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陜西

陜西鎮坪——“微信創業”為殘疾群眾脫貧致富牽線搭橋

發佈時間: 2020-11-11 10:14:04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麥文雄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陜西省安康市鎮坪縣在地處陜、渝、鄂交界處,當地山高溝深、坡陡路峭、居民分散等因素為殘疾人外出就業、日常生活和推進殘疾人脫貧攻堅事業帶來了諸多困難,如何讓當地殘疾人也能過上好日子,小微信成了大法寶。

鎮坪縣轄7個鎮58個行政村4個社區,全縣共有各類殘疾人4904人,殘疾發生率8.3%。近年來,鎮坪縣針對重度肢體殘疾人外出不便、就業不易的實際狀況,將微信朋友圈中的“微幫”“微商”理念引入到殘疾人創業中,創新實施“協會+微信平臺+殘疾人”創業就業模式,引導身殘智不殘的重度肢體殘疾人利用微信公共平臺在網上發佈商業服務資訊獲取收入,使全縣重度肢體殘疾人借助手機實現居家創業就業,走上了網上創業、掌上增收的“零投入零門檻”脫貧致富之路。

11月3日,記者隨中國殘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主題採訪團走進陜西省安康市鎮坪縣,通過參觀鎮坪縣曾家鎮、鐘寶鎮、小曙河鎮等地,深入了解了當地殘疾人脫貧發展成效。

走進位於鎮坪縣曾家鎮和順家園社區的謝清林家中,茶几上擺放的四部手機是謝清林如今的“生産工具”,資訊提示音不時響起,謝清林只靠一隻左手便能飛快掠過手機敲打發送資訊,一來一回間,短短幾分鐘就有了20元收入。

“我很幸運參加了殘聯在2018年開辦的第一批殘疾人微信平臺創業培訓。因為十二歲時得了小兒麻痹症致使右手右腳二級殘疾,以前我打零工經常連溫飽都不能解決,回鄉後通過養蜂出售蜂蜜才基本可以維持生活。現在學會了‘微幫’,每個月至少能收入一萬元,日子越過越有信心了。”謝清林高興地説。

image.png

借助手機,殘疾人謝清林足不出戶便可以實現在家掙錢的夢想。麥文雄攝

在謝清林所在社區的富康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王平告訴記者,第一批“微信創業”學員們獲得的高收入,極大程度調動起了社區及周邊殘疾群眾通過網路平臺創業就業的熱情,結合如今短視頻的火熱發展勢頭,學校今年專門開辦了抖音帶貨培訓課程,安排電商辦專業老師開班輔導殘疾人建抖音號,剪輯短視頻作品,還會對受身體條件限制不能參加集中培訓的重度殘疾人進行到府培訓,目前培訓進展良好,大部分殘疾人的抖音號都有了上千名粉絲,預計明年就能帶貨售賣當地土特産並産生收益。

四部手機、近兩萬名微信好友組成的“圈子”讓謝清林鼓起了“腰包”,而山的另一頭,鎮坪縣鐘寶鎮新坪村村民侯柱銘依託“微幫”,在網上發佈商業服務資訊獲得收益的同時,還為他的木工傢具找到了不錯的銷路。“以前我的木器只能賣給周邊的一些農戶,現在通過‘微幫’這個渠道,有償推送資訊的同時還拓展了我的木工傢具業務,最近接到的一筆100個木製小凳子訂單,能掙1000多。”侯柱銘説。

今年46歲的侯柱銘在2006年因為務工時從高空跌落,導致下肢癱瘓。在妻子不離不棄的悉心照料下,身體恢復後重新拾起木匠工作,通過每天起早貪黑的鑽研,製作的木器終於能夠出售並帶來了每月七八百元的收入。

image.png

木匠侯柱銘身殘志堅依靠自己的雙手實現了自強自立的生活。麥文雄攝

2018年3月,侯柱銘積極參與到鎮坪縣縣殘聯組織的殘疾人免費集中培訓當中,經過老師培訓,侯柱銘掌握操作技巧後當月便增收1000多元。“我現在做了三個縣的微幫,每月均有2000-3000元的收入。在今年疫情期間健康人都為生計發愁時,我呆在家裏做微幫,每天仍有幾十、一百元的微信紅包收入。今年到目前為止,我的微信平臺收入已經有1萬多元了。在我們縣微幫群裏,我的收入不算是最好的,但是孩子目前上學所需的伙食費和零用錢綽綽有餘,通過在微幫上和各地商家維繫的關係,我還可以在朋友圈接一些傢具訂單,我感到非常滿足。”

據了解,鎮坪縣把重度殘疾人“微信創業”作為脫貧攻堅包戶扶貧的重要內容,在重度殘疾人開展“微信創業”過程中,各結對幹部全程介入點對點指導幫扶,全力提高殘疾群眾創業經營績效。2019年以來,鎮坪縣有97名重度殘疾人通過“微信創業”實現增收脫貧,累計收入290余萬元。同時帶動貧困戶225戶、非貧困戶618戶,實現收入10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