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脫貧典型事跡

躺著的“指揮官”——安徽含山縣殘疾人榮發兵脫貧典型事例

發佈時間: 2018-09-25 15:51:48 | 來源: 安徽殘聯 | 作者: 安徽殘聯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走進清溪鎮白馬村老榮村的稻田埂上,五六台機器正在收割水稻,七八個工人正在裝車,而“躺”在自己改裝的三輪車上的中年男人正在指揮操作,他就是老榮村的“奇人”榮發兵。正是這個全身癱瘓的“奇男子”,靠著自己堅韌的毅力,撐起了脫貧致富的夢想。

直面挫折“站”起來

低保戶榮發兵,在村子裏絕對算得上是名人,因為他家先後出了兩個“奇人”。一個是他的妻子賈榮霞,一個就是榮發兵。賈榮霞,是全村人都尊敬的一個好女人。她義無反顧照料因工傷全身癱瘓的丈夫榮發兵15年。榮發兵成為“奇人”,則是近一兩年的事情,因為他竟然想通過種地脫貧。一個全身癱瘓的人,躺著也想把地種好?太不靠譜,這是本村人幾乎一致的想法。村裏的人茶余飯後談論榮發兵種地的事,都是把他當成笑話來説的。

“好好的人都種不來,他一個躺在椅子上的人還能做得來?簡直在講胡話,在胡搞。”一直到現在,66歲的老媽洪夢群都不能理解,説她的兒子是:“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瞎胡鬧。”老媽洪夢群經常抱怨榮發兵,但更多則是擔心兒子——他承包的地確實不少,足足有1400畝,分佈在周邊的老榮村、小榮村和廟邱村。

“我心裏有數!”臉龐黢黑的榮發兵躺在特製的藤椅上説。這個“心裏有數”的農村人只上過初中,自打前些年侄子給他帶來了一台筆記型電腦,還扯來一根網線,他就告別了盯著屋頂看蜘蛛結網打發時間的日子。一點一點學會了上網,看的東西多了,眼界寬了,網路讓榮發兵的心思再也無法和身體一樣“躺”下去了。

榮發兵妻子帶著他去幹活

迎難而上有奔頭

“有念頭,才有奔頭。窮不怕,就怕連想富的念頭都沒有。”曾在老榮村幹過村支部書記,現任清溪鎮扶貧工作領導組副組長的湯自明説。

“我只是身體壞了,又不是腦子壞了。”

“只要我用心去幹,肯定能幹成,斷了家裏的窮根。”脫貧致富的念頭在榮發兵心裏紮根後,就像瘋長的野草,再也無法拔除,經常在深更半夜折騰著這個鄉下人。

農民要致富,種地最實在,這是榮發兵最樸素的想法。但畢竟躺在床上十多年了,他自己心裏也沒多少底。得知榮發兵的想法,白馬村的幹部韓笑找到府來,給他鼓勁打氣出主意,建議他先少承包一點試試,積攢點兒經驗。

2014年開始,榮發兵嘗試著承包本村30畝地,這是他第一次種這麼大面積的地。為了掌握地裏的情況,榮發兵請人改造了輪椅。這樣就能讓妻子賈榮霞推著他,沿著村裏的機耕路到地裏,隨時進行管理。那一年,村裏有些顛簸的路記下了他輪椅的寬度。由於沒有管理這麼多地的經驗,他只種了一季水稻,雖然沒賺到錢,也沒虧本,但積累了經驗跟膽量。

2015年,通過村幹部幫忙,他流轉了老榮村600多畝地。對於榮發兵來説,雖然有村幹部作保,但村裏的人還是有顧慮,這麼多地,要是不給土地承包費咋辦?為了打消這個顧慮,他先付了承包費。為了籌這筆錢,榮發兵把村上12個最近的親戚挨個借了一遍,單從妹妹榮發蓮那兒就陸續借了12.5萬元。他贏得了村民信任,也如願以償流轉到了想要的地。這一年,種了一季水稻,還種了一茬麥子。為了心中的信念,那條從村裏到地裏的機耕路,因為走得太勤,他的輪椅都被顛壞了。

榮發兵在田間指揮收割水稻

有奔頭才有幹頭

對於榮發兵來説,這幾年他的收穫就更大了。獲得的自信不必説,還置辦了大型農機具,組建了“大兵子生産隊”。説起這個“生産隊”來,榮發兵相當驕傲。不僅有五個“骨幹”,大兵子還被稱呼為“工頭”,還有七八個固定“工人”。最讓大兵子感到自豪的是請了村上低保戶、貧困戶來幫忙做農活。

“在我家窮得揭不開鍋的時候,鎮上村裏的人都幫過我,”榮發兵斬釘截鐵地説,“有能力了,肯定要幫需要幫的人。”74歲的低保戶榮定昌最有感觸,他兒子早年過世,兒媳改嫁,和兩個孫女相依為命。“大兵子這是在照顧我,幹事我哪能幹動啊。”去年,只是“幫幫忙、幹一些輕巧事”的榮定昌從大兵子那裏領了9000多元錢。像榮定昌這種情況的,還有貧困戶榮禮興、郭勝樹……這一年,光人工工錢,榮發兵就花了28.5萬元。雖然兜裏沒幾個錢,兩年的積累,讓他有了信心,對生活也有了盼頭,幹勁十足。

2017年,“心野”的榮發兵又流轉了小榮村和廟邱村的600多畝地,他流轉的土地面積增加到1300畝。和去年一樣,大兵子一次性先行支付了承包費。

有幹頭,才有甜頭

地多了,榮發兵巡田的範圍擴大了,對於一個處處需要他人照顧的人來説,也是一件力氣活,為此,他買了一部電動三輪車,又請人進行了改裝和加固。

2018年春上,榮發兵流轉的土地面積增加到1400畝,提及去年掙了多少錢,他笑著合不攏嘴説:“除去人工和機械,大概掙了有好幾萬,掙多掙少倒是其次,我覺得我自己現在活著有意義了,生活也有奔頭了。”

為了幫助榮發兵脫貧,白馬村村幹部們也是多方聯繫扶貧項目。了解到榮發兵流轉的土地中有70畝是山地,白馬村就以村子的名義爭取到了鎮上的“一村一品”扶貧項目,打造彩色馬鈴薯種植示範基地。榮發兵正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只有貧困戶脫貧生念頭,眾人助困解難才有勁頭榮發兵在田間查看水稻長勢含山縣清溪鎮白馬村老榮村全身癱瘓的低保戶榮發兵主動尋找脫貧辦法,努力實現“自我造血”。如今,在村鎮縣各級幹部的幫助下,一家人正大步走在脫貧致富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