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兩本好書榮膺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創作出版扶持計劃”

發佈時間:2022-11-23 18:09:2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鈺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兩部原創醫學圖書《沒有硝煙的手術室:一名腦外科醫生的“戰地日記”》《知心:心臟科醫生教你專業養護心臟》榮膺中國科協2022年度“科普中國創作出版扶持計劃”,受到廣大讀者如潮好評。

著名醫學史學家卡斯蒂格略尼曾説:“醫學,是伴隨著人類痛苦的最初表達和減輕這份痛苦的最初願望而産生的。”醫學從來就不是一門純粹的自然科學,而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統一的科學。醫學不僅挽救生命于危難,更維繫著人類的延續和不息,解讀著生命的奧秘。以上兩部作品遙遙呼應著卡斯蒂格略尼所説的醫學人文本質與底色。

在沒有硝煙的手術室,醫生就是戰地英雄

《沒有硝煙的手術室:一名腦外科醫生的“戰地日記”》

外科病房裏總有很多與生命、與醫患相關的動人故事,看到封面,毫不猶豫地想了解一個腦外科醫生視角下發生的一切。

在一般的醫療題材影視劇中,都帶有些“主角光環”或“專業濾鏡”,劇中的醫生白大褂乾淨筆挺,髮型一絲不亂,初出茅廬卻又經驗豐富,這常給人産生錯誤的引導。其實真實的手術室如同戰場,戰場上的廝殺,是醫生用手術刀來完成的。醫生的成長與磨礪,需要實踐,也需要時間。

在《沒有硝煙的手術室:一名腦外科醫生的“戰地日記”》(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一書中,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郝淑煜記錄了與腦瘤戰鬥的日常。郝大夫發揮著精湛的醫術,每天與腦外科的疑難腫瘤亮劍對決;並且,在繁忙的手術之餘,他還能一筆一畫地記錄下來,呈現給讀者,可謂難能可貴。

郝大夫本是一個“醫二代”,父親也是一名醫生,而他自己年輕時留學海外,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讀書明志,在無影燈下履行希波克拉底誓言,祛除腦病,救死扶傷。回國後,在天壇醫院日復一日與腦瘤直接交鋒當中,獲得了對生命、對人生的寶貴體驗。


書中記錄了作者本人從求學到履職,再到成為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的成長過程,記錄了他與腦瘤一次次跨越巔峰的較量,流露了醫生對患者的責任心和憐憫之情。很多醫生在工作中情緒起伏不大,甚至貌似有些“冷血”,但醫生其實不是沒有感情,而是儘量在克制自己的感情,以免影響對病情的客觀判斷。

他説:“手術經常讓我想起上甘嶺戰役,敵人火力很猛,小分隊炸掉了碉堡,繼續前進,持續戰鬥,雙方焦灼著,最後我們佔領了制高點,取得了勝利,開始清理戰場。”

在書中,郝大夫還從醫生視角寫下了多年來與醫護同事、患者、家屬之間發生的千絲萬縷的事件,比如“雪餅女孩”“醫院裏的最後一個七夕”“千里救妻”“愛的接力”等,各個質樸而動人,催人淚下,聞者動容,這些一絲一毫的感動,最後會匯聚成中國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橋梁,讓走向和諧的醫患關係,有了感情的溫床。郝大夫認為,醫學的本質就是愛的傳遞,是用愛去撫慰受傷的肌體,是用心去治療生病的患者。醫患之間的情感,在於交流與溝通,醫生不單單在治療疾病,更在挽救生命。

其中,“千里救妻”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一個腦瘤患者是來自農村的姑娘,她的丈夫是在故鄉犯了錯誤的服刑人員,由於不能陪診,他給郝大夫寫了一封真摯的家屬來信,道出了夫妻倆人從少年時期開始真摯的感情,懊悔自己錯過了太多,懇請大夫一定要好好救治自己的妻子。質樸甚至平凡的故事裏,卻有相濡以沫的伉儷之情,也有平凡百姓的求生意志。而這,僅僅是中國腦外科病房故事裏常見的一個縮影。

在動人的故事、勵志的醫生成長經歷之外,這本書還不忘腦瘤科普的初心,提供了許多的“腦外科備忘錄”,以小小的知識點,提醒讀者認識腦瘤、預防腦瘤、警惕腦瘤。例如,“神經外科醫生為什麼會經常看患者的眼睛”“腦瘤治療的流程有哪些”“腦外科微創手術有哪些特點”等,都是專業過硬、深入淺出的科普。

在一篇篇真實的“戰地日記”中,我們聚焦于醫生和腦瘤戰鬥的驚心動魄,見證了腦外科專家的修煉歷程,體驗了患者為生存奮力搏鬥的人間悲喜劇,也掌握了與神經外科、腦部腫瘤相關的鮮活知識。

心臟如房屋,維護要走心

《知心:心臟科醫生教你專業養護心臟》

2022年9月29日是第23個“世界心臟日”。中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人,平均每天1500人死於心臟驟停,每分鐘就有一人因為心臟驟停突然倒地,這些意外中有87%發生在醫院外。很多人家裏都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家屬能夠掌握一些心血管方面基礎知識,等到疾病來襲時,便能預先判斷、及時應對,挽救家人的生命。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心臟科任景怡教授團隊編寫的《知心:心臟科醫生教你專業養護心臟》(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就是這樣一本居家必備的心臟養護科普書,也是認識心臟的基礎入門書。

對讀者而言,醫學術語晦澀難懂,只有業內人士才能熟練運用,但如何對大眾解釋這些知識,也是一個難題。只有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借用生動的比喻去説明,才能讓醫學知識真正走進患者和家屬的心裏,從中受益。

      這本醫學科普書的作者,是一群忙碌在臨床第一線的心臟科醫生,通過對技術的理解,深入淺出地科普了心血管養護之要點,實現了基礎心血管疾病的科普。一個形象比喻,心臟就像一棟“兩室兩廳”的房子,房間裏有四扇門、墻壁、水管,鋪設了電路。在這棟房子中,兩室兩廳就是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門就是瓣膜,墻壁是心肌,水管是血管,電線則是心臟電傳導系統。如果門出現了問題,心臟會發生瓣膜性疾病;墻壁有洞,心臟會出現房間隔/室間隔缺損;墻壁太厚,會發生肥厚型心肌病;如果墻壁把門堵住了,就會影響血液流動,人體會出現黑曚(兩眼一抹黑)、暈厥,甚至是猝死。中國心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殘率,與“談癌色變”相比也不為過,甚至更為嚴重。中老年人因為心血管疾病致殘,需要終身護理,屢見不鮮,病人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權和自理能力,家庭成員也是身陷囹圄。那種痛苦,只有經歷過的家庭才會知道。

任景怡教授團隊針對人們常常疑惑的心臟工作機制、心臟疾病徵兆、就醫流程、心電圖解讀方法、服藥規範以及日常鍛鍊保健、中醫養生、中西醫結合治療等專業問題,在本書中通過基礎講解或“小貼士”和“心臟科醫生問診”等形式和情境,為讀者一一貼心解答。這是一部可以幫助你明明白白知曉自己心臟、預防心臟疾病、學習自我篩查及就醫的科普指南。如果你關注健康,希望遠離心臟疾病,它就是寫給你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