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覺得習總書記説的這句話太好了,要想奔小康,我們貧困戶還得自己腳踏實地的幹起來!”手捧著縣殘聯幫扶幹部送的《梁家河》一書,鳳翔縣姚家溝鎮亢家河六組貧困戶蘇拴勞感慨地説。
蘇拴勞今年54歲,先天性小兒麻痹導致肢體殘疾,和同樣有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弟弟生活在一起。屋漏偏逢連陰雨,在一次事故中,蘇拴勞又因意外導致右眼失明,兄弟倆都是殘疾人,生活非常拮據,也就沒有人願意嫁給他們。面對坎坷崎嶇的人生路,蘇拴勞沮喪過、失落過,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選擇積極樂觀、勇敢面對。他常常鼓勵自己,自古身殘志堅成就大事者不乏其人,至少我還能生活自理,至少我還有一隻眼睛可以看見前方的路,至少我還有一雙勤勞的雙手……
看到周圍群眾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作為這個家裏的戶主,蘇拴勞下定決心不能被生活重擔壓垮,必須以長兄為父的態度和義務去照顧好弟弟,過上更好的日子。在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在縣殘聯、鎮政府幹部們的幫扶下,他因地制宜,積極發展種養殖産業。他試著養山羊,從一隻兩隻,到後來的幾十隻,慢慢地他摸索到養殖山羊的技術;他試著養殖土蜂,從一箱兩箱,到現在的24箱,兄弟倆的日子比原先好起來了。
為了幫助他少走彎路,早日脫貧,幫扶幹部入戶與他溝通交流,宣傳貧困戶發展産業的優惠補貼政策,縣殘聯和鎮上共同為他脫貧出謀劃策,幫助他解決生産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蘇拴勞下定決心擴大自己養殖業。因為亢家河地處山區,村上主要糧食産物以玉米為主,有一些村民在家養土雞,山外人都奔著原生態的土雞蛋前來買雞蛋,瞅準這條路子,蘇拴勞決定轉向養雞行業。説幹就幹,他參加縣殘聯舉辦的殘疾人創業、就業培訓班,多次前往縣上大型養雞場交流學習,認真研讀村幹部送給他的《養殖實用技術》、《養殖科學防疫》等書籍,學習了不少養殖技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縣殘聯和鎮村的扶持帶動下,蘇拴勞在家附近租賃了一塊閒置場地,在家庭作坊養殖的基礎上,擴大規模,辦起了以飼養土雞為主的殘疾人土雞養殖場,佔地4畝,截止目前共養土雞340多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他的精心照料之下,土雞個個長得膘肥體壯,土雞蛋産量也一天天見長。同時,隨著技術的提升,土蜂蜜産量也逐漸增加,正宗的土雞蛋和土蜂蜜深受客戶喜愛,前來收購土雞蛋和土蜂蜜的人供不應求。為了使自己的産品銷得更多更遠,前不久蘇拴勞又與村上協商,依託亢家河村電子商務中心申報土雞蛋商標註冊,並與村電商心中簽訂購銷合同協議,讓養殖場多了一份保障。
“看了《梁家河》裏總書記當年的生活,我感覺我現在很知足,我和弟弟之前困難時生活有低保,就醫有保障,吃得飽穿得暖,現在黨和政府又扶持我建起了養殖場,我真的特別滿足,總書記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我保證堅決不掉隊。”説這些的時候,蘇拴勞臉上充滿了陽光般的笑容,可以看出這個笑是發自內心的,因為在國家好政策和很多黨員幹部了幫助下,經過自己勤勞的雙手,他們兄弟倆的日子正在走上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