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聞資訊

助殘就業解貧困,紅旗渠精神引領廟荒村共奔小康路

發佈時間: 2020-08-24 11:13:4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吳一凡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中國網訊(記者吳一凡)  走進太行山麓紅旗渠畔的廟荒村,道路平坦整潔,兩旁的石屋紅磚瓦砌,處處綠樹成蔭。沿渠邊小路行走,青竹、木窗、石板房,寧靜的街道沐浴小雨淅淅瀝瀝,很難看出這裡曾被列為河南省級貧困村。

近年來,廟荒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民宿旅遊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短短的幾年時間,廟荒村從裏到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的省級貧困村成為現在太行山下一顆閃亮明珠。

image.png

廟荒村街道

image.png

廟荒村渠邊小路

image.png

廟荒村健康步道

劉志明是廟荒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在當地殘疾人協會和政府的幫助下,劉志明的家進行了硬化院地面、安裝坐便器、改廚、改廁、配備閃光水壺和密碼刀具箱等“個性化”無障礙改造,妻子李榮梅也在村中的扶貧勵志超市公益崗位工作,加上劉志明在外務工的收入,一家人年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

image.png

劉志明、李榮梅接受記者採訪

“人還是要勤快,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不起作用。有黨和政府的幫扶,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我下定決心要發揮自身造血功能,創業致富,雖然我和丈夫身體不是很好,不能夠幹重活,但我們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找個致富門路,爭取早點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村裏要大力發展旅遊業,我在扶貧勵志超市公益崗位工作,兒子劉柯現在讀研究生,我始終堅信黨的政策好,在各級領導的幫扶下,總會擺脫貧困。用自己的雙手,不等不靠,自立自強。除了政府幫扶外,更重要的是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精神二級殘疾的劉志明妻子李榮梅説。

據悉,廟荒村位於河南省林州市黃華鎮,轄7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277戶846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35人,全村殘疾人21人,其中貧困殘疾人9戶11人。

為了讓殘疾人生活無礙,當地殘疾人協會對於劉志明等5戶建檔立卡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制定“一戶一方案”的無障礙改造,對有輔助器具需求的9名殘疾人申領輔助器具12件,改善了殘疾人生活狀況。

同時,為了讓殘疾人生活好起來。當地政府及殘疾人協會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制定脫貧方案,結合殘疾人身體狀況,為11戶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成員安排了切實可行的公益崗位,每月增加600元至1000元收入;9戶貧困殘疾戶土地全部流轉至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可得到1200元/戶/年分紅收益和流轉土地600元/畝的收益。

安陽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程嬋娟表示:“貧困殘疾人是脫貧攻堅戰中難啃的‘硬骨頭’,殘聯繫統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貧困殘疾人的如期脫貧,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全市殘聯繫統所有工作將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做到業務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項目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人員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

image.png

廟荒村工藝品

image.png

位於太行山麓的廟荒村

image.png

廟荒村殘疾人服務處

短短幾年,“窮”雲遮蔽的廟荒村不僅甩掉了貧困帽,還成了致富“明星村”,變化之快令人驚嘆。

60年前,林州人歷時十年,絕壁鑿石,挖渠千里,將“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刻”在太行山巔。60年後,望著穿村而過的紅旗渠,廟荒村人又在脫貧攻堅中發揚紅旗渠精神,打贏一場戰貧鬥困的硬仗。

現如今,廟荒村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天比一天強,一年比一年高,廟荒村人奮鬥的步伐也一天比一天快,一步比一步實。在這個奮鬥者的時代,廟荒村以飽滿的狀態、昂揚的鬥志,在持續的奮鬥中攻堅克難,奮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