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2019全國兩會 · 聆聽殘疾人的聲音

​龍墨委員:呼籲提高基層康復機構服務能力

發佈時間: 2019-03-12 15:59:38 | 來源: 中國殘聯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龍墨:呼籲提高基層康復機構服務能力

我國聽障兒童的康復訓練經費補貼標準,從“十五”時期每人每年600余元提高到“十二五”時期的上萬元。這一現象背後,凝聚著國家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愛。

3月3日恰逢“愛耳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主任龍墨向記者亮出了一串數字:“十二五”期間,15.3681萬名聽障兒童得到免費康復訓練,18.851萬名聽障兒童家長得到培訓及康復指導;7.1869萬名成年聽力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對近1萬名人工耳蝸植入者術後一年的隨訪顯示,聽覺能力、言語能力比術前均有顯著提高,術後入普率全國平均接近90%;通過問卷評估,90%以上的成年聽力殘疾人認為受助後生活品質有很大提升。目前,北京、上海等多地實現了聽障兒童康復救助全覆蓋。

近年來,助殘領域的法規與政策頻繁亮相,國家《“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等專項規劃將殘疾人公共服務納入其中。目前,2000多萬(人次)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400多萬(人次)殘疾人得到托養照料。視力、聽力、智力3類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超過90%,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的比例超過50%。

“然而,我們的工作與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很大差距。”龍墨委員説,“保障條件還比較薄弱,城鄉發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務還不能滿足各類殘疾人的需求,政策宣傳應更深入,基層一些康復機構條件亟待改善、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在她看來,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依然是今後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殘疾人回歸主流社會的基礎。為此,建議持續實施《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16-2020年)》,有效減少、控制殘疾的發生、發展,利用“助殘日”“愛耳日”“殘疾預防日”等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傳播康復理念和知識。同時,將殘疾人康復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並制定相關服務規範;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製作用,為殘疾人事業發展注入活力。

龍墨委員強調,應依靠科技創新加快康復輔具産業發展,建立基本輔助器具適配補貼制度。同時,推動更多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讓殘疾人得到更多便利、安全、實用的輔助器具和服務。

面對基層康復機構建設及服務能力亟待提高的現狀,龍墨委員建議,應建立縣、鄉、村聯動互補的殘疾人服務網路;推動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工作,為殘疾人融入社會創造更好的條件。此外,需加快康復等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推動中國康復大學的建立,完善康復基礎及臨床學科建設;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弘揚“平等、參與、共用”人道主義情懷,為促進國際殘疾人事務發展貢獻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