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石勝蘭進行刺繡創作。受訪者供圖
33歲的繡娘石勝蘭接觸刺繡已12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和專門針對殘疾人的蜀繡培訓班”是她一直以來的心願。1日,她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説,“正在著手場地展廳等籌備工作,相信很快就能實現。”
圖為石勝蘭進行刺繡創作。受訪者供圖
石勝蘭是重慶市奉節人。12歲那年,她在放學回家路上,不慎從近百米懸崖滾落,因高位截癱落下殘疾,終生需與輪椅為伴。就在今年7月,她迎來了生活中的第6台輪椅。
2007年,石勝蘭在重慶主城區遇到一位熱心的老奶奶,告訴她雖然雙腿不能站立,但雙手還可以學一門手藝,並向她推薦了“刺繡”。機緣巧合下,石勝蘭走進一家蜀繡店舖。“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蜀繡,沒想到它也可以是一個謀生的技能。”石勝蘭説。
圖為石勝蘭刺繡作品。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在中國四大名繡中,蜀繡經歷數千年悠久歷史,擁有132種針法,獨具80余道衣錦線。2006年,“蜀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彼時,石勝蘭對蜀繡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她開始拜在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單大瓊門下,摸索學習蜀繡傳統工藝,不到三個月,她掌握了基礎針法和配色手法。2015年,石勝蘭在參加中國技能大賽——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刺繡項目競賽後,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存,學習亂針刺繡手法。
“練習、不斷地練習”是成為一名優秀繡娘的必經之路,石勝蘭也在不斷的實踐中,將蜀繡和亂針繡技法相融合。通過一點點摸索,從花蟲鳥獸到山水風景,她用一針一線繡出了自己的“新”生活。
令石勝蘭漸為人知的是她針線下繡出的三峽風景和傳統風物,對此,她説:“因為家鄉的山水人文風景最熟悉,也最有感情。”她在刺繡實踐中吸取地方文化特點,將刺繡與奉節白帝城、瞿塘峽等秀麗風景結合起來,展現出悠久的三國歷史文化。《絕美三峽》《夔門紅葉》《白帝雄姿》等作品在國家級、省市級工藝美術展覽會都獲過殊榮。現在她的一幅蜀繡作品最高能賣出上萬元的價格。
“現在,我的生命中只有它(刺繡),我也放不下它。刺繡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石勝蘭告訴記者,只要不外出,她至今保持著每天上午9點開始刺繡的習慣,晚間常常會繡到十一二點。
2018年4月,石勝蘭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2019年5月,她被評為“全國自強模範”。石勝蘭説,在生活中,她得到了不少的人關注、幫助和鼓勵,這也愈發讓她覺得蜀繡是自己可以用一輩子去熱愛的事業。
“我希望把自己的經驗方法傳授出去。也希望有人可以與我一起共同來推動。”石勝蘭説,她期待著,早日開辦針對殘疾人的蜀繡培訓班,讓殘疾同胞也能依靠自己的雙手活下去,做好自己。同時,為蜀繡傳承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