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媒體聚焦

他們用行動證明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見聞

發佈時間: 2019-10-29 09:15:52 |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龔亮 嚴紅楓 | 責任編輯: 郭穎慧
分享到:0

面對苦難,是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持續消沉,還是接納苦難最終找到抗衡苦難的力量,結局是截然不同的。10月27日開幕的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有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黑龍江墾區的33個代表團參加,參賽選手達892人。他們代表著我國8500多萬殘疾人。他們用行動證明,身體障礙並不能阻擋他們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聾人主播潘紫薇——

做直播讓更多人關愛弱勢群體

image.png

圖為潘紫薇(右一) 張煜歡攝

在展能節上,有一個展臺特別受關注。一個漂亮的小姑娘正在現場進行淘寶直播秀,她對著直播鏡頭,用手語比畫著介紹身上穿的衣服。她笑容燦爛,面對鏡頭靈活自如。通過手語翻譯,記者了解到,她做直播已經4個多月了,剛開始一個月賺四五千元,現在工資都翻倍了,收入和生活都有很大改善。這個小姑娘有個同樣美麗的名字——潘紫薇。幾個月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潘紫薇成為淘寶第一批聾人主播,現在她所在的公司,一共有7位聾人主播。他們用手語的方式靜靜賣貨,不僅實現自身價值,還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方便我國近3000萬聽力殘疾人購物。

直播間粉絲們的暖心留言,也給予潘紫薇很大動力。潘紫薇相信,通過直播賣衣服,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愛弱勢群體。

身材袖珍的張華芝——

用好天賦讓“彝繡”走出大山

image.png

圖為張華芝

身高只有105釐米的張華芝,一直坐在小板凳上默默地刺繡。如果不是工作人員介紹,很難把她與彝繡傳承人聯繫起來。張華芝出生在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山區的一戶農家,因患有先天性軟骨發育障礙疾病導致身體發育遲緩。通過參加當地殘聯組織的技能培訓,張華芝開始學習彝繡技藝。“彝繡”有著獨特的工藝、精美的構圖、艷麗的色彩,是彝族人引以為傲的“指尖藝術”。張華芝一門心思學習繪畫、刺繡技藝。張華芝很有繪畫天賦,她精湛的繪畫技能和刺繡技藝,已經讓“彝繡”走出大山,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項藝術的魅力。

下肢殘疾謝范生——

傳承竹木工藝畫一展雄風

image.png

圖為謝范生

一幅題為《雄風》的竹木畫吸引了很多觀展者的注意。“完成這樣一幅作品需要多長時間?”記者問。畫者回答:“三四個月。”作畫者是竹木工藝畫的傳承人謝范生。1981年出生的謝范生,學齡前因一次醫療意外,左下肢落下了殘疾,不能正常行走。腿腳不便,讓他沉下心來學竹木工藝畫這門技藝。竹木工藝畫有取料、出圖、燙色、剪裁、拼貼、組裝等30多道工序,依靠家族世代傳承,傳到謝范生已是第32代。謝范生覺得自己趕上了好時代,國家很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他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給孩子們講竹木工藝畫,他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