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2017首頁>網上直播>

7月24日上海舉行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介紹《關於推進健康服務業高品質發展 加快建設一流醫學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相關情況

發佈時間:2018-07-26 09:26:52  |  來源:國新辦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宇

  市政府新聞辦今天(7月24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佈會,翁鐵慧副市長介紹了本市最新制定的《關於推進健康服務業高品質發展 加快建設一流醫學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相關情況。市衛計委主任鄔驚雷、市規土局副局長岑福康、市食藥監局副局長陳堯水、上海保監局副局長王曉東、市發改委總經濟師秦麗萍和市人社局醫保處處長張超出席發佈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徐威:

  各位記者,下午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發佈會。
  為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上海制定了《關於推進健康服務業高品質發展 加快建設一流醫學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這份文件日前已經市委、市政府通過。今天我們邀請了上海分管的市領導和相關委辦局負責人,向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各位提問。
  出席發佈會的有: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女士、市衛計委主任鄔驚雷先生、市規土局副局長岑福康先生、市食藥監局副局長陳堯水先生、上海保監局副局長王曉東先生、市發改委總經濟師秦麗萍女士和市人社局醫保處處長張超先生。現在先請鐵慧副市長介紹相關情況。



翁鐵慧:

  大家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首先,我代表上海市政府,向多年來關心和支援上海衛生和健康工作的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健康服務業50條”的編制過程、總體考慮和關鍵要點。
  上海“健康服務業50條”,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健康中國”發展戰略,以及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國辦發〔2017〕44號)的重要舉措,也是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全力打響“四大品牌”尤其是上海服務品牌的重要抓手。制定本次健康50條,我們力求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援,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多元主體協同發展的健康服務産業體系,以此來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同時,著力推動健康服務業集聚化、特色化、高品質發展,從而加快建設亞洲醫學中心城市,進一步提升上海健康服務發展能級與核心競爭力。
  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本市去年底啟動《意見》起草工作。半年多來,我們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深入開展基層調研,廣泛聽取醫療機構、相關企業、專家學者、市民代表和有關部門意見建議,重點針對“大健康”領域行業機構企業關注的焦點問題、面臨的發展難題,研究提出一系列實質性優惠政策,制定了進一步深化“放管服”的具體舉措。經半年多努力,最終形成50條政策意見,並已報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即將公佈實施。這也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首個省級健康服務業發展政策。
  《意見》由總體要求、重點領域、市場體系、政策支援四方面50條構成(簡稱“健康服務業50條”)。其中,在總體要求部分,明確了《意見》編制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以及未來産業體系構架,強調多措並舉打造以人才為核心、機構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醫深度融合的健康科技創新體系;鼓勵形成一大批高水準、有特色的社會辦醫品牌,構建與卓越全球城市相匹配的高品質健康醫療服務業體系,並提出了到2035年分三步走的目標任務。在重點領域部分,主要聚焦健康醫療、健康服務、健康保險三大領域,分門別類明確未來産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和配套措施。在市場體系部分,立足於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支撐有力、監管從嚴的健康服務業市場體系,突出進一步加大高水準醫療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健康科技支撐體系、加快金融保險服務創新、促進合理健康消費、推進“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工作。在政策支援部分,從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杠桿作用、合理減輕機構和企業稅費負擔、加強建設用地保障、加大健康資訊化支撐、厚植人才優勢等方面,明確了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保障機制。
  在“健康服務業50條”編制過程中,我們根據上海的資源稟賦和戰略優勢,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牢牢把握進一步提升上海健康服務業發展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這一根本目標,突出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創新,完善支撐體系。其中,有以下一些值得一提的要點:
  第一,聚焦重點領域,明確戰略發展新方向
  健康服務業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健身産品、健康保險等支撐産業,門類眾多。我們沒有平均用力,而是抓準健康醫療、健康服務、健康保險三大重點領域,形成政策聚焦,力求重點突破。其中:
  關於健康醫療,我們將以健康醫療服務集聚區建設為依託,以需求為導向,鼓勵發展一批國際化、特色化、高水準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比如,支援社會力量深入專科細分領域,投資建立品牌化專科醫療集團;以“名醫、名術”為核心,鼓勵發展各類特色診所;支援發展高端化、國際化、集團化的醫學檢驗、病理診斷、醫學影像等第三方專業機構等。特別是,我們積極支援公辦、民辦醫療機構聯動發展,允許公立醫院根據規劃和需求,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雙方在人才、管理、技術等方面建立協議合作關係,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以滿足老百姓對高水準醫療的需求;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聯合體建設,支援高水準社會辦醫機構成為醫學院校教學基地,作為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等。
  關於健康服務,主要是促進健康與網際網路、旅遊、養老等融合發展,依託資訊技術等發展覆蓋全生命週期、高品質的健康管理和服務。比如,我們依託現代醫學科技和資訊技術,推廣疾病早期篩查和居民基本健康狀況評價,開展腫瘤、傳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精準防控;發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應用遺傳檢測技術和新生兒遺傳性疾病早篩技術,降低出生缺陷;推動智慧健康服務發展,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在醫學影像、病理分析、醫療輔助診斷等領域的應用;在進一步嚴格規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管理的同時,積極培育一批技術成熟、信譽良好的知名中醫養生保健集團或連鎖機構等。
  關於健康保險,注重發揮商業健康保險在健康服務鏈中的資源整合作用,將健康保險打造成為醫療健康服務需求的入口,促進完善健康服務鏈。比如,推進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交流和共用,實現居民醫療費用直接理賠支付;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的經辦代辦業務,積極參與醫保控費;發展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提高稅優健康險的公眾知曉度和覆蓋度;持續推進個人賬戶購買商業健康保險項目,鼓勵研發商業補充性長期護理保險産品等。
  圍繞三大領域,我們將著重抓好兩方面支撐:
  首先是抓載體,將建設一系列功能型平臺和重大項目。比如,聚焦産業佈局,將結合區域資源基礎和發展定位,統籌推進“5+X”健康服務業園區佈局(其中“5”是指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嘉定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普陀桃浦國際健康創新産業園、徐匯楓林生命健康産業園區;“X”是指在楊浦、奉賢、金山、崇明、松江等區域建設若干健康醫療服務業集聚區),建成一批業態集聚、功能提升、特色鮮明的現代健康服務業園區和基地。聚焦健康科技,提出了打造重大産業技術基礎實驗室、藥品與器械公共服務平臺、醫學人工智慧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開放共用的臨床試驗平臺等6大功能性平臺,以及建設長三角罕見病實驗診斷中心,著力構建政府支援、市場驅動、利益共用的運作模式。聚焦健康保險,將依託上海保險交易所,積極籌建上海健康保險交易中心,以及保險産品創新、核保理賠服務等平臺,推動商業保險、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融合發展,促進健康醫療保障體系、服務體系和管理體系完善升級。
  其次是抓技術,將重點建設新一批臨床重點專科。上海是我國重要的醫療服務高地,作為擁有2418萬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發展高品質的健康服務業,必須以高水準醫療技術作為重要支撐。上周,國家衛健委在上海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我國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品質水準雙提升有關情況,高度肯定並重點宣傳了本市心臟、神經、血液、兒科等頂尖專科臨床診療服務水準。在此基礎上,我們立足於瞄準世界先進水準,進一步提升上海醫療服務能級及核心競爭力,將於2018-2020年投入12.9億元,通過“騰飛計劃”實施新一輪重點專科建設,著力構建臨床重點專科“振龍頭、強主體、展兩翼”的發展格局,即:以普外科、神經科、泌尿外科、骨科、內分泌科等國內優勢專科為“龍頭”,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以心臟病科、婦産科、眼科、腫瘤科等國內特色專科為“主體”,保持國內一流、提升國際影響力;以脊柱外科、手外科、出生缺陷、器官移植等重點亞專科,以及微創手術、臨床藥學等新興、交叉專科為“兩翼”,培育新的專科增長點。我們相信,經過新一輪建設,將進一步提升上海醫療服務能級和水準,進一步提升上海頂尖專科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的影響力。
  第二,堅持政策引領,完善健康服務業支撐新體系
  推進健康服務業高品質持續發展,既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更加公開透明的市場準入模式和高效便捷的服務體系;又要出實招、求實效,針對各方需求拿出一系列管用、“解渴”的實質性舉措,解決機構和企業實際困難、滿足社會迫切需求,進一步優化健康服務業發展環境。具體來説:
  一方面,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積極爭取國家衛健委等部委支援,主動自我革命,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改革舉措。比如,(1)放寬規劃限制,先行放開100張床位及以上的高水準社會辦醫療機構、全科診所和中醫診所規劃限制;(2)淡化等級要求,完善醫療技術備案制度,淡化醫療機構的等級要求,重點審核醫師執業資質和能力;(3)放鬆從業限制,支援註冊全科醫生自主執業開辦全科醫生診所,並實行備案制;(4)放寬科目設置,將診所診療科目設置從1個擴大到4個;(5)推廣管理模式,將上海自貿區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管理模式推向全市等。(6)簡化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審批流程,探索建立市區、部門間審批快捷通道等。以上舉措均有一定的率先效應。
  另一方面,切實形成政策聚焦。針對機構和企業在財稅、土地、醫保等方面關切,出臺實實在在的支援政策,務求實效。比如:稅收政策方面,對經認定的健康服務企業,可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或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政策優惠,按照15%的稅率(原來25%)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實際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醫保政策方面,對在高水準社會辦醫機構就醫的醫保病人,基本醫療服務的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照公立醫院同等收費標准予以結算,非基本醫療服務費用由病人自負。人事政策方面,力爭在醫生多點執業方面有所突破,研究形成利益共用機制,規範醫生跨機構執業行為,釋放醫生生産力,為群眾提供多元醫療服務,實現多方共贏。土地政策方面,對於營利性醫療機構項目使用醫療用地的,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協議出讓方式供地;對於存量産業用地,可通過轉型開發、節余土地分割轉讓、政府收儲等方式進行盤活利用,支援利用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存量房産和原有土地興辦健康服務業。
  此外,我們還將切實轉變服務模式,著力構建體系完整、運作高效的服務體系,進一步建立政府與社會辦醫療機構緊密聯繫的橋梁和紐帶,努力在為醫療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解決實際問題、組織專項培訓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第三,堅持從嚴監管,構建安全有序行業新秩序
  健康服務業是一個極其特殊而重要的行業,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必須創新監管方式,實行最嚴監管。總的思路是:通過“制度+科技”,構建基於資訊化的健康服務全過程監管體系,維護健康服務市場秩序。
  近年來,我們在推進新型監管體系特別是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建設方面,已有較好的基礎。比如,我們推進醫務人員CA認證,通過醫務人員電子身份認證,實現對醫務人員關鍵環節執業行為的動態過程監管,目前已選擇1個區和 5家醫療機構作為試點,接下來將逐步在全市推開。再比如,建立醫療服務資訊便民查詢平臺,通過提供官方權威資訊,提升醫療服務資訊透明度,引導公眾合理就醫行為。該平臺於今年4月試運作,目前已涵蓋全市4000多家醫療機構的許可、處罰等資訊。
  在既有基礎上,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進一步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首先,抓聯合監管。以資訊化運用為手段,全面構建誠信管理、分類監管、風險管控、聯合懲戒、社會監督“五位一體”監管體系,推動監管部門之間資訊共用,建立衛生、醫保、工商、民政、食藥監、質監、公安等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其次,抓依法懲戒。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醫療機構、醫師不良執業行為積分管理制度,以及不良誠信醫療機構黑名單制度,形成醫療市場退出機制。對於嚴重違規醫療機構,要堅決予以取締、強制退出行業。最後,抓隊伍建設。著重加強衛生監督執法隊伍建設。一方面,隊伍要補足。到2020年,本市每萬常住人口的衛生監督員數量要達到0.75名,並相應增加衛生監督行政執法車輛等裝備;另一方面,人員要提能。通過將衛生監督員納入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重點抓實抓好責任心、專業素養兩大關鍵,不斷提升監管效能,齊心協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確保健康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徐威:

  感謝鐵慧副市長的介紹。現在進入提問時間,請提問的記者先作自我介紹。

鳳凰衛視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最近大家關注的疫苗事件,昨天我們都看到了上海疾控中心發佈的通告,上海市沒有引進有問題批次的疫苗。但對於涉事企業的疫苗,有些網友曬出的單子,政府能不能對這些接種者,確保這些疫苗是安全有效?上海已經全面停用了長春長生的各類疫苗,接下來會採取什麼處理方式?檢驗以後合規還會投放市場,還是全部不用了?今後對於類似涉事企業,是不是有黑名單制度,完全排除在政府採購名單之外呢?

翁鐵慧:

  疫苗事關人民的健康,不能大意,近期發生的疫苗事件確實讓人們十分痛心。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分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一查到底,嚴肅問責,從嚴處理。上海一定是會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始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進一步加強監管,堅決杜絕不合格疫苗在上海輸入和使用。
  目前,昨天大家看到疾控中心已經向全社會報告了上海的做法,上海是嚴格按照國家的疫苗流通與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規定,上海所有進入本市的疫苗都是要通過專業技術遴選,當然是根據國家的有關單子,我們來選用,同時經過技術遴選,並在統一平臺上進行集中招標採購。不管一類、二類,也是在一個平臺,很早就這麼做了。
  有符合資質的倉儲配送企業集中配送,我們對配送企業也非常嚴格,倉儲配送的企業和接種單位在接收疫苗的時候,嚴格查驗疫苗的批簽發,以及運輸過程、儲藏過程當中溫度記錄等各類與疫苗品質相關的文件,一旦有問題對疫苗拒收。在疫苗配送、儲存、使用過程當中,對於冷鏈溫度按照規定全程實時採集和監控。我每次到社區衛生中心都會去看這個衛生中心的疫苗儲存的地方,這不是因為今天出了事,每次到社區衛生中心,都跟衛生計生委的同志,都要到這個房間看,有物聯網,用物聯網感應器,24小時監控,當中有多少時間,超過多少分鐘不符合標準的,馬上緊急處理,這個疫苗就要被處理掉,不能使用。這個全程式控制制,預警,及時處置。下一步將會嚴而又嚴、慎而又慎、細而又細,疫苗全過程、全流程監管,全力以赴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保駕護航。
  至於剛才這位記者朋友提的具體問題,我請衛生計生委主任驚雷同志作彙報。

鄔驚雷:

  昨天疾控中心已經發佈消息,對於這次問題批次的疫苗,上海都沒有採購過,對既往狂犬病疫苗會採用其他疫苗接種。從安全考慮,我們要等待有關方面的鑒定,還要對市場過程進行核查,所以上海從安全的考慮,在全市已暫停使用長春長生生産的疫苗,用其他的來完成接種。
  上海也在整個接種過程當中,也在逐步完善資訊化的過程,對於整個疫苗的追溯碼、産品的編碼以及冷鏈運輸當中,用什麼設備運輸,冷鏈的設備,以及病人的資訊,接种醫生的資訊,這些資訊準備串起來,上海已經在逐步試行,以後接種過程就會更加完善、更加可追溯,使得接種更加安全。現在上海做了這些工作。

陳堯水:

  我補充一下。剛才衛計委介紹了流通情況,上海還有疫苗生産企業,長春長生這個事情出來以後,上海很重視,舉一反三,立即組織企業開展全面動員、全面自查,組織力量開展全面檢查,保證上海疫苗的生産安全。

鄔驚雷:

  其實上海有一個專門的疫苗適用性評估和遴選管理要求,對於國家藥檢部門通報的有問題都會剔除出去。

上海電視臺記者:

  跟著剛才疫苗的問題,我還有些補充要問一下鄔主任,這次停用長春長生的所有疫苗,上海一共有哪些?很多老百姓説有長春長生的水痘疫苗,水痘疫苗佔整個上海水痘疫苗比例在多少?8月1日要納入全市免疫規劃,在備苗方面有什麼準備?另外接下來的“五碼”試點情況如何?如何推廣?

鄔驚雷:

  目前正在長寧區進行試點,這個試點很快將向全市逐步推廣,作為全市資訊化過程的完善。
  我剛剛介紹了狂犬病疫苗長春長生已經暫停了,雖然沒有採購問題批次。對於長春長生的水痘疫苗,我們目前是有採購,現在已經全面停用了。現在要考慮其他的企業,比如説上海的生物製品研究所等,會很快安排好,因為8月1日以後需要全面推行兒童免疫規划水痘疫苗的接種,會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工作。請大家放心,我們會按照國家的要求,做好這方面的採購、查驗,以及在全程管理當中所有的關卡。

翁鐵慧:

  我補充一下,網上説2018年4月份是不是,我一看到以後就和疾控中心、衛計委了解,這批主要是水痘疫苗,主要用在成人12歲以上的應急接種,確實是有挂網採購,但還在路上,沒有進疾控中心,所以沒有投入到使用當中去,現在肯定不會再使用了。儘管不是涉事問題的,凡是長春長生的都不用了,不管進不進,都沒有用,這批疫苗到現在為止一針沒有進入,連疾控中心都沒有進入,在路上就攔截了。估計你問的就是這一批,是不是?我在網上也注意到了。

勞動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想問一下,第一個問題,關於疫苗的問題,我們接到家長的反映,在接種卡上找不到企業的品牌資訊,有的只能看到類似于編碼或者批次號的資訊。雖然昨天上海疾控中心發佈了權威資訊,但仍然有些家長比較擔心,希望儘早知道自己家的孩子之前接種的疫苗到底是什麼企業?什麼品牌的?想請問一下,現在家長如果想查詢這些資訊,有哪些渠道可以獲知到底打過什麼疫苗?
  第二個問題,最近有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重病患者救命藥問題引起群眾的關注。下一步上海在抗癌藥納入醫保支付這一塊,有沒有具體的舉措?

鄔驚雷: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們對所有兒童的接種都有記錄,在使用的醫療單位,就是預防接種單位都有備案的,這批批號是哪個單位的,應該説在接種點都可以查到批號以及廠家。

張超:

  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關於抗癌藥的情況,隨著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上映,腫瘤患者高價藥物問題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長久以來包括科研、臨床、藥學管理等在內的社會各方始終在為此努力。近期國家還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進口抗癌藥物的零關稅等一系列措施。上海醫保部門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在確保常見病基礎保障的同時,想方設法幫助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減輕他們的負擔,近年來也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説在2016年底,首次探索開展了部分高價腫瘤靶向藥的談判,對社會反映集中的24個高價腫瘤靶向藥物降價後納入醫保支付,再疊加之前集中談判的降價效應以後,這些大病患者實際負擔水準下降比較明顯。下一步還將按照以群眾基本醫療需求為中心的要求,堅決貫徹國家部署,如果國家有新的政策,上海堅決第一時間落實國家的要求,進一步做好百姓的醫療保障和健康保障工作,助推上海建設一流的醫學中心城市。謝謝!

東方網記者:

  這次意見提出要解放醫護人員的生産力,比如説支援註冊全科醫生自主開辦診所等,會不會對公立醫院日常運作造成一定的衝擊,我們將如何應對呢?

鄔驚雷:

  現在醫生的主體在公立醫療機構,不可否認這些醫生如果多點執業,到其他點上執業,尤其是到社會醫療機構執業的話,一定會對公立醫院來説,管理成本會加大。從推動整個健康服務業的角度來看,主要有幾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
  第一,是對執業醫師的管理和績效考核。從總體來講,公立醫院的醫師都是全職的,今後我們想推出全職和兼職醫師不同執業方式。另外,就是通過單位的聘用和勞動合同規範他們的行為。同時,對這些醫生的績效考核,也有別於全職醫生。
  第二,對醫師的多點執業,通過CA認證,對他們的電子身份進行認證以後,對這些醫生在其他點上的執業也要留下痕跡,也要予以規範和管理。這也是為了保障他們的依法行醫,同時也是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這是對醫師的監督和公開。
  第三,這些醫生多點執業,其實也存在執業風險,在執業風險上要加強醫療責任險以及第三方責任險的推動。另外,特別強調的就是,對於行政管理機構來説,要加強對醫療機構的品質控制,所以上海建立了很多品質控制的質控體系,使得醫生在不同地點的執業也是有標準可行,有同樣的品質控制,使得多點執業是規範、有序、安全、可靠的,對醫生和患者都能夠起到保障的作用。謝謝!

新聞晨報記者:

  我想問一下食藥監局陳局長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上海已經開始要試點國外已經上市的,還沒有同品種産品在國內獲註冊的抗癌新藥定點使用,進展如何?第二個問題,上海在促進創新研發,加快藥品上市等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

陳堯水:

  謝謝你的提問,這兩個問題,我先回答你後面一個問題。應該説,現在我們國家包括我們上海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怎麼讓老百姓用上新藥、好藥。上海在這方面重點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促進創新研發,加快新藥上市。這個試點工作經過兩年多的時間,應該説,集聚了一批企業,促生了一批創新藥物,目前為止已經有32個新藥,是自主研發申請上市的。其中本土研發治療晚期結腸癌的藥物,今年年內可能上市。還有一個是很令人振奮的,是我們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製的治療老年癡呆的藥物,已經完成了三期臨床試驗,將在年內進行上市申請。
  二是我們抓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推進,使老百姓用得上價廉質優的藥品。這項工作在本市也是積極有序推進。值得通報的是,我們治療艾滋病的“依非韋倫片”以及安必生公司研製的哮喘藥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都是國內第一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而且安必生的這個藥物還是跟美國上市的同品種共線生産,品質和療效完全一致。
  三是加快進口藥品的檢驗,市食藥監局積極作為,充分發揮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藥品口岸檢驗的作用,加快檢驗和通關,同時積極與國家藥監局溝通,將臨床緊缺的治療乳腺癌藥物赫賽汀的口岸檢驗與上市銷售同步進行,以縮短藥品供應時間。
  針對你説的藥國外已經上市,國內尚未註冊的進口腫瘤藥在上海先行定點使用的問題,我們一直説腫瘤藥有的時候就是救命藥,我們要和時間賽跑,因為我們都當過醫生,有些藥是不能等的。我們積極發揮上海的臨床優勢和專業人才優勢,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可行性研究,也初步制定了相關方案,這些事權因為在國家層面上,我們也在積極爭取,已和國家相關部委進行了溝通,現在還在推進當中,希望可以儘快落地。謝謝!

徐威:

  下面請市規土局岑副局長説一下規土局方面的政策支援。

岑福康:

  我們有三個方面的保障,一是優化健康服務業用地的空間佈局。努力構建全覆蓋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規劃形成15分鐘步行可達衛生、養老等社區公共服務圈,在新增經營性用地出讓前,通過規劃實施評估,按照區域衛生設施配置情況,強化配建衛生類公共設施,保證了健康服務業的用地空間佈局。
  二是細化供地政策。鼓勵盤活存量用地用於健康服務業用地。我們對營利性醫療機構項目使用醫療用地,可以採用協議出讓方式供地。同時,鼓勵存量用地轉型發展健康服務業,對利用存量土地的,價款可以分期繳納,降低用地成本。
  三是聚焦醫學園區的建設,打造高品質、國際化的醫療服務和醫學科創中心,我們也支援各類園區平臺以長期租賃,先租後售等方式為健康服務業提供標準廠房和通用類研發物業。謝謝!

徐威:

  請上海保監局介紹情況。

王曉東:

  《意見》涉及到商業健康保險方面的內容較多,特別在加快健康服務業重點領域發展方面,提出要發揮商業健康保險在健康服務産業鏈中的作用。下面,我著重介紹推進健康保險産品供給側改革方面的工作,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大力推進商業健康保險的有效供給,包括根據銀保監會關於防風險、治亂象的總體部署,清理保障功能弱、與消費者需求不匹配的商業健康保險産品,積極鼓勵和支援商業保險機構開發滿足不同年齡、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保險産品。在保障期限上,既要有長期商業健康保險産品,也要有短期産品。從産品的分類角度來説,不僅要鼓勵支援開發疾病保險、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還有失能收入保險,同時也要按照《意見》上提出的,要鼓勵保險機構開發醫療責任險、醫療意外保險、藥物和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責任險,以及藥品和醫療器械品質綜合責任險等保險産品。
  二是推動商業保險深度參與政府民生工程,包括要提高大病保險服務水準,提供一站式結算服務。要繼續做好個人賬戶購買商業保險的相關工作,包括擴大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的範圍,同時對已經試點一年多的兩款産品進行相關的評估。總的來説,還是要把好事辦好。在困難群體的醫療救助方面,商業保險要積極參與其中,提供困難群眾醫療救助補充保險,解決因病致貧的問題。
  三是推動保險公司服務創新,從理賠型向管理型轉變。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利用先進的技術,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進一步豐富商業健康保險的服務內容。特別要在管理式醫療方面,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進行探索,全程參與被保險人的健康管理過程,推動保險公司由風險承擔者向風險管理者進行轉變。
  四是加強監管,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商業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嚴查重處,對違法違規問題零容忍,保證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徐威:

  請市發改委介紹情況。

秦麗萍:

  為了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本市即將出臺50條扶持政策,資金是其中的重要扶持方式,借此機會我介紹一下四種資金。
  一是生物醫藥産業基金。2017年,上海印發了《關於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産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2017-2020)》,明確設立本市生物醫藥産業基金。今年4月27日,市政府批復設立“上海生物醫藥産業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由上實集團發起設立,總規模300-500億,首期規模100億。基金通過立足滬港、面向全球,投向符合生物醫藥的關鍵領域,目前基金正在加緊的籌備和運作。
  二是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由上海市政府設立,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採取決策、評審和日常管理相分離的管理體制,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範風險”的原則進行投資運作,總規模接近70億元。到去年為止累計投資金額超過21億元,佔全部投資金額的23.1%,累計投資企業97家。
  三是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該基金是為促進天使投資專業化、機構化,提高創新創業的活躍度設立的天使引導基金,到去年年底,37家子基金累計投資項目554個,累計投資金額21.78億元。同時,這些投資項目吸收了外部社會資本78.64億元,其中醫療健康類投資3.2億元,佔到14.6%。
  四是服務業發展引導基金。由本市地方財政預算安排,用於支援服務業發展當中的薄弱環節、關鍵領域、重點區域和新興行業的項目建設等,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産業”,促進服務業發展的國際化、市場化、社會化和規模化。從設立到去年,引導基金使用20億元,支援項目1244個,帶動投資約541億元。其中,初步算了一下,健康服務領域的項目112個,使用引導基金接近1.7億元,帶動相關的投資25億元左右。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剛剛這份《意見》當中提到鼓勵和扶持社會辦醫,目前上海在重點鼓勵社會辦醫方面方向是什麼?如何做到把關好社會醫療機構的服務品質和服務水準呢?

翁鐵慧:

  謝謝你的提問,我簡單説一下,鄔驚雷主任再補充。
  目前社會辦醫機構有2240家,其中醫院是188家,門診部是1070家,第三方醫學檢驗影像診斷、病理診斷中心59家,診所有763家,一共有2240家。核定床位是2.1萬張,佔全市的17%。
  近年來,已經培育了一批定位比較高端、技術先進的社會辦醫療機構,譬如和睦家,還有現在剛剛開辦不久的嘉會國際醫院,還有遠大心胸醫院、仁愛不孕症診療中心等等。現在社會辦醫療機構在管理過程當中和滿足老百姓多樣化需求方面,真正在提升品質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行業發展生態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這次出臺50條,也是非常明白,這次的方向是非常明確的,重點發展方向核心就是培育一批高水準、有特色、國際化的社會辦醫療品牌。這次50條對社會辦醫的方向是非常明確的,就是高水準、有特色、國際化的社會辦醫品牌。如果説所有的支援政策,剛才這麼多部門都説了,我前面也介紹了,不管是“放管服”,還是土地、財政、稅收包括人事等政策,都是聚焦這一類的辦醫機構,絕對不會讓那些不夠格的辦醫機構再出現。要形成公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協同發展、多元醫療格局。同時,我們可能會更支援社會力量投資建立品牌化的專科醫療集團,因為醫學發展以後,有些專科有特色的醫療機構需求量很大,現在公立醫院供不應求,現在公立醫院中掛號難的,大部分是專科特色特別明顯的,老百姓的需求巨大。我們想通過這個,發展一些也引進一些,自己再支援一些,形成一些品牌化、能夠達到世界一流水準至少是國內一流水準的專科醫療集團。同時,我們也鼓勵發展一些特色診所,而不僅僅都是發展三級醫院,我們覺得特色診所也是非常好的。同時,也鼓勵舉辦全科診所。
  大家知道上海的家庭醫生制度,我們2.0版已經簽約450多萬,將近460萬。現在僅僅是對60歲以上和慢病患者,我記得60歲以上管了70%以上,慢病患者只管了一部分。現在全科醫生只有8200多位,經過規培、科班出身的佔到1/3。到2020年或者2030年之前,我們的目標是每萬常住人口中要有5個合格的全科醫生,而且是相當水準的全科醫生。現在的隊伍當中還要進一步提升能級,結構還要進一步優化。事實上,我們的高水準全科醫生是缺的,我們也鼓勵社會辦全科診所,現在已經有了,比如嘉匯的兩個診所。將來政府就可以購買服務,醫保也可以進入,我們的社區老百姓也可以享受。這些是將來最最需要的,而且我們的50條就是要聚焦這些,也是希望媒體朋友幫助我們一起來宣傳,同時最後在“50條”落實所有政策當中主要聚焦的就是這些方向,所有的政策大禮包都是聚焦這個。
  同時,確實會加強嚴管。我花比較大的篇幅,最後一個重點就是監管。這個監管我在這裡説的不僅僅是對增量部分,對存量部分也一併加強監管,要形成很嚴格的退出機制。我想我們的方向是清晰的,我們所有政策都要聚焦這個方向,落到實處。

鄔驚雷:

  我們從行業監管的角度來説,不僅對民營醫院,是對整個行業的。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衛生服務行業,一個是機構要加強自我管理,第二個是整個行業要加強自律。我們要在“放管服”的基礎上,注重制度加科技,加強行業監管。
  一是誠信管理。社會辦醫跟其他行業都一樣,機構的基礎資訊、服務內容、依法執業資訊,社會評價以及受過的處罰資訊,應該逐步歸集,建立誠信監管。
  二是分類監管。醫療機構如果存在不良的執業行為,社會評價有問題的,我們可以結合綜合監督,以及剛剛提到的品質控制體系,對於這些機構實行暫停執業,登出執業許可等,進行分類管理。
  三是風險監管。在醫療機構管理中,我們也會收到投訴舉報,以及行業協會內部的自我檢查等。這些都是一些預警,對於這些有預警的,我們要開展風險監管,及時處置。
  還有一個就是大家注意到的,實施聯合懲戒,從衛生來説,我們要與其他監管部門一起,加強聯動,努力做到一處違法、處處受限。還有就是加強社會監督,翁副市長特別提到醫療服務的資訊便民查詢系統,現在已經上線,發揮社會力量來監督我們的這些醫療機構,同時還要發揮像醫學會、社會辦醫協會等行業協會內部的自律監管作用,來加大這些社會辦醫的監管。通過政府、社會的多方力量,努力在“放”的基礎上,形成事中事後多方位監管,形成整個社會、整個行業比較良好的聲譽。謝謝!

徐威:

  時間關係,今天發佈會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各位如有進一步採訪的需求,可以和市衛計委或者和市政府新聞辦聯繫。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