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江西

輪椅上放飛的多彩夢想——記都昌縣自強脫貧模範張海晶

發佈時間: 2020-11-23 10:04:38 | 來源: 江西省殘聯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江西省都昌縣大港鎮鹽田村委會街上自然村的張海晶,是位90後殘疾女青年。她的老家在浙江省麗水市,5年前為追求愛情、追求幸福,遠嫁給都昌縣小山村裏的殘疾青年但譽超。面對命運的磨難和生活的艱辛,她用手中的畫筆繪就五彩斑斕的“脫貧圖”、“扶貧景”。2018年,張海晶榮獲九江市“三八”紅旗手、都昌縣自強脫貧模範稱號。

黑色命運前的自強

張海晶1990年出生在浙江麗水一個普通家庭,是家裏的獨生女,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貼心棉襖”。她從小就對畫畫特別感興趣, 13歲那年開始在學校學習繪畫,原本能夠和同齡人一樣在學校快樂地學習,在父母的懷抱中幸福地成長,但命運多舛,2007年5月的一天,黑色的厄運降臨在她的身上。她在家中陽臺收衣物時,不小心從六層高樓上墜倒在菜地,導致脊髓胸骨折、盆骨粉碎性骨折、脾臟嚴重受傷,前後做了三次全麻手術,躺在病房4個多月,後回家康復治療,最終還是導致脊髓損傷下肢不遂,落下了終身殘疾。

這次意外給了張海晶一個致命的打擊,正處於17歲的美好年華,原本性格開朗、天真活潑的她一下變得孤獨和無助。由於身體原因不得不輟學,離開了自己熱愛的學校、敬愛的老師和親愛的高中同學,也不得不停止自己最感興趣的繪畫學習。張海晶在父母的照料下一過就是兩年多,每次她看到電視上同齡女孩自由走路、奔跑、穿高跟鞋、跳舞的畫面,心裏總是被刺激得想哭,甚至都不敢與外人接觸。回想初中英語老師教“輪椅”這個單詞時自己的漫不經心,沒想到她的余生要在這個輪椅上度過。想到生活的未來,想到父母的艱辛,她默默地告誡自己:一定要面對現實,重新思考定位人生,闖出一條自立之路。

2009年5月,張海晶和家人商量決定出門自立,實現自己兒時當畫家的夢想。她隻身前往浙江麗水古堰畫鄉,這裡繪畫、攝影、旅遊集聚一體,畫廊有四十余家,張海晶潛心拜師學藝,在古堰畫鄉一待就是三年。2012年她狠下心,決定離開家鄉,去外面大世界闖一闖。期間張海晶去過杭州、紹興等地,以謀求學得一技之長。命運也在此有了改變,在紹興全國殘疾人培訓基地學習電商運營時,她收穫了愛情,與同期學習的來自鄱陽湖畔都昌縣的肢殘青年但譽超相愛後結為夫妻,相攜人生路。

金色年華里的奮鬥

2015年,與但譽超結婚後,就來到了丈夫在江西都昌縣大港山區的老家,很快他們就有了自己可愛的寶寶。這一家5口,父母年老體弱,張海晶和丈夫都是殘疾人,孩子一天天長大,日子越過越緊巴。這一切給這對年輕夫妻帶來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張海晶望著無助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心裏五味雜陳。倔強的她暗暗鼓勵自己:厄運來臨時,可以選擇堅強;生活困窘時,唯有堅守自強。

張海晶曾在浙江麗水學畫三年,拜師于四川美院畢業的著名畫家匡凱黎,打下了紮實的畫藝功底。2010年11月獲得浙江景寧縣殘疾人書畫大賽一等獎,麗水市殘疾人書畫大賽二等獎,浙江省殘疾人書畫大賽三等獎。2011年9月,她作為麗水殘疾人優秀代表被推薦成為全國殘運會火炬傳遞麗水站的火炬手。2011年11月獲得浙江省殘疾人書畫大賽三等獎。2014年參加麗水“行走的村落”書畫攝影大賽榮獲三等獎。儘管家境貧困,但她對自己的愛好一直都沒放下,每天都堅持繪畫。2016年,張海晶家裏被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一次大港鎮政府領導走訪慰問貧困戶時,鄉村幹部發現了她家裏的所存部分畫作,回去之後一直記在心上。後來都昌縣美術家協會在大港鎮舉行書畫展時,鎮裏的領導向協會負責人談及這件事,協會負責人專程來到張海晶家,邀請她加入都昌縣美術家協會,並積極推薦她的畫作走向市場,以此幫助她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一些愛心人士和藝術愛好者紛紛前來義購和收藏張海晶的精品畫作,讓她既有一種追求藝術的成就感,也為家庭增加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

2018年張海晶創辦了“但夫人藝術工作室”,把“但夫人”作為自己的藝名來彰顯品牌。在工作室平時接納中小學生的美術培訓,其中不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子女。她給那些留守兒童講她自己繪畫人生,傳授繪畫技能。同時她也沒放棄自己的精進之路,通過網路去年報了彩鉛班學習,今年又參加了一個為期四年的油畫班。張海晶還開通了“但夫人”公眾號,記錄女兒成長的線上連載系列創作作品,在多個書畫類公眾號發表。

張海晶人生的路越走越寬,她還有更好的願望,她會堅持連載女兒成長系列畫作,記錄女兒成長。也希望以後一家人的生活能越來越幸福,在自己的金色年代以奮鬥為青春底色,綻放人生的芳華。

彩色畫卷中的奉獻

張海晶家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幫扶下,2018年已順利脫貧。張海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融入到脫貧攻堅的大潮中,用手中的畫筆,繪就一幅幅多彩的脫貧攻堅畫卷。

2017年春季,張海晶在家中創辦了“至鼎美術培訓室”,旨在普及農村美術教育,特別是為貧困戶子女打開一扇繪畫的窗戶。2018年9月,在九江市政法委駐鹽田村脫貧攻堅第一書記許迎新的幫助下,來自九江的黃明燦老師和張海晶在鹽田村共同成立了大港景泰藍版畫藝術中心,鹽田村委會免費提供場地。景泰藍版畫是借用已有六百餘年皇家獨有的景泰藍工藝,採用純手工掐絲、點藍工藝,使用現代金屬絲、天然礦料(琺瑯、琥珀、各種寶石鑲嵌等)精製而成。畫面色彩亮麗、雍容華貴、典雅大氣,極具收藏價值,是不可替代的藝術形式。在景泰藍版畫藝術中心,學員們不僅可以學到技藝,還可以通過計件的方式拿到報酬,在掌握一門技藝的同時取得一定的收入,讓殘疾人融入社會,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2018年12月,九江市以及都昌縣的殘疾人聯合會的理事長特意來到藝術中心,希望張海晶能夠為殘疾人提供一些培訓。張海晶帶領景泰藍版畫藝術中心成員們,面向大港鎮11個行政村163個自然村發出了第一期殘疾人景泰藍版畫製作培訓的通知。但是到臨近開班的日子,除了鹽田村的兩個人之外,還是沒有其他人報名。在大港鎮政府的支援下,張海晶和志同道合者在大港鎮殘疾人名單中篩選出了20多個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進行了走訪。在走訪過程中,行動不便的張海晶到每家每戶看了他們的生活狀況,解釋了什麼是景泰藍版畫、怎麼製作,並帶去了圖片以便他們理解。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有13個人報名參加了這次的培訓。目前,2人能夠獨立完成一幅畫的製作,4人熟悉掐絲這道工序,完成成品畫作30余幅,張海晶個人售出了7幅作品。至鼎美術培訓中心在原有的美術班基礎上新開設了硬筆書法班,到目前為止硬筆書法班學習的孩子已達到7個。市殘聯還邀請張海晶赴九江為更多的殘疾人和美術愛好者講課。

2018年12月,都昌縣委組織部和縣電視臺根據張海晶的故事改編拍攝了微電影《海草》,激發更多的人以張海晶為榜樣自強不息。都昌縣委組織部還為至鼎美術培訓中心的孩子們購置了一台價值6000余元的教學互動一體機。張海晶的丈夫但譽超也被聘請到鹽田村當了一名脫貧攻堅的臨時專幹,利用自己的電腦操作特長,為全村脫貧攻堅的軟體資料整理和完善盡一份力。

張海晶作為一個外來媳婦,很多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在她看來是不一樣的。她對鹽田村80多位殘疾人的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深有感觸地説:“我在鹽田村也能看到好幾個殘疾人,有從小玩到大的,沒有讀過一天書的,也有開個小賣鋪的、賣豬肉的、開理髮店的,有經常打麻將的,也有在家帶孩子的。也許有人會説,這很正常啊,整個村上大家都一樣啊。是的,大部分人的生活是這樣的,可是我還想提供另外一種可能性,讓那些無所事事的人有事可做,讓那些老打麻將的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讓那些在家帶小孩的可以不去遠的地方打工,既能照顧到孩子又能增加收入。我有這麼一個平臺,希望能帶動更多的殘疾人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張海晶手下的景泰藍版畫是多彩的,她心中的“脫貧圖”“扶貧景”更是五彩斑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