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疫情是否已經結束?官方最新研判

發佈時間:2023-02-24 10:07:1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韋香惠  |  責任編輯:宗超

中新網北京2月23日電 (韋香惠)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發狀態,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

我國疫情還處在零星的、局部性散發狀態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從疫情本身的特點來看,可以説這個疫情已經基本結束,不能説完全結束,現在的感染在我們國家來看是零星的、局部的散發狀態。

梁萬年介紹,走出大流行的標誌,不同角度有不同指標。從疫情防控,特別是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他認為指標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這種疾病的感染率到底處在什麼狀態,分別是累計的感染率和新發的感染率兩個關鍵感染率。二是人群對它的免疫水準或者是免疫率,其指標是判斷體內抗體的水準,也就是抗免疫屏障、免疫保護率達到什麼狀態。三是看病原體,即新冠病毒有沒有發生質的、有公共衛生意義的變異。四是從醫療衛生供方的角度看,每日的接診門診量、住院情況、重症情況、死亡情況,以及整個醫療衛生系統應對的能力。最後是看整個防控能力,從機制到控制這個疾病的手段和能力是否基本具備。

XBB.1.5近期引發新一輪規模流行的可能性較小

發佈會上,國家疾控局監測預警司司長楊峰介紹,我國現已初步形成兼顧常態和應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農村、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的多渠道監測體系。

下一步,國家疾控局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健全監測預警體系,加強疫情監測和常態化預警能力建設,提高監測品質,強化監測預警機制,完善跨領域、多學科專家隊伍。繼續完善傳染病網路直報系統功能,提高數據收集的資訊化水準和智慧化分析能力。開展新冠病毒感染等傳染病疫情報告專項執法檢查,推動依法規範及時報告。

針對中疾控近期發現的新增變異株病例,1例XBB.1.5和1例BQ.1,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在會上介紹,目前數據顯示,今年1月8日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以來,我們通過監測已經發現了1例由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土關聯XBB.1.5病例,為核心密接人員。經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相關密接人員健康檢測及專家研判,沒有再發現續發病例。

常昭瑞介紹,目前數據顯示,個體感染XBB.1.5後出現的症狀與其他奧密克戎毒株症狀相似,沒有發現其致病力增加。“我國剛剛經歷了疫情大流行,人群體內留存的中和抗體會在短期內提供免疫保護作用,專家研判分析認為,近期引發新一輪規模流行的可能性較小。”

發熱、腹瀉症狀等應重點考慮是否為腸道疾病

常昭瑞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以後,主要表現為發熱、咽幹、咽痛和咳嗽等症狀,部分患者可伴有腹瀉症狀。當出現發熱、腹瀉症狀時,我們應重點考慮是否為急性胃腸炎等腸道疾病,尤其是目前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季節。近期,疾控部門網站、微信公眾號都陸續發佈了諾如病毒感染健康提示,公眾可按照相關提示做好防護。

常昭瑞介紹,目前各地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發生,既往未感染過的人仍存在被感染的可能。學校是人群集中、密度較大的場所,一旦有傳染源引入後,未感染者存在感染風險,但由於目前我們人群整體免疫水準比較高,發生規模聚集性疫情的風險較低。

常昭瑞建議,當學校發生疫情時,要平衡好疫情處置和正常教學秩序的關係,由專業人員根據學生既往感染水準、疾病嚴重程度、疫情發展階段、病毒的感染株等進行綜合研判和風險評估,然後做出相關處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