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豐富人類文明百花園

發佈時間:2023-05-04 11:07:1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宗超

中國網4月28日訊(記者 李智)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所致賀信中表示,中方願同各國一道,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人類探索現代化道路和更好社會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那麼,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進程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應怎樣看待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的關係?就此,中國網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張樹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張樹華。(受訪者供圖)

中國式現代化成功的關鍵秘訣是什麼?

1949年,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中國共産黨鄭重提出“現代化”;在1964年底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我們黨正式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還提出分兩步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偉大設想;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新的歷史起點,全黨的工作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進一步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闡釋了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認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

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的價值本質、實現路徑以及最終目標均有不同。西方社會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伴隨著血與淚、炮與火,對外殖民擴張,對內殘酷壓迫,是對內不平等、對外不公平的失衡、斷裂的現代化。而中國式現代化則是全體人民獲益,最終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張樹華告訴記者,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堅持以民為本、以發展為先,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自立自強,這是其順利成長的關鍵因素。

“概括而言,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三點特徵,一是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二是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三是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自主性和內生性。”他強調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始終堅持系統觀念和辯證思維,堅持“五位一體”,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從而實現了發展合力最大化。

張樹華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成功的關鍵秘訣,在於科學處理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做到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有序,實現了穩定性與秩序性的統一、發展性與協調性的統一、系統性與效能性的統一。

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帶來了什麼?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成就“中國之治”,更能夠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注入更多穩定性。張樹華分析指出,新中國70多年的建設實踐成就輝煌,衝破了西方世界固守的理論教條和邏輯束縛,打破了西式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場模式一統天下、無往而不勝的“神話”,這不僅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為世界上謀求自主發展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探索出了新的選擇、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從“一帶一路”倡議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博鰲亞洲論壇到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為世界發展提供的國際公共産品和交流互鑒平臺,背後秉持的始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所擘畫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樹華表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以共同發展的理念,推動共商、共建、共用,推進世界各國文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共同邁向天下太平、世界大同。中國式現代化向世界提供的這一獨特性供給,對於增強未來的確定性和展現人類社會發展的光明前景,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注入更多穩定性,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怎樣的寶貴經驗?

思想展現力量,方向決定命運,道路決定成敗,制度決定興衰,政策決定輸贏。“中國式現代化是當代世界偉大而成功的政治實踐,拓寬了世界各國的發展道路,為非西方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發展經驗,用中國的邏輯展示了世界多樣化發展的主要脈絡。”此前,張樹華在文章裏如是寫道。

世界歷史進程正處於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具有強烈而鮮明的不確定性。他指出,在當今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式現代化彰顯出愈加寶貴的共同價值意蘊和普遍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是領導與民心、治理與進步、法治與德治、自由與秩序、權利與責任、廉潔與效能、發展與安全等政治價值和治理要素的有機統一。張樹華強調,要看到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中國之理、中國之學、中國之道,這裡既有中國特色,具有特殊性,也一定是有共性、普遍性。

當今世界,中國之治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穩定而靚麗的壯麗景觀。中國式現代化版權屬於中國,實踐應用世界共用。張樹華指出:“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目標和發展問題與廣大發展中國傢具有很強的相近性,對於它們實現自身現代化而言,中國式現代化無疑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有益借鑒。因此,中國式現代化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