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廣西

廣西河池——桑蠶之鄉的小康路

發佈時間: 2020-10-10 13:52:49 | 來源: 華夏時報 | 作者: 文梅 楊德澤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9月的廣西太陽依舊毒辣,直射的陽光落在皮膚上火辣辣地疼,道路兩旁的樹木鬱鬱蔥蔥,對於廣西河池市宜州區懷遠鎮李家寨村蔣村屯村民韋國平來説,這個季節正是養蠶的好時節,看著蠶房裏的蠶一隻只都鮮活歡實,他多少有些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因為正是靠著這間不起眼的蠶房,韋國平一家于2019年實現了脫貧摘帽。

image.png

圖 |韋國平在種蠶

無障礙改造助力脫貧

在採訪中,韋國平並不是一個善於言談的人,只是默默忙碌,悉心照顧著自己的蠶,雖然韋國平被評定為三級肢體殘疾,但當《華夏時報》記者走進蠶房時,裏面打掃得乾乾淨淨,他和妻子兩人像往常一樣辛苦勞作著,並向記者展示了養蠶的基本操作流程。

韋國平一家生活負擔很重,除了他自己屬於先天性三級肢殘,大女兒因為遺傳導致骨質肌肉萎縮,日常生活基本都是在輪椅上度過。被疾病纏繞多年的女兒今年已經20歲,但早已沒有行動能力,加之由於肌肉嚴重萎縮,使其身形看起來像是只有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行走只能靠媽媽推著輪椅,説起話來也有一些口齒不清。採訪中,韋國平的妻子説起自己的女兒,除了心疼憐愛,更有深深的無奈。目前除了18歲的大兒子外出務工,小兒子還在上學,可以這樣説,家中的實際勞動力只有韋妻一人,日子一度過得十分艱難。

2018年,宜州區殘聯幫助韋國平對他家的蠶房進行了無障礙改造:首先,安裝自動上簇機,通過控制器就可以輕鬆升降方格簇,蠶自己爬到方格簇中産繭;其次,安裝軌道喂蠶設備,通過該設備在室內移動喂蠶,從而減輕殘疾人因肢體殘疾造成的操作不便。

每年三四月份,韋國平都可以免費領到一張半的蠶苗,幼小的蠶寶寶從韋家蠶房的桑葉間探出頭來,大肆啃食著新鮮的桑葉,吃飽了就會爬到桑葉裏面睡覺,這個時期被當地人稱為“三零”,表示距離其孵化成蠶已經過去了三十天,也是它們在農戶家裏的第一次休眠,之後還有“四零、五零”兩個成長期。現在已經到了9月中旬,韋國平養的蠶已經吃飽了桑葉,紛紛爬上安裝好的方格簇開始結繭,也就是他們所説的“五零”時期,再過半個月,這批蠶就能成繭賣出了。

通過無障礙改造幫助殘疾人養蠶,每批鮮繭産量就可增産65斤以上,韋國平一家使用改造後的設備養殖的蠶總量為1.5張,一年可以出10批,也就是975斤,按照受疫情影響後的價格計算,每斤18元,一年總收入可以達到1.75萬元,而往年情況好的話可以達到2.7萬元。

韋國平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蠶房的無障礙改造確實幫了他很大的忙,否則,自己根本沒有能力養這麼多蠶,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收入。就在韋國平看著自己的蠶繭一天天越來越大的時候,在幾十公里外的環江縣陽光助殘扶貧基地,還有不少和他一樣的殘疾人正在接受養蠶培訓,那裏也是他一年兩批的蠶苗供貨基地。

育苗授技帶動殘疾人就業

《華夏時報》記者到達環江縣陽光助殘扶貧基地的時候,基地正在做關於養蠶技術的培訓,併為每個殘疾人印發了相關的養蠶資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宜州是“桑蠶之鄉”,得天獨厚的水文環境使其擁有大片的桑園種植面積。而就養蠶本身而言,一是不需要重度勞作,二是在技術上可以集中解決。對於廣大殘疾人來説,養蠶最難的地方就在於前期的孵化和消毒,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環江縣陽光助殘扶貧基地以種桑養蠶為切入點,以“公司+農戶”方式首創殘疾人生産無障礙改造精準幫扶模式。

每年自治區殘聯撥款20萬給環江縣陽光助殘扶貧基地用以扶貧助殘,一方面可以集中安置産權就業,另一方面是輻射帶動,就是通過帶動殘疾人就業解決他們的基本生活保障。河池市殘聯副理事長潘繼龍表示:“我們的要求是讓殘疾人每年最低能拿到3000元錢。”據記者了解,在農村安置産權就業目前來説還是比較難,主要方式還是通過輻射帶動,比如舉辦桑蠶養殖培訓、分發蠶種等等。

在基地育苗區,《華夏時報》記者看到,技術員正在進行蠶卵的孵化和消毒工作,之後會將這些蠶苗分發給像韋國平這樣有能力有意願養蠶的殘疾農戶,幫助他創收增收。在環江縣陽光助殘扶貧基地的扶持下,僅養蠶一項,每年戶均增收達8500元以上。2012年以來,該基地共幫扶殘疾人400人,其中300多人已經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宜州已有1700多名殘疾人通過種桑養蠶脫貧,邁步走向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