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人雖都有殘疾,但憑藉著自己勤勞的雙手硬是把困難的生活過得如此美好,他們是我們全村人民的榜樣。”在村裏,一提起趙興權及妻子白鳳霞,村民們都讚不絕口。趙興權是寧姜鄉黃花村黃花屯村民,在脫貧攻堅“回頭看”時被村裏確定為“低保貧困戶”。
三口之家本應過得美滿和諧,但無奈夫妻都是殘疾人,兒子大學的學費自然成了家庭裏巨大的開支。雖然昂貴的學費和不靈便的身體條件成為了他們脫貧致富路上的阻礙,但趙興權從未放棄心中脫貧致富的夢想,因為他堅信:自己雖然殘疾,但只要堅定信心、堅持努力,一定會用雙手創出一片新天地。只要自己不等不靠、任勞任怨、勤勞奮進,一定能開啟脫貧致富的大門。
趙興權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並沒有因為被確定為“低保貧困戶”就“躺在黨和政府的懷裏”靠黨和政府的幫助和救濟來生活。倔強的他在自家耕種了25畝地,種植了玉米和花生。當面臨旱情時,腿部殘疾的他卻硬是拖著病腿,一瘸一拐地天天早出晚歸地澆地,將每一片地都打理得根粗苗壯,勤勞的汗水將他的衣襟濕透,田地裏留下了他深一腳淺一腳的足跡……
趙興權明白:脫貧致富、貴在行動。農閒的時候他也不閒著,各地各處打零工。村民們們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扒苞米、鏟地、薅花生……他從不挑活,只要在身體條件允許的範圍內,什麼苦都能吃,什麼活都能幹。他覺得,自從被確定為“貧困戶”的那天起,他就感到睡覺都不踏實,他要用自己堅強的信念和中華民族勤勞不息的精神改變全家的生活,力爭早日摘掉貧困的帽子,為村裏爭光。
趙興權的妻子白鳳霞也是一名肢體殘疾人,村裏為了照顧他們讓她參加了黃花村互助養老服務隊,她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服務隊隊員。她説:“村裏照顧我,我被選為了互助隊員,我非常高興能為社會奉獻我的一份力量,他一個人太不容易了,我除了要對得起村裏的信任,也要對得起自己的一顆心。”她的服務對像是韓昌,韓昌患有喉癌,説不出話來,但是他要表達的意思,白鳳霞全都明白,她向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照顧韓昌,清掃庭院、拆洗被褥、剃頭洗腳、刷墻擦棚……他家所有的一切,白鳳霞都包攬了。在互助服務隊,白鳳霞每個月能賺300元,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她卻用一顆寬厚的心無微不至的照顧服務對象,正在用實際行動改善韓昌的生活品質,提升他的幸福感。
妻子白鳳霞也是個明白人,她懂得學會一種技能,帶富一個家庭的道理。農閒時,她積極報名參加了村裏為脫貧致富建設工作而舉辦的黃花村手工編織培訓班,她全神貫注的聽老師的講解,積極與指導老師探討交流,她的動手能力非常強,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漸掌握了編織技巧。功夫不負有心人,勤勞和辛苦的付出後她終於成為了編織培訓班的優秀學員。她表示,她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她會積極幫助帶動其他的女性,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編織班這個大集體中來,儘早脫貧致富。
習近平總書記説,要把扶貧同扶志結合起來,要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生産、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引導廣大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實現脫貧致富。趙興權家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他們擁有自力更生的意識和觀念,他們長心氣、長志氣、有目標、有幹頭,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托起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