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倒春寒”南方“回南天” 預防感冒不可大意

發佈時間:2024-03-14 18:35: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齊溪


我國有個奇特的氣候現象,北方的“倒春寒”與南方的“回南天”,現在就是處在這個時間段,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正在這種“折磨人”時期煩躁不已,那什麼是“倒春寒”與“回南天”呢?

“倒春寒”是什麼意思呢,根據2017年制定的《倒春寒氣象指標》,氣象學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現的前期暖後期冷,且後期氣溫明顯低於正常年份的現象。北方的小夥伴肯定是印象深刻,前一天還春日暖洋洋,第二天就變成了冬天的寒風刺骨,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城市,春天的風更是一年四季當中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時候,氣溫早晚溫差大,再配上大風,感冒發生頻繁。因此,北方這邊有句俗語:春捂秋凍。就很好的解釋了這一現象的防範舉措。

再來説説“回南天”,“回南天”是我國南方地區所呈現的一種天氣現象,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家裏不論是瓷磚還是玻璃上,都挂滿了水珠,一般出現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由於冷空氣走後,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後,容易産生水珠。“回南天”出現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是濕漉漉的景象,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回南天的氣候特徵主要是濕度高,而細菌和病毒在陰冷潮濕的地方更容易生長,這樣在空氣不流通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病原菌滋生,引起感冒等多種呼吸道疾病。

春季防治感冒有良方

無論是北方的“倒春寒”還是南方的“回南天”,預防感冒都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春季氣溫逐漸回緩,多見風熱感冒,可出現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發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稠等症狀,對此中醫藥治療有其獨特優勢,比如我們常用的中藥連花清瘟就能很好的對症治療。

連花清瘟是在中醫絡病理論指導下研製的創新中藥,組方中匯聚了三個朝代治療外感熱性病的著名方劑,如漢代張仲景的麻杏石甘湯、明代吳又可治療瘟疫用的大黃、清代的銀翹散等,其中麻黃、薄荷可以發散外邪;銀花、連翹、板藍根、貫眾等可以治療嗓子痛,杏仁、魚腥草可以治療咳嗽、咳痰,生石膏、大黃可以清肺泄熱,讓火毒從大便排出,方中還創新性加入了紅景天扶補正氣、調節免疫,廣藿香芳香化濕、顧護脾胃。

春天飲食方面需注意“防風寒、祛濕氣、舒肝氣、健脾氣”。可適當吃一些辛溫的食物,如洋蔥、大蒜、韭菜、香菜等,在搭配肉類的同時,多增加這些辛溫發散的食材,不僅可以溫通陽氣,還可以散寒。也可以多吃一些麥冬、沙參、百合等食物,健脾胃、祛濕氣。多去戶外鍛鍊,保持心情舒暢,如進行瑜伽、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助陽氣外發,氣血調達。

春季已經悄然而至,萬物復蘇,但也伴隨著氣溫的快速變化帶來的挑戰,因此要格外警惕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和流感等。為了身體健康,我們要加強預防措施,共同迎接一個健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