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新在打理蜂箱。 小金縣宣傳部供圖
“我養殖的有蜜蜂、有牛,還給自己買了一個三輪車,平時賣一些農特産品,賺點零用錢,有點資金後我又開了一個小賣部。養蜂、養牛這些技術,都有技術員專門指導,走上致富路子除了自己努力還要感謝黨的政府的好政策。”楊培新談到他的“致富經”打開了話匣子。
楊培新的小賣部。 小金縣宣傳部供圖
桃梁村是四川小金縣沙龍鄉貧困村,在脫貧攻堅中,桃梁村按照“集體經濟+産業”的方式,2017年實現了整村脫貧。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培新靠著國家扶貧的好政策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實現脫貧致富,成了村裏的“脫貧示範戶”。
“現在正值分蜂的關鍵時期,要觀察每一桶蜜蜂的動態。”楊培新對記者説。匆匆吃過早飯,楊培新便在自己的蜂場忙碌開了。
楊培新的家。 小金縣宣傳部供圖
在蜂箱旁,楊培新杵著拐杖,説起之前犯難的日子。“我小的時候,從床上摔下來,腿摔壞了,由於家裏窮,沒錢看病,右腿一直沒好利索,留下殘疾,幹不了重活,一家人就靠種地維持生活,老伴身體也不好,這苦日子真是一眼望不到頭。”楊培新一邊説著,一邊將目光投向了遠處的山坳。
楊培新與村民在集體經濟玫瑰園除草。 小金縣宣傳部供圖
“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光養蜂的收入就是一筆不少收入。”楊培新對記者如實説。“我用的是土桶養蜂,一年只能取一次,蜂糖品質非常好,銷路很好,在還沒有取糖之前就已經被訂完,賣蜂蜜一年能收入六、七千元,隨著蜂蜜越來越多,收入也越來越多了。”説起自家的蜜蜂産業,楊培新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悅。當記者説需要看一看蜂蜜成品,楊大叔一臉憨笑的説:“不好意思,蜂糖銷路好,全部都賣掉了我自己沒有留下。”
楊培新除了養蜂,還利用國家補助的扶貧專項資金購買了三頭小牛,幾年過去了,大牛生了小牛,小牛變成大牛,現在有十幾頭了,牛越養越多,收入也越來越好,去年賣了四頭,掙了一萬多塊錢。
“每天早晨,我起床第一件事就往牛棚裏跑,打草、喂牛、掃牛糞,老伴常説我,伺候牛比伺候人都上心。”楊培新笑呵呵的説:“那可不,這都是‘搖錢牛’,就要好好伺候著。”
“現在我們村按照國家相關脫貧攻堅政策,集體經濟種植了玫瑰和野櫻桃,全村沒有返貧現象的發生,楊培新身殘志不殘,不等不靠,通過自己的努力,逐年逐年的發展産業,2019年他家的每人平均收入已經達到一萬元以上,今年他種植的玫瑰和中藥材也可以變錢了。”桃梁村駐村第一書記唐旭明向記者介紹道。
楊培新的脫貧故事,只是小金縣脫貧攻堅戰工作中的一個小小縮影。截至2019年底,小金縣全縣88個村3260戶11782人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從17.6%降至0%,2019年4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小金退出貧困縣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