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養生小常識

發佈時間:2024-04-10 13:47:0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哲

《黃帝內經》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季節更替而變化,以適應自然規律,保持機體內外環境和諧統一,祛病延年。“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也是哮喘等疾病的好發時節,如何在萬物復蘇的春之始,養護自己的身體?

一、養陽氣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萬物復蘇,陽氣萌動,人體陽氣也隨之升起。春季起居應早睡早起,順應生發之氣。穿衣應以寬鬆、舒適為主,使身體、情志得以生發、舒緩。飲食方面可多吃豆芽、香椿芽等芽類食物,借助食物的生發之性補益陽氣。運動方面可多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如放風箏、散步、踏青等舒緩運動,促進體內氣血運作。

二、護肝氣

中醫裏一年分五季,在夏秋之間多出來一個長夏。五季對應五臟,春季對應的是肝臟,是養肝護肝的重要時節。春季養肝不宜過度勞累,不宜熬夜,保持心情舒暢,形體舒緩,順應肝氣疏泄調達,伴有肝病的患者也要定期服藥,以免加重病情。飲食方面可多食用新鮮瓜果蔬菜,少食酸性食物,助肝氣生發,清瀉肝火。

三、防感冒

春季風氣主令,在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虛邪賊風”為主要致病因素。加之春季氣溫起伏較大,機體易受涼,導致免疫力下降,感受外邪引起感冒,出現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對此,患者應及時服用對症藥物治療,如連花清瘟。其組方以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麻杏石甘湯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銀翹散為基礎方,汲取了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病用大黃的用藥經驗,又創新性加入紅景天調節人體免疫。全方祛邪與扶正兼顧,體現了“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治法特點。

四、防哮喘

春季萬物復蘇,多風,空氣中到處都是花粉、灰塵、塵螨等過敏原。對於易過敏人群,可出現流鼻涕、打噴嚏、鼻癢、流淚等過敏症狀,嚴重者可誘發哮喘、過敏性皮炎、喉頭水腫等。故此類人群應多加小心,減少外出,如需外出應佩戴好口罩,避免接觸過敏原,攜帶好過敏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