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過了嚴峻的疫情考驗,又渡過了百年一遇洪水的侵襲,2020年的湖北省,猶如一個勇者,不畏艱險,不斷前行。
從深冬到初秋,伴隨著復産復工的穩定推進,當前的湖北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生機。此時,全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戰也在這裡如火如荼地開展。決勝之年勇戰貧,貧困殘疾人是不容忽視的群體。
事實上,對於身處湖北的殘疾人來説,這一年格外特別。從開年驟然停滯的生産生活,到想辦法謀出路,再到打開新局面,中間有波折,有困難,但最終還是在多方的努力下,日子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辦法總比困難多。”失去雙臂的恩施咸豐縣創業者吳輝樂觀地説。
在恩施咸豐縣,以電商為破局題眼的嘗試,已經遍及全州:高位截癱的創業者向思江,通過電商,盤活了全村的經濟,大幅提高了鄉親們的收入;曾在華為總部擔任中層管理人員,卻因漸凍症遭遇生活崩塌的田遠紅,通過創辦生態農業種植基地,不僅解決了35人的就業,還影響了兩個多年吃救濟的“健康懶人”,讓他們發展起了自己的産業;持續電商培訓多年的吳輝,則為恩施全州累計完成各類殘疾人培訓近500人次,系統孵化培訓近700人次,扶持50名殘疾人創業,帶動和安置殘疾人就業200余人,成為典型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在黃石陽新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陽新布貼傳承人洪漢銳,積極動員組織殘疾人學習布貼工藝,一邊傳承、發揚我國“非遺”,一邊以産業帶動就業,成為湖北省殘疾人就業創業品牌基地,給當地殘疾人就業帶來更多可能。由於産業突出,當地殘疾人脫貧工作進展順利,全縣8000余戶貧困殘疾人中,只剩最後19戶殘疾人貧困戶尚未摘帽,預計年底前能全部完成。
而在宜昌長陽縣,抱團取暖、互助脫貧的“長陽模式”,助力殘疾人自立自強,擁抱新生;在十堰鄖西縣,10多年前在礦難中失去右腿、年近六旬的王家學掌握了製造掃帚的技術,開啟了以勞動改變生活的致富路,幾年下來,他攢錢拆了土坯房,建起兩層樓房。利用農産品加工而成的掃帚,貧困殘疾人們“掃”出了一條小康路。
在湖北各地,無論是個人還是各級殘聯,對殘疾人脫貧都進行了積極的努力。截至2019年底,湖北61.4萬建檔立卡持證殘疾人如期脫貧,佔建檔立卡持證殘疾人總數的98%。
而在2020年,各種風雨的沖刷下,高品質的扶貧,也更加散發出光芒和底氣!
浴火重生
在2020年,湖北經受了難以磨滅的考驗。
對健全人來説,疫情下的恐慌,或許只是一種未雨綢繆,但對於離不開醫療救助的殘疾人來説,疫情導致的缺醫少藥,卻實實在在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
多種手段,幫助疫情期間的殘疾人成功度過最艱難的歲月。
2月14日,疫情最艱難的時候,恩施建始縣殘聯與恩施州優撫醫院無縫對接,統一代購殘疾人士急需藥品。當天,恩施州、縣、鄉、村四級接力,由醫院根據病人服藥記錄與需求開具藥品處方,配齊配足所需藥品,並採取一人一袋方式包裝,由建始縣殘聯派專人專車從醫院購回後,迅速派專人送達各鄉鎮衛生院,再由鄉鎮衛生院通知駐村工作隊領取和發放下去。在這樣的愛心接力下,126名殘疾人領到急需藥,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在恩施巴東,疫情也沒有影響重度殘疾人“溫馨家園”居家托養工程。“護工每次來都會打掃衛生,幫我洗澡、洗衣做飯,還幫我理髮、剪腳指甲,一點都沒有嫌棄我。” 71歲肢殘人謝坤柱説,“溫馨家園”居家托養讓他找到了活著的尊嚴。按照“托養一個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指導思想,恩施縣殘聯明確了居家托養的5大類18項指標,從個人護理、居家保潔、生活協理,到康復護理、人文關懷等,從生理到心理,對殘疾人進行方方面面的照拂。
不僅是恩施,疫情期間,黃岡市建立殘疾兒童及其家庭“一對一”幫扶包保制度,通過下沉走訪等方式,各級殘聯、殘協及時了解殘疾家庭的困難和需求;並以電話、網路等形式對受助兒童進行網上訓練指導,申請救助的殘疾兒童接受線上康復服務面超90%。疫情常態化管控之後,黃岡市12家定點康復機構已復工,接受康復兒童774名。
據了解,在疫情期間,湖北17個市州按照城鎮500元/人、農村300元/人的標準,向低保、重度殘疾人及托養服務機構中的殘疾人發放生活救助物資,確診新冠肺炎的殘疾人獲得增發1個月護理補貼救助金。
此外,湖北省殘聯積極對接中國紅十字會、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湖北省紅十字會等愛心機構,籌資約5500萬元,對受疫情影響的盲人按摩機構、殘疾人定點康復機構、托養機構及新冠肺炎確診殘疾人、存量未脫貧建檔立卡持證殘疾人給予特惠幫扶,資金投入大約4800萬元,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目前,湖北各地已經擺脫了疫情的陰影。
8月19日,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楚鋒盲人按摩服務部負責人將一面寫有“手攜手精準扶殘肩並肩播撒愛心”的錦旗送到街道陽光家園,感謝殘聯對盲人按摩機構的疫後幫扶。
在武昌,最艱難的時刻,區殘聯為轄區內持外地殘疾證盲人開辦的25家殘疾人機構發放了共計34.25萬元的慰問幫扶資金,助力盲人按摩等殘疾人機構復工復産。
“極大鼓舞了我們疫後重振的士氣,提振了信心,在艱難重啟的時候,信心比黃金珍貴,感受到了殘聯作為娘家人的溫暖。”楚鋒盲人按摩服務部負責人説。
在湖北全境,各級殘聯不斷強化産業引領,探索助殘脫貧新模式,讓殘疾人在勞動中獲得職業技能,融入社會。同時,有技術在手,殘疾人們對於未來脫貧更有信心。
擴展脫貧路
讓殘疾人融入社會,通過就業創業增強底氣,已經成為湖北殘疾人脫貧致富的底色。
在黃石陽新縣,依靠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陽新布貼等多種産業,當地解決了上百名殘疾人就業問題。陽新布貼是流行于陽新縣一帶的民間實用布藝,多采用黑色或深藍色的土布為底布,而以鮮艷亮麗的花布在上面貼花,成品具有黑漆點金般的直觀效果,色彩和明度對比極其強烈,廣受消費者喜愛。
然而,隨著布貼的老一輩製作者逐漸離世,年輕人不願學習這種費時費工的活兒,承載著陽新千百年來地域文化的布貼面臨被“束之高閣”的境況。陽新縣殘疾人創業協會會長洪漢銳見此,深感可惜。他考察論證認為,布貼工藝品屬純手工製作,非常適合下肢殘疾人和聾啞人就業。於是2015年至2017年間,他多方奔走溝通,積極動員組織殘疾人學習布貼工藝。
聾啞女孩潘潔就是跟隨洪漢銳學習做布貼的其中一員。19歲的潘潔今年從特殊學校畢業後,被老師推薦至陽新布貼。趁著疫情時,她潛心學習陽新布貼的製作,經過幾個月的練習,現在,一幅複雜的鳳凰布貼,她僅需要三四天就能完成,手工費能拿到400元左右,加上每月1000元的底薪,每個月,她能收入三四千元。
由於特校畢業,形象好氣質佳,她還承擔起了陽新布貼的推廣工作,在抖音上,她努力工作的身影,收穫了上萬的點讚。
小兒麻痹患者馮志芬則依靠著布貼製作,養活了一家4口人,並供養著小學、初中兩個孩子上學讀書。由於身體限制,馮志芬手腳並不快,但經過一年的練習,她現在每天也能完成兩幅簡單的“福”字作品,獲得4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底薪,每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相較於此前靠低保為生,日子好過多了。
除了這些固定員工,洪漢銳還時不時下鄉對貧困戶進行培訓,不少貧困戶紛紛開始兼職製作陽新布貼,以勞動換取更好的生活。其中,不僅有殘疾人,也有不少健全人。
從2016年至今,洪漢銳共計培訓2000余人次。現在,他的固定員工有36人,兼職勞動者上百人,有的殘疾工人月工資已經超過了3000元。
隨著團隊規模和市場需求的擴大,洪漢銳發起成立了湖北鴻運手工藝産品有限公司,並擔任公司法人。公司與陽新縣文化館達成合作協議,承擔陽新布貼的傳承、發展、開發、製作、銷售工作。由於企業化管理,陽新布貼還被授予湖北省殘疾人就業創業品牌基地的稱號。
陽新縣殘聯理事長周峰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樣企業化運營的殘疾人就業創業品牌基地,陽新縣有兩家。而隨著洪漢銳等殘疾人企業家的努力,陽新縣脫貧攻堅戰進展順利。
“現在,我們縣還有最後19戶殘疾人貧困戶,接下來幫助這19戶21名殘疾人脫貧,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周峰表示。
多手段實現幫扶
對尚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來説,通過一技之長,以勞動獲得收入,才是更主流的做法。
在十堰,50多歲的肢體殘疾人王家學,在十堰鄖西縣恒達掃帚專業合作社找到了“生存之道”。通過當地恒達掃帚專業合作社的培訓,王家學掌握了製作掃帚的技巧,通過與合作社的合作,每天能收入140多元。目前,王家學和其他人製作的掃帚已經賣到了全國十多個省市,年銷售額超4000萬元。2018年底,合作社獲評第四批湖北省殘疾人就業創業品牌基地,50多名殘疾人再次就業,帶動200多個殘疾人家庭種植增收。
數據顯示,在十堰,共開展殘疾人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2857人次,多渠道幫扶貧困殘疾人實現就業4136人次,為殘疾人自主創業企業發放補貼280多萬元。同時,十堰還成立了殘疾人電商産品運營服務中心,組建了80人專兼結合的直播團隊,今年疫情期間,成功幫助100多名殘疾人實現電商就業。
同時,十堰還啟動了“螢火蟲12345溫暖幫扶工程”,投入資金500多萬元,扶持近500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發展産業,創成國家、省、市級殘疾人特色産業品牌基地及扶貧基地43家,安置殘疾人就業718人,19家殘疾人企業産品搭車進入北京市消費扶貧平臺。
在湖北全境,各級殘聯不斷強化産業引領,探索助殘脫貧新模式,讓殘疾人在勞動中獲得職業技能,融入社會。同時,有技術在手,殘疾人們對於未來脫貧更有信心。
此外,湖北還構建了以各類職業院校、職業培訓基地等為載體的殘疾人職業培訓網路體系,積極拓展殘疾人盲人按摩、電子商務、汽車駕駛、美發美甲、西點製作等職業技能培訓領域。
2016年以來,湖北城鄉殘疾人實名新增培訓12.6萬人,9.54萬殘疾人獲得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07萬殘疾人獲得職業技能培訓,4685名農村殘疾青壯年得到文盲掃盲教育,1198名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人員及品牌基地負責人獲得就業創業業務指導。
一系列的就業輔導之下,湖北殘疾人的精神面貌有了極大提高。截至2020年6月30日,湖北農村殘疾人實現種養加就業19.1萬人;建立殘疾人就業創業品牌基地98個,産生了3600名農家小店主、集鎮小老闆,並依託品牌基地和“雙百工程”,培育了3000名殘疾人技術能手,湖北全省殘疾人累計實現新增就業7.17萬人。
但對於沒有生産能力的殘疾人來説,保障他們的生活,也成了各級殘聯的重點工作之一。
據了解,為了保障殘疾人的生活品質,各級殘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在鄂州市、黃石市等地“增強殘疾人保障、助推精準扶貧”貧困殘疾人綜合保險保障試點累計為參保殘疾人提供保險保障33.44億元。
數據顯示,湖北現有建檔立卡持證殘疾人62.64萬,已累計脫貧61.40萬,佔建檔立卡持證殘疾人總數的98%。截至2020年6月底,湖北未脫貧建檔立卡持證殘疾人12427人,佔全省未脫貧貧困人口總數的22.06%。
目前,湖北省48.2萬殘疾人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68.3萬殘疾人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全省29.72萬建檔立卡持證殘疾人納入低保,6.56萬建檔立卡持證殘疾人納入特困供養,累計5.93萬人次殘疾人享受託養服務補貼。
從湖北各縣市區對存量貧困人口脫貧狀況摸底自查情況反饋來看,截至6月30日,有10847名殘疾人已達到脫貧標準,有872名殘疾人還在進一步鞏固幫扶措施中,今年底能夠如期脫貧。麻城、天門等兩地暫未完成自查工作,涉及殘疾人708人。
對尚未實現脫貧的殘疾人來説,一個利好是,今年韓紅基金會將對他們一次性補貼3萬元,目前湖北省殘聯正在和韓紅基金會積極對接。
據了解,今年5月22日,湖北省殘聯與韓紅基金會正式簽署了項目合作協議,6月中旬,湖北省殘聯與省衛健委、省扶貧辦下發文件表示,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資助湖北確診新冠肺炎持證殘疾人(含感染及身故,10000元/人)和存量未脫貧建檔立卡持證貧困殘疾人(3000元/人),項目總金額預計4500萬元人民幣。7月份,湖北各級殘聯提交了項目受助人全部申報資料,包括確診新冠肺炎持證殘疾人申請材料749份,存量未脫貧建檔立卡持證貧困殘疾人申請材料12795份。經過湖北省殘聯、湖北衛健委、湖北扶貧辦分批次復核後,這些資料已經全部報送至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
按照工作流程,8月份,韓紅基金會對湖北報送的資料進行復核,並給出反饋,包括部分申報對象個人資料不完善的情況以及出現的其他問題;8月下旬,對符合項目條件的受助者,撥款工作陸續進行中。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