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脫貧典型事跡

深山裏的養雞達人——河南省馬耳岩村殘疾人李剛脫貧典型事跡

發佈時間: 2018-09-21 16:24:13 | 來源: 河南殘聯 | 作者: 河南殘聯 | 責任編輯: 李剛
分享到:0

4月17日傍晚,在盧氏縣五里川鎮馬耳岩村,夕陽斜斜地灑向山坡上的一間小院,院子的主人李剛正一手拄著拐,一手拎著飼料桶,腳步蹣跚地朝院外的雞舍走去……

在馬耳岩村,提起李剛,村民們都讚不絕口。面對艱難的生活,他憑藉著堅強、樂觀、執著的信念,用短短一年時間,打拼出了一條從“門外漢”到“養雞達人”的精彩致富路。

李剛今年45歲,一家6口人一直以務農為生。1993年8月,20歲的李剛因為一場事故導致頸部神經損傷,在醫院經過一年多的治療才得以慢慢好轉,但也由此落下了高位截癱的後遺症。這次事故讓李剛本就貧困的家庭花光了全部積蓄,還欠下了許多外債。為了償還債務,1994年12月,李剛的家人購買了一些建築材料準備販賣,可在運輸過程中再次發生車禍,致使李剛年僅23歲的姐姐失去了生命。接連兩次意外,讓這家人悲痛欲絕,陷入絕望。

日子終究還要過下去。通過不間斷的康復訓練,李剛漸漸可以站起來拄著拐杖行走,生活也基本能夠自理。但由於幹不了體力活,每當看到妻子和70多歲的父母忙裏忙外時,他的心裏就像針扎一樣疼。李剛想減輕家庭負擔,用自己的勞動養家糊口,為父母和妻兒撐起這個家。

1997年,李剛建起了一座養豬場。剛開始養豬場發展得很不錯,但後來因突發傳染病,場裏的豬大量死亡,李剛血本無歸,家裏又欠下了一筆債。1999年,李剛開始種植香菇,由於技術和菌種等原因並沒有賺多少錢,成天待在潮濕的環境中勞作,反而讓他患上了風濕病。

困難接踵而來,但“退縮”二字卻從未出現在李剛的人生字典裏。

2016年,李剛被盧氏縣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國家為咱提供好政策,幫助咱脫貧,但是咱也不能全依賴政府啊!”不善言辭的李剛告訴記者。當時,他發現盧氏土雞和土雞蛋的市場價格一直不錯,外地市場需求也挺大,於是決定改換創業方向,嘗試發展土雞養殖。

由於身體限制,李剛不方便外出學習養殖技術,只能自己在家翻閱書籍,上網查詢相關資料。2016年3月,李剛投資5000元錢,在自家院子外搭建了兩間雞舍,買來幾臺孵化器,開始孵化小雞,發展養殖。深知創業不易的他,將雞苗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樣來對待。他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同時悉心觀察記錄,總結經驗。幾十個日日夜夜,李剛從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他晝夜待在雞舍裏陪伴小雞,精心地給它們喂食、喂水、清理糞便,嚴格按照飼養標準控溫、控濕、防疫。2016年5月,在盧氏縣殘聯的幫助下,李剛賣出了第一批土雞,賺了4500元錢。雖然利潤微薄,甚至還沒回本,但李剛滿心歡喜,仿佛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因為我身體不好,沒辦法把雞運到縣城裏賣,只能靠客戶來我家裏到府收購,比較麻煩。但是我的雞全部是野外放養,從來不喂飼料,雞肉口感好、有營養,比起市面上的雞更受歡迎。”李剛説。直到2016年底,他累計養殖了8批次共3000多只土雞,這些土雞大多被銷往盧氏縣五里川鎮、湯河鄉、朱陽關鎮等地,還有的遠銷洛陽欒川、南陽西峽等地,為李剛一家創造了近萬元的收入。

如今,李剛的養殖之路漸漸走上了正軌。除了用心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還經常給村裏的其他貧困戶傳授養殖技巧,帶動發展了6戶人家養殖土雞。不論風吹雨打,每逢其他村民在養殖過程中出現問題,李剛都會到府去看一看,從技術、管理、防疫各個方面提供幫助。目前,村民們的養殖效果都不錯,都在計劃著加大飼養量。李剛也在自家兩間雞捨得基礎上,又蓋了一間彩鋼房,加大了孵化規模,目前存欄2000多只。

“我本身是一個殘疾人,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現在有了致富的好法子,我有能力也有義務去幫助其他困難群眾。希望我能通過一己之力,帶動更多貧困家庭發展養殖,共同致富!”李剛略帶滄桑的面容間流露出一份堅毅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