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自強風采

夏文仙:殘疾繡娘撐起致富“半邊天”

發佈時間: 2020-09-07 13:17:40 | 來源: 青海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夏文仙是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古鄯鎮夏家河村長大的姑娘,從小,夏文仙就與同齡人有著明顯的不同。“我的殘疾可能是遺傳的,出生時就這樣,我的父親也是雙腿殘疾。”夏文仙説。

1991年,夏文仙在父母的期待中出生,但出生時就伴有雙腿不同程度的先天性殘疾。上高一前,夏文仙還可以不用拄拐,一路走去古鄯鎮上學。高一時,因為腳掌被鞋子磨破一直好不了,且疼痛難忍,不得已退了學。“特別疼,路也走不了,學習也被耽誤了。”夏文仙説,經過手術治療後,她的右腳關節活動受限,左腳處於萎縮狀態,此後,一副拐杖成了夏文仙出行的“好夥伴”。

輟學在家時,夏文仙接手了家裏的小賣部,並把小賣部的經營範圍不斷擴大,話費充值、網上代購、助農取款等服務都經營得得心應手。在開店的同時,夏文仙利用閒暇時間,窩在百貨商品中間開始了她的“刺繡夢”。

“那時候她放學回家就拿起鞋墊繡,剛開始也感興趣,學習刺繡也學得很快。”夏文仙的母親説,夏文仙對於刺繡的熱愛從小就表現了出來。夏文仙説,剛開始刺繡時,繡好的物件大多數拿來自用和送人,從未想過自己的針線活還能賣上錢。一次偶然的機會,夏文仙發現了刺繡作品的價值。

2017年前後,當時邊開小賣部邊做微商的夏文仙聯繫上了一位來自福建的老闆。“我有時候在朋友圈發我的刺繡作品,那個老闆就會給我下訂單,其實就是在幫助我增收,他對我的繡品評價也很高。”夏文仙説,遇到這位愛心人士後,夏文仙有了通過刺繡帶動全村婦女增收的想法。

“我們剛開始駐村時要了解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去夏文仙家裏的時候,她拿出鞋墊給我們看,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姑娘繡得很不錯。”夏家河村“第一書記”王小玉在駐村工作剛開始時,就注意到了夏文仙出色的針線活。

“其他人繡的都是那種畫好的小格子,她繡的不是那種常見的鞋墊,是自己畫,自己繡的,也沒人教,但顏色搭配的都特別好。”經過王小玉的推薦,2019年,夏文仙參加了省、市的多個殘疾人手工作品競賽,並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琴棋書畫》這幅作品我用時一年半才繡完,長3.5米,有人出價10萬元,但我沒舍得賣。”在夏文仙的作品中,除了精緻的香包、虎頭枕、錢包、背包外,巨幅十字繡《琴棋書畫》成了她的珍藏品。“我希望這幅畫能留著給我的孩子長大後看一看,讓他們知道雖然媽媽是殘疾人,但我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想成為孩子們的驕傲。”夏文仙説。

看中了夏文仙出色的刺繡手藝,今年,王小玉便把精準扶貧工作與刺繡相結合,在夏家河村辦起了培訓班,開起了刺繡公司,力求帶動更多婦女增收。今年8月22日,在市縣殘聯的幫扶下,古鄯鎮眾愛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暨民和縣仙秀刺繡有限公司在夏家河村正式掛牌投入使用。“第一期培訓班已經結束了,培訓了50人,都是古鄯鎮的。”王小玉説,經過夏文仙的培訓後,許多婦女的刺繡手藝都有了明顯進步。

一雙鞋墊能賣到180元,這是許多夏家河村的婦女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今年45歲的楊小平年輕時嫁到了夏家河村,上歲數後腰椎畸形使她無法外出務工,丈夫的肺氣腫讓全家的收入急劇下跌。雖然生活開支不成問題,但楊小平的心裏始終壓力重重。“現在我正學習如何刺繡,我相信能通過刺繡掙到生活費,每天出來和姐妹們刺繡心情也好了很多。”楊小平説。

因為刺繡,夏文仙獲得了許多人的賞識,作品也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國各地,也開起了公司,成為了帶動本村婦女致富的“領頭雁”,很多以前做夢都沒想過的事情,都被夏文仙一一實現。

“我們目前已經和七里花海景區達成了協議,明年花海將種植600畝薰衣草,薰衣草收穫後,花海提供中草藥和薰衣草,我們負責繡香包,在七里花海景區售賣。”王小玉説,七里花海受到很多省內外遊客的關注,相信在今後的合作中,夏家河村的刺繡作品一定能闖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