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各地風采

“80後”聽障小夥:一刀一刻,打開增收門

發佈時間: 2020-06-11 09:51:13 | 來源: 上海殘聯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他叫俞偉,第一次接觸竹刻,是在2015年。

“結緣竹刻,原是偶然。”俞偉是一名“80後”聽障小夥,同時也是嘉定區陽光工坊的畢業學員。

結緣

5年前,一次機緣巧合,俞偉在朋友的介紹下前往陽光工坊學習竹刻手藝。“去工坊之前,從未接觸過竹刻,慢慢地,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竹刻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技藝。”興趣使然,從此,俞偉便與竹刻結下了不解之緣。

image.png

俞偉竹刻中

最初,俞偉跟著工坊專業的老師學習竹刻,選材、起稿、雕刻、打磨......由於竹子的構造比較特殊,且有特定生長形成的弧度,竹筠只有不到0.1毫米的厚度,所以竹刻和其他材料的雕刻工藝完全不一樣,其雕刻難度也比普通木雕、石雕更大。

起源於明代正德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的嘉定竹刻,將書、畫、詩、文、印諸藝術融為一體,2006年6月正式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工藝流程複雜,製作耗時費神,是竹刻的一大特點。俞偉表示,雕刻的過程中,需要謹慎細緻,花費更多的心思。如果操刀手勢稍有錯位,那麼這一塊竹料基本上就報廢了,需要重新再走一遍前期的整個準備流程。

image.png

《東方明珠》臂擱

在工坊,竹刻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都非常細緻,操刀手勢是否正確,描稿是否連貫,切邊是否到位,鏟底是否平整......一遍又一遍,關於竹刻的每一個細節,俞偉都銘記於心。儘管要學的東西太多太雜,這位小夥卻甘之如飴。“如果選擇了竹刻這一工藝,就一定要比一般人更有耐心,更注重細節。”

增收

歷經近3年的時間,俞偉從“竹刻小白”蛻變成一位技藝精湛的“竹刻技師”。2017年,俞偉獲得了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竹刻組第一名的好成績。

“竹刻最大的魅力在於雕刻者運用淺刻、浮雕等多種技法,在厚度不到0.1毫米的竹筠上,雕刻出層次各異、明暗有別的各類圖案。”因為熱愛,俞偉選擇了堅持。

image.png

2018年,俞偉在陽光工坊的學習期滿後,開啟了居家就業的人生新篇章。每個月不定期去工坊拿竹刻材料,在家雕刻完之後,將竹刻成品送往陽光工坊,然後由陽光工坊負責銷售。

如今,製作一塊小小的竹刻腰牌,俞偉大概要花費3個多小時的時間,竹刻花鳥臂擱和山水臂擱則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俞偉表示,在疫情之前,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1個月能做3個左右的大件竹刻成品。偶爾有比較急的活,俞偉就會加班加點,1個月大概能做出10件竹刻品。

由於家住嘉定區江橋鎮,離陽光工坊比較遠,來往的路程大概有40公里,所以俞偉一般都是在雕刻好之後,將竹刻成品寄到工坊。

漸漸地,在居家就業模式中,俞偉利用業餘時間,憑著自身的技能實現了就業增收。

意義

多年來,俞偉雕刻的竹刻品數不勝數,但每件作品,他都是用心製作,認真對待。在眾多作品中,俞偉最中意的是一件名為《國色春暉》的竹刻屏風。這是一件花費了很多心血的作品,十條竹料配成屏風,從圖案設計、圖紙繪畫、圖紙覆貼、圖紙靜待到手工雕刻,前後用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才完成。俞偉打趣地“説”:“我在製作的時候,就有一種像母親孕育一個孩子的那種心態。”

image.png

《國色春暉》竹刻屏風

在學習竹刻的過程中,俞偉曾參觀嘉定區竹刻博物館,見到了很多“大師級”的竹刻作品,其中兩位非遺竹刻傳承人張偉忠、陳向民的作品,更是給俞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對於俞偉來説,竹刻不單單是一項雕刻技藝,更多的是對中華民族非遺文化的傳承。“從小就喜歡繪畫的我,遇上了非遺文化中的竹刻技藝,對我而言是一種幸運。竹刻工藝不僅帶給我物質上的回饋,也帶給我精神上的財富,所以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據了解,在嘉定區陽光工坊,目前共有36名在冊殘疾學員,其中像俞偉一樣居家就業的有6人。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殘疾人朋友開啟居家就業模式,通過一技之長,打開“增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