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脫貧典型事跡

漢子身殘志不殘 自主脫貧見成效——吉林省樺甸市殘疾人梁成玉脫貧典型事跡

發佈時間: 2018-09-25 16:59:07 | 來源: 吉林殘聯 | 作者: 吉林殘聯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梁成玉是二道甸子鎮暖木村暖木一社的農民,肢體三級,殘疾家裏有四口人,妻子趙莉萍47歲是聽力一級殘疾。自有承包地4畝,夫妻兩每人平均無勞動能力,屬“民政低保兜底”型貧困戶。由於家裏地少,他和妻子又都是殘疾人,一直依靠低保金生活,子女上學開支較大,再加上缺少能幹的勞動力,家裏的生活日漸走上了下坡道,生活異常貧困。

1967年出生的他,沒有向貧困低頭,沒有因為身體殘疾而失去了上進心,雖然是肢體三級殘疾,但是他有堅定的信心,一定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

精準扶貧工作的全面開展,給他帶來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極大信心

2015年梁成玉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梁成玉以前在村裏還勉強種點地維持家裏的生活,隨著年齡漸長,加上夫妻二人都是殘疾,除了低保金很少還有其他收入。為貫徹中央精神打贏扶貧攻堅戰,二道甸子鎮政府著力落實扶貧攻堅工作,鼓勵貧困戶自主脫貧,變輸血為造血。在鎮政府的鼓勵下樑成玉下定決心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摘掉貧困戶的帽子。經過包村幹部和鎮政府的大力支援,頭腦靈活的他決定通過種殖黑木耳來改變窘迫的生活。他在自家的地裏先種上了買來的一萬段春耳,他一邊打理自家的木耳一邊向別的養殖戶請教經驗,他種植的第一茬木耳就長勢喜人,産量也很高,但由於不能勞作,只能雇工,增加了成本,半年僅收入2000多元。隨後他又種植了一萬段秋耳,但由於技術不成熟下半年差點沒把上半年的收入賠上。

包村幹部立即把情況彙報鎮上,第二年鎮政府第一時間派農技站為他提供了技術跟蹤服務,一段時間後梁成玉掌握了制菌、滅菌、發酵和室外種植的專業木耳種殖技術。這一年梁成玉就賺了一萬多元。

精準扶貧的持續推進,讓他邁上了致富之路

2017年嘗到甜頭的梁成玉不怕吃苦,毅然離開了暖木屯,在老林場屯租了一間棚戶房種植木耳。梁成玉利用自己的技術與別的種植戶合作,他出技術別人出勞動力,加上自己就會製作木耳段,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種植規模日益增大,大家都稱讚這個項目選的對選的好。他當年自己就種植春耳5萬段,秋耳4萬段,年收入達到了4萬餘元,至此實現了穩定脫貧。

現在梁成玉的木耳種植技術已經成熟。他用他的堅強和成熟的技術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供女兒讀完大學並參加了工作,兒子也參軍入伍,退伍後也投入到他的産業中幫忙。對於未來生活藍圖,他有他自己的構想和設想,他打算借助精準扶貧的平臺,下一步繼續擴大種植規模,他還想發揮自己的餘熱,利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想帶動有發展意向的貧困戶及更多的人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