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南

湖南湘西州——加大“托養”“康復”力度 夯實貧困殘疾人脫貧基石

發佈時間: 2020-10-23 09:06:5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王祖敏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湘西州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46204人,截至2019年底脫貧率為92.89%,未脫貧的3283名殘疾人已達到脫貧標準年底將全部脫貧,困擾湘西州千百年來的殘疾人絕對貧困問題已經消除。”

中新網記者日前隨中國殘聯媒體採訪團赴湖南。在“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省脫貧攻堅主戰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副書記廖良輝如是説。

image.png

福利院裏帶有小陽臺的整潔房間,其中一個床位為陪護人員入住。王祖敏攝

在打贏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戰中,湘西州補齊教育、就業、社會保障三大短板。如果説就業是擺脫貧困最根本出路的話,保障殘疾人的康復治療、做好貧困深度殘疾人的托養和集中照護,則是助他們和其家庭脫貧的基石。

image.png

湘西州殘聯攜手州社會福利院在湖南省率先打造了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示範點。王祖敏攝

最“早”示範試點探索開展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實踐

在湘西州社會福利院7樓的一間寬敞明亮的房間裏,十幾位重度殘疾人笑著、叫著迎接記者一行的到來。他們或是無法正常在輪椅上坐著,或是因為智力障礙難以清晰地表達,但他們臉上的笑容無一不傳遞出發自內心的喜悅。

image.png

最“潮”鄉村醫院昂洞衛生院。昂洞衛生院供圖

這裡就是湘西州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示範點,是湖南省最早開展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的試點機構,在全國同類機構中也走在前列。

2019年,民政部、中國殘聯等5部門聯合發文,明確提出對貧困重度殘疾人要“依託和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設施開展集中照護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建立專門的示範性、綜合性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機構”。在此背景下,湘西州殘聯攜手州社會福利院對全州貧困重度殘疾人進行了全面摸排,於今年8月將32名貧困重度殘疾人納入州社會福利院實行集中供養。

image.png

昂洞衛生院通往樓上的盤旋式坡道和兩側鏤空採光式墻體,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藝術走廊。王祖敏攝

湘西州民政局局長彭圖瑜告訴中新網記者,試點雖然運營不到兩個月,但效果非常明顯。當初工作人員家訪的時候,看到有的重度殘疾人或是被綁在椅子上,或是獨處一角,穿著既臟又亂,神情麻木。“但現在你看他們,穿得乾乾淨淨,有人貼身陪護,臉上都有笑容,可以説是生活有保障、品質有改善,精神有提升。”

對於貧困家庭而言,“病倒一個人,拖垮一個家”的情況屢見不鮮,重度殘疾人更成為其家庭的極大負擔。彭圖瑜説,入住試點的每一個人,身後都有一個貧困家庭。這些無法創收且需人手照顧的特殊群體,成為其家庭難以脫貧和致貧和返貧的重要原因。如今,在他們得到集中照護後,也解放了其家庭的勞動力,為其家庭的脫貧減負。

該福利院負責人介紹稱,對這些重度殘疾人的集中照護,不僅體現在生活照料和康復訓練上,還會舉辦各種培訓與活動,以改善並提升他們的生活技能和品質。

廖良輝表示,湘西州正在探索各類別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實踐和脫貧模式,整合各類扶貧政策和財政資金,採取試點先行、全面鋪開的方式,形成有效經驗後在全州推廣,補齊殘疾人脫貧攻堅短板。

另據湘西州殘聯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湘西州殘聯創新開展殘疾人托養工作,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為3480名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居家托養和輔助性就醫等幫助,達到“托養一人,全家減負”的社會效果。

最“潮”鄉村醫院助農村殘疾人實現家門口就醫和康復

在湘西州保靖縣昂洞村,有一座頗具藝術性和現代感的建築,這就是被稱為“最美鄉村醫院”的昂洞衛生院。

醫院裏,順著盤旋式坡道上行,可以直接到達樓上,方便殘疾人和老人無障礙通行。記者到達時,外面正下著大雨,但兩側鏤空採光式墻體,使得院內依然顯得通透亮堂。“天晴時,太陽在不同位置還會在地面映出不同的圖案。”昂洞衛生院院長田蕊説。

image.png

在昂洞衛生院裏進行康復訓練的老人。王祖敏攝

這座被貼上“潮”“美”標簽的鄉村衛生院于2012年由中國香港一個公益組織和當地政府聯合重建,其獨特的設計概念入圍了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設立的首屆RIBA國際獎。

但該院在2019年被評為全國助殘先進集體,更是因為其創建了農村社區殘疾康復指導站,讓轄區內的454名農村殘疾人不僅能在家門口就醫,而且擁有職業康復場所及專業康復指導團隊。

田蕊介紹稱,昂洞衛生院農村社區殘疾康復指導站採取寄宿制、日間照料、居家指導、轉介治療等多種方式開展工作。衛生院內設立了18個床位的標準病房、標準化疫苗接種室、殘疾人康復訓練中心、健康知識宣教室等,為殘疾人提供醫療衛生、康復訓練、心理關懷、健康指導、生活照料、文化娛樂等全方位服務。針對居家殘疾人,每月由康復人員及健康小組成員定期到府進行康復指導。

2017年,該院創建了傷殘病人健康生活館,集遊戲、休閒、教育、康復、治療功能于一體,有效整合殘疾康復資源,與醫院主體功能有機結合,使得康復治療水準顯著提高。

因是雨天又是下午,衛生院裏患者不多。但在康復訓練室裏,仍有不少人借助不同器械進行訓練,其中一個舉著小啞鈴的老人身姿挺拔,看起來分外精神。田蕊説,此前這位大媽腰椎嚴重變形,走路幾乎是90度彎腰,根本無法直立。

從衛生院提供的案例中,記者發現,在衛生院和居家接受康復治療的殘疾人中,殘疾級別降低甚至康復的例子不勝枚舉。

“通過幾年來的殘疾康復工作,我們認為多種殘疾都可防可控。未來我們將更多地為基層民眾普及殘疾預防與康復知識,讓他們了解殘疾預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減少殘疾的發生,做好健康守門人。”田蕊説。

最“全”康復中心打造殘疾兒童康復家園

“沒看夠。”這是在離開湘西州殘疾人康復中心時,記者們的普遍感受。

這個內設博愛康復醫院、天籟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啟智康復中心、幸福家園社工服務中心、新希望孤獨症兒童康復中心等機構的殘疾兒童康復家園,幾乎能滿足各類殘疾兒童的康復需求。

image.png

由護工陪伴的福利院裏的孩子。王祖敏攝

在不同的機構裏,記者看到的幾乎都是相同的場景:充滿童真童趣的房間佈置、天真可愛的孩子、滿懷希望的家長、認真和藹的康復治療師……

記者了解到,湘西博愛康復醫院成立以來,已為全州556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服務,其中大部分實現了功能好轉,少部分進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成立於2008年的天籟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先後助近400余名聾兒不同程度康復,其中350多人走出無聲世界。

啟智康復中心成立6年來共訓練智力障礙兒童480余人次,多名兒童已進入普通幼兒園及小學就讀;新希望孤獨症兒童康復中心7年來已康復訓練450余人次,轉入普通學校就讀的兒童達195名……

這一組組看似冰冷的數據背後,是一個個溫暖的故事。它們不僅打開了這些殘疾孩子的新生活之門,更是提高了那些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美好生活起點。

廖良輝稱,在落實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基礎上,湘西州對殘疾兒童擴大了康復救助範圍,對象從省定的0-6歲擴大到0-7歲,其中孤獨症兒童擴大到0-10歲,並提高康復救助經費、增加困難救助和對康復機構的扶持,“將所有殘疾兒童納入救助範圍”。

目前,湘西州僅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財政投入已達1億元。廖良輝説:“湘西州8個縣市有7個縣是國家深度貧困縣,自身財政收入有限,但州委州政府堅決執行‘貧困地區財力千般緊,扶殘助疾一分不能省’原則,多方籌資,為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