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貴州

尚從金、楊小艷夫婦,攜手創業 逐夢小康

發佈時間: 2020-12-09 09:24:52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王秀芳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納雍多山,張家灣鎮也不例外,在背山面水的垮橋村,生活著一對特殊的夫妻,他們憑藉頑強的毅力和勤勞的雙手,靠養豬脫貧致富,過上了幸福生活。

丈夫尚從金因意外事故導致下肢殘疾,妻子楊小艷被一場惡疾奪去雙眼。十五年前,他們經人介紹相識相愛。成家後,兩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著克服種種困難,“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腿”的愛情故事成為當地廣為流傳的佳話,而他們身殘志堅創業致富的先進事跡更是遠近聞名。

image.png

尚從金和楊小艷給豬喂食。王秀芳攝

遭遇不幸,兩個本無關聯的人聚在了一起

3歲以前,楊小艷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誰也不曾想,一場重病會徹底改變她的生活,儘管撿回一條命,卻永遠失去了光明。在山的那邊,19歲的尚從金外出務工時,因意外事故導致下肢殘疾,正值青春年華的他臥床2年後,只能拄著拐杖艱難前行。

隔著一座山的兩人本不會有交集,但經人撮合,尚從金和楊小艷在一場簡單的婚禮後,成為了一家人。“那時候家裏困難,請親戚朋友吃了頓飯,就把她娶進了門。”提及過往,尚從金顯得有些靦腆。“誰在乎那些哦,我們身體都不方便,能在一起就是緣分。”楊小艷微微抬起頭,看著丈夫,笑了起來。

image.png

尚從金陪楊小艷去喂豬。王秀芳攝

因為經歷相似,尚從金和楊小艷更能體會對方的難處,兩顆心也越靠越近。在日常瑣碎的磨合中,尚從金成了楊小艷的“眼睛”,幫她找東西,楊小艷則成了尚從金的“雙腳”,替他在家裏走來走去。就這樣,夫妻倆配合越來越默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一樣不落,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

然而,因兩人身體殘疾,收入來源成為一大難題,生活必需品短缺是常有的事。“有時候連買鹽和油的錢都沒有。”曾經的生活讓尚從金唏噓不已。

種菜、喂雞、養鴨……生活雖苦,尚從金夫婦卻從來沒有放棄改變現狀的念頭,他們也曾嘗試用許多方法增加收入,但收效甚微,生活始終難見起色,這可急壞了急脾氣的楊小艷。“天上不會掉餡餅,我們也不能只靠救濟,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楊小艷語氣堅定。

攜手創業,養豬卻並不如預想的那般順利

多年來,在低保金和殘疾人各項補貼的基礎上,納雍縣殘聯又想法設法給尚從金夫婦爭取創業基金謀發展。他們買來一頭母豬,指望著以後母豬下豬崽幫其發家致富。建豬舍時,楊小艷拄著木棍將一塊塊水泥磚從山上背下來,再由尚從金拄著拐杖砌上去。“背磚時,她好幾次跌倒,我著急去拉,結果兩人都摔倒了,要費很大的勁才能相互攙扶著站起來,休息一下又接著幹。”尚從金説,健全人眼裏再平常不過的事,對他們來説也是艱難異常。經過幾個月的施工,50多平米的豬舍終於完工。

就在他們滿心期待母豬下豬崽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讓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費。母豬死後,楊小艷整天以淚洗面,尚從金心裏也是説不出的難過。“我們種地不方便,養豬是唯一能做的,絕不能放棄。”他們又四處籌錢養起了豬。

起早貪黑割豬草、按時喂水喂食,在楊小艷無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下,小豬崽茁壯成長。然而,因為不懂技術,不少豬還是會無緣無故地死去。“難過了就哭一場,哭過之後還是要繼續,就當是生活對我們的考驗。”楊小艷時常這樣安慰自己。

image.png

閒暇之餘,楊小艷會用自學的電子琴彈家鄉小調,尚從金在一旁安靜陪伴。王秀芳攝

其實,考慮到尚從金夫婦養豬本就不易,納雍縣相關部門也多次派遣技術人員進行免費指導。“教他們一些基本的防疫知識,還要定時對豬舍進行消毒。”納雍縣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郝慶介紹,為及時解決尚從金夫婦養豬遇到的難題,村裏的獸醫員也會定時到府查看。

有各項利好政策的支援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尚從金夫婦雖然經歷了很多磨難,但終究沒有被失敗壓垮,他們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來,在追逐幸福生活的道路上艱難前行。

苦盡甘來,期待以後的日子能越過越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摸索,尚從金夫婦終於迎來豐收季。2017年,他們成功收入8萬餘元,常年懸在心裏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同年,在相關部門給予3.5萬元危房改造資金的基礎上,尚從金投入部分積蓄,拆除了透風漏雨的老木屋,建起了一棟嶄新的磚瓦房。

近年來,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養殖技術的成熟,尚從金夫婦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豬飼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為此,他們專門買了一台磨玉米粉的機器,轟隆隆的機器磨粉聲每天都要響好幾遍。

配飼料、喂水喂食、清洗豬圈……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改變了原本清苦的生活。2020年,尚從金又在磚瓦房的基礎上,加蓋了一層新房,便於孩子們居住。“今年除了存欄的40頭豬外,賣豬收入已有12.5萬元。”尚從金高興地説,現在日子越過越好,我們打算再建一個豬舍,擴大規模。

image.png

楊小艷熟練地給豬喂食。田牛強攝

“作為低保戶和精準扶貧對象,他們每年可享受1萬餘元的低保補助,但從來都沒有‘等靠要’思想,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經濟狀況。”垮橋村村委會副主任陳開龍感慨地説,他們雖然是殘疾人,但並沒有依靠補貼而安於現狀,真的很了不起。

“國家政策好,每年的各項補貼已經夠我一家的生活支出了,孩子上學也很努力,我們當然更有奔頭。”楊小艷笑著説,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和丈夫相互扶持、相互鼓勵,終究還是熬過來了,期待以後的日子能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