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單位:海南省殘疾人聯合會
推薦詞:邢海平是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西黎村的黎族村民,夫妻倆都因不幸落成三級殘疾人,殘疾給這對夫妻帶來了很多的痛苦及給勞動和生活造成極大的障礙。但這些年來,邢海平不怨天尤人,自強自立,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以超人的毅力實現了脫貧致富,並影響和帶動周邊村民一起圓了致富夢想。這一勵志故事,如今已在當地傳為佳話。
人物事跡
“越嶺翻山荒徑遠,野村偏僻汗淋身。田頭規劃光明景,催馬揚鞭日月新。”這是邢海平近來經常念的一首詩。邢海平是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西黎村的黎族村民,夫妻倆都因不幸落成三級殘疾人,殘疾給這對夫妻帶來了很多的痛苦及給勞動和生活造成極大的障礙。但這些年來,邢海平不怨天尤人,自強自立,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以超人的毅力實現了脫貧致富,並影響和帶動周邊村民一起圓了致富夢想。這一勵志故事,如今已在當地傳為佳話。
2018年11月6日,海南省委副書記、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指揮長李軍深入西黎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專門看望了邢海平一家。李軍聽了邢海平的奮鬥經歷,深為感動,對邢海平讚許地説:“你是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是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好榜樣,希望再接再厲,和村民們一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為了生活,苦苦上下求索
邢海平1976年出生在一個黎族家庭,1992年之前,他都有一個健全的身體,懂事的他放學後還主動幫助父母幹農活和家務。
天有不測風雲。1992年,邢海平患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和強制性脊柱炎,發病時關節僵硬腫痛,腰痛、背痛,極為難受,無法正常坐立和行走,最終被認定為三級殘疾。
突如而來的疾病,給邢海平幼小的心靈極大的打擊。他告訴自己,決不能自暴自棄,要勇敢面對現實,戰勝疾病,做生活的強者。
邢海平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從中學畢業後,他開始了務農的生活,忍著疾病疼痛幫父母耕田種地。他是一名有進取心的人,不斷想辦設增加收入。他借錢種了幾畝香蕉,不巧碰到行情不好,收成不理想。
2001年初,邢海平到樂東縣萬衝鎮理髮店拜師學藝,因病痛發作要休息,無法適應理髮服務工作,本想靠理髮掙錢的路子走不通。
於是,堅強不屈的邢海平決心走出大山到外面闖一闖。2005年,他到海口布藝有限公司打工,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這時,他與妻子認識,並於2007年結婚。他的妻子因小時候因肌注導致神經損傷,雙腳無法與健全人一樣行走,被認定為肢體三級殘疾。
不等不靠立下脫貧決心
今年44歲的邢海平,前些年被村裏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甚至被列為保障兜底貧困戶。平常看起來談定從容的邢海平,其實家裏負擔繁重,一家6口人,母親年老多病,妻子殘疾,3個孩子還在上學,全家只靠身體殘疾的邢海平撐起生活重擔。在旁人看來,這個家除了依靠政府救濟,根本無法脫貧。
歲月的苦難、疾病、磨難……都在吞噬著生命的堅韌。但他卻在痛苦掙扎,在掙扎中尋找希望。“生命是一條河,有時渾濁、有時清澈。只有那彎彎曲曲的河道是人生可歌可泣的曲折。”邢海平堅信,只要勤勞苦幹,摘掉貧困的帽子,全家人一定過上幸福的生活。
登上紅榜首,活出新價值
2018年初,邢海平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年老多病,為了照顧家庭,邢海平又回到了村裏。邢海平不想給政府添麻煩,看到村裏有個保潔公益崗沒人幹,主動向村“兩委”提出做保潔工作。
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劉柰妤很支援邢海平的想法,又擔心他走路都困難——又臟又累的清潔工,他能勝任嗎?邢海平表態説,一定會克服困難做好工作。
西黎村是個黎族同胞聚居的山村,村民原先不重視環境衛生,村裏垃圾遍地,有的地方垃圾堆成了小山,是典型的臟亂差村莊。邢海平當上保潔員後,每天堅持一點一點掃、一點一點搬,有時太勞累,病痛發作,就休息一會,又接著幹,終於把村裏的垃圾清理乾淨,面貌煥然一新。邢海平不僅每天把村道的衛生掃得乾乾淨淨,還把自家房前屋後、屋內屋外也收拾得整整齊齊,村民們聞訊紛紛前來參觀學習。
看到村容村貌變美了,大家感慨地説,邢海平是個殘疾人,能做到把環境衛生搞好,我們健全人更應該做到。村民們都主動加入到村莊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中,都把家裏打掃得整潔乾淨。黎族村民思想觀念的變化,帶來了村容村貌的巨變,如今的西黎村變成了大安鎮最美的村莊。
西黎村“兩委”在此基礎上,大力打造黎族民俗文化旅遊村,推動鄉村旅遊産業發展。西黎村因此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邢海平和鄉親們生産的特色農副産品,深受遊客們的歡迎,成為拓寬收入的又一渠道。
後來,西黎村為了推進扶貧扶志教育,激勵脫貧致富,在全村貧困戶中開展道德“紅黑榜”評選活動。有感於邢海平身殘志堅,帶動大家改變了村容村貌,鄉親們在村裏“貧困戶道德紅黑榜”評選中都把紅榜選票投給了他,感謝他為村裏帶來新變化。
找準好産業走上致富
2019年初,傳味文昌雞公司在樂東縣推行“公司+農戶”養殖文昌雞的扶貧合作項目。當時村民們擔心掙不到錢,沒有人參加這個項目。但邢海平酌磨,這是一條靠産業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説幹就幹,邢海平立即向村裏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村支書的幫助下,邢海平與傳味文昌雞公司簽訂了養殖文昌雞的協議。
邢海平在自家橡膠林地圍起防護網,蓋起了兩間雞舍大棚,第一批接收4200羽雞苗進行養殖。
為了提高養雞技術,邢海平買來養雞技術書籍學習,還經常參加各類養雞技術培訓。他隨大安鎮政府組織的培訓班到保亭縣參觀學習養殖技術,來回200多公里,關節強直無法坐,他就一直忍痛站著來回。有時,忙完了一天的活,晚上還到村委會收看養殖技術培訓電視節目。
邢海平每天都象軸承一樣轉。早晨6點就起床,搬運幾十袋飼料喂雞,接著到村裏打掃衛生。做完村裏的衛生保潔,又回來清理雞糞,一幹就是5個小時,才把雞糞清完。由於天氣熱,要不斷給雞舍補水。邢海平就是這樣,每天從清晨一直忙到半夜,精心管理著他的養殖場。
邢海平每做一件事往往要健全人多付出幾倍甚至百倍的努力。養殖場建在一片坡地上,地面不平,邢海平身體僵硬,平衡不好,經常摔跤,每次摔跤不是手破就是腳破。如果妻子不在雞場,他就慢慢爬到樹下,扶著樹桿站起來。有一次,邢海平正提著一桶消毒水給雞舍消毒,不小心又摔倒,滿桶消毒水灑在自己身上,淋成了落湯雞。摔跤成為邢海平在雞場的常態,攬起他的袖口,雙臂佈滿了傷疤。
邢海平的弟媳劉秀玉看到他不分晝夜忘我勞動,不禁感慨地説,“邢海平什麼重活累活都自己幹,想幫幫他,讓他休息一會,他還是搶著幹,這股拼勁真不象個殘疾人的樣子”!
勞累和病痛殘酷地折磨著邢海平。他晚上經常疼到睡不著,早晨起床更痛,直到腰部痛到麻木,緩過痛勁才能行走。妻子扶他走出房門,心痛得流下淚水。他安慰妻子説,“我們累點、痛點沒什麼,為的是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讓3個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將來有出息”。
生命不屈,有多少奮鬥就有多少收穫。由於邢海平精心管養,他養的雞品質好,受到傳味文昌雞公司的好評,讓他擴大養殖規模。現在,邢海平的養雞場大棚已增加到6個,養殖量突破了2.4萬隻雞,光養雞一項年純收入就超過了5萬元,去年順利脫了貧。
在脫貧致富決勝小康的路上,邢海平不滿足已有的口績,仍在自強不息,他還種植了2畝多地的檳榔,種植了100多株鳳梨蜜果樹。他利用養雞收穫的第一桶金,申請農村危房改造,在當地黨和政府的幫助下蓋起了一幢92平方米的新房,並辦起了一間日用小雜貨店,讓殘疾的妻子經營,讓村民們不出村就能買到日用小商品,方便了村民們的生活。
言傳身教共同圓夢
邢海平身殘志堅,百折不撓,矢志改變貧困命運,從一個殘疾貧困戶成為帶動身邊村民共同脫貧致富的典型。
西黎村黨支部經常舉辦扶貧培訓班,邢海平以自已親身經歷向貧困村民們宣講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引導貧困村民樹立志氣,走勤勞致富的道路。
本村和鄰村邢維、符球、思練等村裏的貧困人員,原來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生活貧困。邢海平經常開導他們,暫時貧窮不可怕,怕的是懶憜沒志氣,只要有勤勞致富的決心,就能靠奮鬥改變貧困命運。
被邢海平打動,邢維、符球和思練也與傳味文昌雞公司簽定養雞協議。去年每人首批領養4200隻雞,目前每家都已出雞兩批,獲益3萬多元。嘗到了舌頭,今年繼續擴大養殖規模,他們也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邢維三感動地説,原來沒信心養雞,看到身體殘疾的邢海平能養雞致富,心靈觸動很大,終於下決心參加養雞扶貧項目,“現在過上了好日子,從心底裏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也感謝邢海平的幫助和帶動”!
在邢海平的影響和帶動下,如今的西黎村貧困村民改變了思想觀念,從以前“等靠要”依賴政府,變為主動勤勞致富;如今村裏沒有閒人,都在為美好生活奮鬥著,有的去摘毛豆,有的去割橡膠,有的去城裏打工;還有一批人去創業,種龍眼、種火龍果、種瓜菜或加入養雞隊伍。如今西黎村,處處呈現出一派爭相脫貧奔小康的新氣象,許多人圓了脫貧致富的夢想村民們因此感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好命不如好心,命運靠自己創造!我們將學習邢海平自強不息的精神,讓奔小康的陽光永遠照耀黎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