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脫貧典型事跡

身殘志堅勤勞脫貧致富——廣西岑溪市殘疾人廖木森脫貧典型事跡

發佈時間: 2018-09-17 16:12:29 | 來源: 廣西殘聯 | 作者: 廣西殘聯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廖木森,男,家住廣西梧州岑溪市安平鎮中慶村3組,1979年4月出生,肢體三級殘疾,家庭人口共4人,他的妻子因病無法勞動,子女在讀小學,全家只有他一個勞動力。2015年7月,廖木森家被確定為貧困戶。

廖木森13歲時不小心掉進水溝導致左手折斷,最終不得不做了高位截肢手術。廖木森早早便學會了挑水、做飯和照顧弟妹,讀完初中後他便輟學了,放牛、砍柴樣樣都幹。廖木森説,過去別人花半個小時完成的工作,自己要花上兩三個小時才能做完,但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反覆練習,他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並不比別人差。廖木森的父母到廣東打工後,他便肩負起在家幹農活和照顧弟妹的重擔。浸種插秧、收割和上山割松脂,他一樣沒落下。

2001年,岑梧高速路修建徵用了廖木森家的1.7畝水田,剩下1.3畝,他又租種了別人家的兩畝水田,還種上花生等作物,農閒時廖木森還到鎮上裝卸水泥。三年前,廖木森還嘗試種植西瓜和甘蔗,均取得成功,但收入還是十分有限,他仍然掙紮在貧困線上。

2016年,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後,廖木森作為安平鎮的精準扶貧戶,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精準幫扶。2016年4月,廖木森獲得小額貸款5萬元。有了創業的啟動資金,他在岑蒼二級公路邊蓋起了一個380平方米的豬舍,內有小豬舍16個,其中母豬舍9個。為了節省成本,他親自搭蓋,沒有請過別人幫忙,光豬捨得鋼鐵大棚他就焊接了6個月。

廖木森養豬如魚得水,以前他養過兩三頭肉豬和一些雞鴨,擴大養殖規模後,他認真研讀養殖方面的書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問題還積極請教鎮獸醫站的獸醫,很快便掌握了一定的養殖技術。精準扶貧讓廖木森看到了發展養豬業的光明前景。廖木森意識到土豬和土雞更受消費者的歡迎,所以他養的豬主要喂自己種的紅薯藤、麥菜和苧麻葉,三黃雞則以米糠為主而且在林間放養。

隨著養豬規模的擴大,廖木森遇到了新問題,豬的發病率有所增高。於是,他更注重豬、雞的防疫以及豬捨得清潔工作。在他的豬舍裏,一點也聞不到豬糞的臭味,原來是廖木森勤於用加壓的山泉水沖洗豬舍和及時為豬噴水降溫,豬舍裏的豬或在自動飲水器前飲水,或在啃食豬草,“生活”得有滋有味。

廖木森還在豬舍下建了兩個沼氣池,既“消化”了豬糞和豬尿,還産生了清潔能源——沼氣,這些沼氣已足夠他一家人煮飯和燒熱水洗澡了。

2017年2月,廖木森出欄了30多頭肉豬和90多只三黃雞,扣除成本,賺了1.4萬元。為了降低養豬成本,2016年12月,廖木森自留自繁的母豬。母豬一年能産兩窩,每窩産仔10~15頭,而且自繁的豬花由於及時打疫苗所以非常健康,如今這些母豬已經産下仔豬80多頭。目前雖然豬價下跌了一些,但品質好的肉豬每頭還是能賺三四百元。如今,廖木森的存欄肉豬達到了上百頭,他還準備繁殖更多的豬花,進一步增加收入。

廖木森十分感激黨的好政策和政府對他的關懷和幫助,讓他的脫貧致富路越走越寬。2016年11月,廖木森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為了一名中共黨員。2018年,廖木森還分別當選為岑溪市殘聯和梧州市殘聯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