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觀看亞殘會比賽 中國殘疾人雜誌社陳曦/攝
10月13日,第三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在雅加達落下帷幕,中國代表團再次蟬聯獎牌和金牌的雙冠軍。13日上午,中國殘聯主席、中國殘奧委會主席、中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團長張海迪在蘇加諾體育館羽毛球館接受了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的專訪,暢談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及各項事業的發展。
“體育事業是殘疾人事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張海迪既為殘疾人運動員取得的成績自豪,同時,她的關注點,已經超越了本次比賽,而是時時落在中國8500萬殘疾人兄弟姐妹的福祉上。
“在為殘疾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提振殘疾人的精神。”張海迪説,“殘疾人的精神,也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也是國家的精神。”
體育,正是提振精神、激發士氣的王道。
而殘疾人運動員們在賽場上的奮鬥拼搏精神也正是中國精神的最佳詮釋。
“中國代表團讓我們特別感動。他們取得的成績,讓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感到振奮,讓8500萬殘疾人感到振奮。”張海迪説。
第三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中國運動員仍然通過頑強的拼搏,再次位居金牌與獎牌總數第一:172枚金牌、88枚銀牌、59枚銅牌,破7項世界紀錄、21項亞洲紀錄,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張海迪曾經也是體育運動員的一員。1994年,她作為手槍運動員參加了遠南運動會。
近年來,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迅速。張海迪説,“作為中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團長,兩年前我帶隊去裏約征戰,我們的獎牌、金牌總數就名列前茅。”
2016年裏約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取得了金牌和獎牌榜總數第一的優異成績。這也是我國第四次蟬聯殘奧會金牌和獎牌榜冠軍。
而在今年3月舉行的平昌冬殘奧會上,中國隊無論是參賽人數、項目還是成績上,都有不小的進步。中國輪椅冰壺隊經過多場苦戰奪得冠軍,實現中國冬殘奧會金牌零的突破。
5年間,中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共參加了180項國際賽事,獲得1259枚金牌。在世界賽場上,中國殘疾人運動員綻放出了耀眼的光彩。
張海迪對比賽成績充分肯定,她説:“體育運動體現了民族的精神。殘疾人運動員在逆境中毫不氣餒,參與訓練,一次次地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為祖國榮譽而戰,這樣的精神是應該大力弘揚的。”
在運動場上,殘疾人運動員們展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
“體育,是一種融合,一種參與。”張海迪強調説,“一定要讓殘疾人走出小小的天地。要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孤立的。他們要參與體育運動,要參與社會。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目標。”
在張海迪眼中,體育是重建殘疾人信心、恢復與社會聯繫的重要手段。
張海迪説:“每個人殘疾以後都有一段內心的掙扎。內心掙扎之後,打開小小的窗戶,就會看到燦爛的陽光。這個陽光是什麼?就是生活的希望。”
實際上,像鄒麗紅、趙帥、辜海燕等一批中國優秀的殘疾人運動員,在身體致殘以後,都經歷過一段艱難的心路歷程。正是體育帶給他們人生的希望,讓他們重新找到人生的坐標,實現人生的價值。
張海迪認為,康復是殘疾人事業的重中之重。而體育是生命重建的的一種形式。這是體育的意義所在。
張海迪説:“我們要努力讓全社會的殘疾人都能享受到體育的快樂。作為中國殘疾人事業,還要考慮體育的群眾性。要讓殘疾人更多地在社區、在家庭,都能夠參與體育運動,都能夠進行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援下,在全社會的關心支援下,中國殘疾人事業取得日新月異的發展。張海迪説,“殘疾人事業關係到殘疾人整體的生存與發展,關係到殘疾人的生存品質。”
張海迪表示,“希望,是殘疾人自己尋找的;奮鬥,也是全社會給予的。全社會都要關心殘疾人兄弟姐妹。特別要關心殘疾孩子,要讓他們充分地接受教育;要讓殘疾青年、壯年,能夠有工作的機會,更多參與社會的機會;我們還要努力讓殘疾婦女生活得更好。”
“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張海迪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