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郭大榮接受新華網採訪。新華網吳文華攝
在湖北省保康縣店埡鎮大林村採訪,樂觀、自信、堅韌、誠信、樸實,這是郭大榮給新華網採訪團隊留下的深刻印象。
郭大榮今年55歲,他的經歷對所有人來説,都是一個傳奇。他是一名雙眼失明的殘疾農民,一年拄壞的竹杖就是20多根。雖然雙眼失明,但是,養豬、種煙、種中藥材,他樣樣都是行家裏手。按道理來説,一個地處貧困山區、雙眼失明的農民,即使坐等政府扶貧救助,也不會有人説閒話,但他硬是憑藉自己的雙手,帶領周邊鄉鄰共同脫貧致富,在脫貧路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身殘志堅,成為養豬、種煙葉、種草藥的行家裏手
郭大榮兄弟姐妹四人,他在家裏排行老大。因為家裏窮,讀完初中就輟學了。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他卻是遠近聞名的“明白人”。在當地群眾眼裏,他更是一個能人。
1981年,初中畢業的郭大榮來到宜昌礦山打工。由於聰明勤快,第一年,他就輕鬆地掙回了500元。1990年,他承包礦山,個人年收入達5萬多元。
1991年3月15日晚上,郭大榮帶領工人在礦井下作業,距離他四米遠的一枚啞炮突然爆炸。那次事故,導致他雙眼失明,全身6處骨折。因為落下病根兒,一直以來,只要風一吹,眼睛就會落淚,一旦遇到陰雨天,腰部總是隱隱作痛。
為了恢復身體機能和基本容貌,郭大榮先後做了3次大手術,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幾萬元外債。
今天的郭大榮,性格開朗樂觀,説話風趣幽默。但在當時,從一個風華正茂、年輕有為的老闆,到雙目失明的殘疾人;從村裏第一個“萬元戶”,到負債纍纍的困難戶,郭大榮陷入了極度痛苦之中。不想拖累家庭,他一度想到了自殺。
圖為郭大榮與妻子黎榮梅。新華網吳文華攝
在妻子黎榮梅體貼入微的照顧下,在鄉親們的勸慰和鼓勵下,郭大榮用近2年的時間學會了生活自理,逐漸走出了痛苦。他對鄰居説,眼雖盲,心不能瞎,要靠自己活出個人樣。
1994年春,郭大榮讓妻子買回2頭豬崽,嘗試力所能及地掙錢。他用竹仗當眼,摸索著剁豬草、拌玉米粉。半年後,賣了一頭豬,收入2500多元。另一頭作為年豬殺了。
“我不是廢人,自己能養豬掙錢。”一頭豬,點明瞭郭大榮的希望之光。
雙眼失明以來,憑著一股志氣和韌勁,郭大榮學習養豬、種煙葉、種草藥,成為行家裏手,無不讓人感到驚奇。“別看老郭眼睛看不見,但他肯下力,幹啥都有一套!”周圍村民談起郭大榮,都豎起大拇指。
在郭大榮所在的大林村採訪時,正好碰上郭大榮家的煙葉“打頂”。遠眼望去,他在煙田間來往自如,俯身摸摸煙葉頂部,準確掐去雜葉和煙花,和明眼人沒啥兩樣。如果不是看見他空蕩蕩的眼窩,大家根本無法相信他是一個盲人。
“在這方圓一畝三分地上,我可以自由地行走。”郭大榮行走在崎嶇的小道上,自豪地告訴新華網採訪團隊,自雙眼失明後,他在這裡從來就沒有摔過跤。
圖為郭大榮走在屋前的小坡上。新華網吳文華攝
自強不息,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
如果説學會走路對一個雙眼失明的人來説,只是一個小小的挑戰,那麼,養豬、種煙葉、種草藥都是巨大的挑戰。
1995年,郭大榮買了5頭仔豬。但在養殖過程中,一旦生豬出現什麼狀況,每次都要由獸醫到府指點、醫治,有時還會誤事,這讓郭大榮非常苦惱。“自己難道不能學嗎?難道不能擴大養殖規模嗎?”
1996年春,當得知遠安縣有個養豬場,他就不停地纏著來看望他的鄰居帶他前去拜師。是年5月,在遠安打工的表弟梁繼平被郭大榮急切致富的精神所感動,騎摩托帶他前往養豬場,去學習養豬技術。
養豬場技術員老杜見郭大榮是盲人,堅決擺手,“你個盲人還能學喂豬?看都看不見,豬咬了你咋辦,磕了碰了咋辦?”
“師傅,你看我眼睛也看不見了,別的錢也掙不了,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不學點門道掙點錢,一家人真沒法活了……”郭大榮越説越激動,突然雙膝跪地,雙手緊抱老杜的膝蓋。
真誠所至,老杜破例收下了這個盲人徒弟。之後,郭大榮吃住在豬場。老杜口述技術要領,郭大榮按照要領摸索、跟班學習。豬仔吃食時,他就蹲在豬圈裏用手摸、靠耳聽、憑鼻聞……漸漸地,他“摸”出了些道道兒,“聽”出了點感覺,也“嗅”到了門路:一伸手就能知道哪頭豬長膘了、哪頭豬瘦了、哪頭豬病了;從豬的叫聲,他就能準確地判斷該喂料還是該喂水。
圖為郭大榮檢查生豬生長情況。新華網吳文華攝
一直學習了半個月,郭大榮掌握了生豬配種、接生、配料、防疫、治療等技術,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回家後,郭大榮的豬場逐漸擴大,發展到年出欄近百頭的規模。
正在家境逐漸好轉時,一場豬瘟再次讓他陷入困境。
有一年夏天,郭大榮家快要出欄的70頭生豬,一晚上就死了6頭。這場豬瘟,讓郭大榮虧了7萬多元。
據郭大榮回憶,正當他因養豬失敗一籌莫展時,煙站技術員來動員他父親種煙葉。年邁的父親一口回絕,郭大榮卻下定了種煙的決心。“種煙不比養豬,哪一個環節都少不了技術,你還是莫搞了。”煙站技術員説。
剛遭遇重擊的郭大榮卻死活不肯放過這個機會。連他的老母親都説:“我這個兒子是個倔脾氣,凡是他認準的事兒就一定要做到。”
拗不過郭大榮,村裏的老支書向煙站擔保:“讓他試種3畝,不計入合同,種好了就收,種不好煙站也沒多大損失。”就這樣,煙站技術員同意郭大榮試種一年煙葉。
種煙沒有煙爐,郭大榮就自己蓋。寒冬臘月,他一個人拄著竹仗,一背簍一背簍地往距家一里多遠的地方運土,建煙爐。一次負重100多斤,700多個來回,煙爐終於建好了。
更艱難的路還在後面。平地篩土、制缽育苗、栽煙澆水,平常人只要一天半就可以栽好的3畝煙葉,郭大榮和黎榮梅整整用了一個星期。熟悉他的店埡鎮煙站技術員王平説,郭大榮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十倍甚至百倍的艱辛。
不服輸,不放棄。郭大榮的煙葉從3畝、5畝、10畝,最多一年發展到80畝。2012年以來,郭大榮家每年純收入至少5萬元,漸漸擺脫貧困,過上了好日子。
圖為郭大榮給煙葉“打頂”。新華網吳文華攝
誠信守諾,帶領鄉親走上共同富裕路
郭大榮家只有11畝責任田,目前除種植40畝煙葉外,還種植10畝玉米、3畝草藥。其中40多畝都是按照每畝每年500元從周邊村民家流轉過來的。前來跟著他幹活的村民多的一年收入上萬元,最少的也有兩三千元。
新華網採訪團隊在組織這些村民座談時,他們對郭大榮的評價是“厚道、仁義”。
他們介紹,富起來後,郭大榮自費7萬元修建了兩個蓄水池,附近的村民遭遇乾旱時可以免費取水。他還自己出錢平整了1公里多的山路,方便大夥出行。
2017年,郭大榮種植煙葉80畝,長勢很好。誰料,天有不測風雲。在煙葉生長和收割的關鍵時期,遇到連續20多天的陰雨和病蟲害,郭大榮一下虧損4萬多元。
有人給郭大榮建議,種煙確實虧了,能否少付一點工人工資?郭大榮卻發起了脾氣:“那是哪話?一碼歸一碼,我的虧損與務工的工人沒有關係。”最後,他做通了兒子的工作,把兒子花9萬多元買的小汽車作價4萬元賣了,付清了務工鄉親的工資和流轉費。
圖為在郭大榮家煙地裏務工的村民。新華網吳文華攝
由於2017年種植煙葉虧損較大,妻子勸他不要再種了。郭大榮卻説:“我不種煙,周圍那些不能外出打工、年老體弱的鄰居怎麼辦?我多種一天,他們就多掙一天的錢。”
村民何堯政夫妻倆跟著郭大榮幹,每年僅務工的工錢就有近1萬元,再加上向郭大榮流轉土地的幾千元,結余不少。村裏跟著郭大榮幹活、搞種植的十多戶貧困戶,如今都已脫貧。
日子慢慢好起來,郭大榮組織村裏的貧困戶集中培訓,教他們煙葉種植和生豬養殖等實用技術,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展致富項目。村民周正月萌發養豬念頭,來找郭大榮指路子、出點子。郭大榮毫無保留地將科學養殖技術傳授給她,手把手做示範、講要領。經過一週學習,周正月掌握了科學養殖技能。
在郭大榮的帶領下,全村已有40多名農民發展種養産業,且均已脫貧。
保康縣是國家秦巴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湖北省深度貧困縣,也是全山區縣,2018年將整縣實現脫貧“摘帽”。保康縣委書記張世偉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一個盲人比一個正常人幹出的業績都要大,一個需要別人照顧的人,反而成為脫貧致富的帶頭人,郭大榮讓人感動和敬佩。郭大榮是全縣上下脫貧攻堅戰中涌現出的代表人物,全縣各級黨員幹部都要向郭大榮學習,弘揚他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圖為在郭大榮家煙地裏務工的村民。新華網吳文華攝
圖為郭大榮的煙田航拍照片。新華網李曉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