後安排10多名殘疾人就業。2019年9月底,在省殘聯的幫助扶持下,又在和新村投資120多萬元建設一個扶貧車間,主要是生産加工服裝和提供農村重度殘疾人托養日間照料服務。

東方市患有小兒麻痹症的殘疾人張海榮,在殘聯的扶持下,創辦了一家汽車保養、維修、租賃等多個業務的“安路達”汽修保養公司,安排5名殘疾人和困難群眾就業。為了幫助更多的殘疾人謀生就業,張海榮還免費為想學汽修的殘疾人提供培訓和吃住。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像這樣的自強自立脫貧後帶動的殘疾人就業創業的還有很多,在三亞市創辦水果種植和電商超市的蘇朝弘,在萬寧市創電腦維修公司的林覺養,海口市瓊山市養蜂脫貧專業戶黃廣行,屯昌縣養蜂和種植檳榔脫貧專業戶王奕桂等等許多的殘疾人——他們沒有“等、靠、要”,而是“創業、勤勞、腳踏實地”。最終靠自己的雙手改變了生活,也改變了命運。這些勤勞創業的殘疾人,是海南脫貧攻堅最好的名片,也是奔小康路上最靚麗的風景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那是希望通過影響和帶動,激發更多殘疾人積極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爭當脫貧能手,在人生路上出彩而美好。

文化助殘,讓折翼的天使放飛脫貧夢想

在助殘脫貧的路上,文化助殘脫貧是省殘聯助殘另一途徑。近年來,省殘聯加大了殘疾人的體育和文化藝術方面人才的培養,通過集訓和組織參賽等方式,不斷提高殘疾人體育競技水準和藝術水準,影響和帶動廣大殘疾人積極參與體育競技和文化藝術活動,不僅達到全民健身,還能達到脫貧的效果。如參加全國第十屆殘運會和第七屆特奧運動會中,我省就有十多名運動員獲獎並得到獎勵,其中殘疾人運動員張中華得2枚金牌並獲金30多萬元,原先貧困生活他,直接脫貧進入小康。像張中華這樣的殘疾人,通過體育競技獲得的幸福感,海南並不少。這些不僅意義重大,而且也讓一批殘疾人實現了走出家門的夢想,讓他們不僅找到自己存在感和尊嚴,也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在脫貧攻堅路上充滿了鬥志。

多方聯動,助力脫貧攻堅

為方便殘疾人出行,2019年3月,省殘聯印發《海南省重度(一級)殘疾人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暫行辦法》。該辦法被納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讓全省重度一級殘疾人外出就醫、康復、教育更便利。

2019年7月,為切實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方便殘疾人平等、充分地參與訴訟活動,海南在全省法院開設殘疾人訴訟綠色通道和殘疾人法律服務站。

為助力扶貧産品銷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省殘聯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多次組織機關和直屬單位幹部積極加入到消費扶貧“春風大行動”中,前往扶貧定點臨高縣東英鎮和新村,參與購買扶貧産品,為消費扶貧貢獻力量,助力貧困戶度過因疫情導致農産品滯銷的難關。等等這些舉措,目的都是更好服務殘疾人,為殘疾人幸福生活提供了堅強後盾和有力保障,提升了殘疾人兄弟姐妹幸福指數。

從解決溫飽到衣食無憂,從實現就業到安居樂業、築夢遠航,如今,越來越多的海南殘疾人登上了人生出彩的舞臺——脫貧並不是終點,小康才是目標。

號角已經吹響。在這片最有活力的土地上,在自貿港建設的時代最強音裏,人們有理由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全省殘疾人頑強拼搏下,海南殘疾人一定有能力、有信心和全省人民一起奔小康。

來源:海南省殘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