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各地風采

劉曉清:用實際行動,做愛的傳播者

發佈時間: 2018-09-11 08:39:00 | 來源: 中國殘聯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最近這段時間,看到我們壽光、青州等地遭受洪災的報道後,我十分揪心難過,因為我能想像家園被毀時的絕望和無助。洪水無情,人間有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讓我深受感動。並讓我看到了無窮的希望!尤其是看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壽光災區的關注,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團體和愛心人士的無私援助,和一幕幕暖心的畫面。

濰坊一對年近花甲的停車場管理員老夫婦,把多年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2萬元捐出來給災區,這對老夫婦説:“這些年,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經常在生活上照顧我們。如今,壽光的家人們有了困難,需要幫助,雖然我們也不寬裕,但也要盡己所能的幫一把。”

只上二年級的小學生把她的壓歲錢捐出來,對我説:“老師,我從電視上看到受災的地方了,我希望那兒的小朋友可以早一點回到自己的家中,繼續高高興興的上學,我拿出壓歲錢給她們買新學期的書包和文具吧。”

就是這樣樸實純真的話語,時刻讓我感動到流淚。而作為一個文化公益組織的負責人和一個普通的志願者,我能和朋友們一起做些什麼呢?

我們的文化公益組織是一個立志於用文化和各自的所學特長去幫助別人的一個公益組織,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不向社會募捐,也不外捐贈資金。但看到壽光和青州受災後的場景,讓我特別難受,我想把自己的工資捐出,不通過組織了。我知道朋友們都在各自的單位和群體已捐款好幾次了,但當組織的理事們聽説後,第一時間把各自的一份心意轉給了我,對我説,曉清,在公益路上,我們永遠一起行動。志願者們請假開著自己的車購買生活用品,再送到災區,沒有任何怨言的付出著,看到他們汗濕衣衫,跑前跑後的情景,讓我特別感動。

謝謝我的同伴們,讓我在公益之路上更加堅定了信心,也讓我強烈的感到,此刻的濰坊已經成為了正能量的匯集地,這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幫互助精神給每個人點燃了希望!

9月2日,我跟隨濰坊市電視臺一同走進了壽光營裏鎮道口小學,一間受災群眾撤離時,在黑板上寫下“偉大中國”四個大字的教室裏,和同學們上了特別的開學第一課。

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和同學們分享了“從絕望走向希望,從不幸走到幸福”的成長故事……有兩次差一點流淚,我儘量克制著,我希望帶給同學們的是堅強而勇敢,陽光而自信的一面。

“劉老師,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也做一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

“劉老師,你的書法寫的真好,我以後也要學……”

看到學生們信任和真誠的目光,我在心裏想,雖然我的幫助是微不足道的,但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為匯聚大海而義無反顧。我要用更多的行動,做一個愛的傳播者。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就算是無名的小花,也會燦爛的盛開,再平凡的人生,只要努力付出,也會分外精彩!這特別的開學第一課,讓我難忘也讓我感動,通過這次分享,告訴同學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強勇敢面對,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肯努力付出,再多的困難也會被克服,再美好的夢想也會實現。雖然我們的家園,遭受了洪水的毀壞,但是靠自己靠彼此相互扶持,和來自全國各地源源不斷的援助,還有黨委政府的強大支援,我們完全有信心可以重建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

有人問我,曉清你是一個勇於追夢的人,你的下一個夢想是什麼?珍惜當下、努力當下、付出當下,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繼續前行著,力求用自己的所學特長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們。這也是我的一個夢想!上天讓我們有兩隻手,一隻手是用來得到和收穫著,另一隻手是讓我們學會付出並去幫助他人。

一個國家的進步,刻印著青年的足跡,一個民族的未來,寄望于青春的力量。青年人擔當意識的高低不僅關係到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方向,更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這就要求青年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將愛國之情,強國之願轉化為實際行動來報答祖國,奉獻社會的具體行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