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2017首頁>網上直播>

4月20日北京舉行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週年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2018-04-23 14:27:43  |  來源:北京市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宇



田偉: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北京市啟動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一年以來醫改工作取得哪些成效,發生哪些變化,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今天的發佈會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市有關單位領導向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各位領導: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雷海潮先生,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素芳女士,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巡視員徐仁忠先生,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梁洪先生。參加今天新聞發佈會的還有北京市財政局和北京市民政局的領導同志,他們在第一排就坐,到時候也可以回答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下面有請雷海潮主任介紹我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週年的情況。



雷海潮: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在這裡把一年以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尤其是推進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情況向媒體朋友作一個通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改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和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相關委辦局的統籌協調下,2017年4月8日,北京市統籌中央、地方、軍隊和部分非公醫療機構共3700多所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改革一年來,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下,在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總體平穩有序,變化積極,符合預期,反響良好,門急診量2.1億人次,390萬出院病人治療有序。
  一、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
  一是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成效明顯。改革一年來,三級醫院門急診診療人次較上一年減少11.9%,二級醫院基本持平,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診療人次累計達到近8000萬人次,比上一年凈增1200余萬,增長了16.1%,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增加25-30%左右。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機構,扭轉了十多年來基層診療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戰時狀態得到緩解。與此同時,醫院副主任、主任醫師的門急診人次分別減少9.7%和25.5%,患者選擇專家就醫行為更加理性,看專家難的問題有所緩解,有限的專家名醫資源能更好地服務於危重急難患者,並延長了醫患溝通交流時間。
  二是新的醫療機構補償機制有效發揮作用。新設立的醫事服務費在改革啟動後的第四週即可置換原來的掛號費、診療費、藥品加成收入。醫療機構收入在總量基本穩定的情況下,結構得以優化,含金量也有所提高。與改革前相比,醫療機構可支配收入總體上趨勢良好。新的補償機制有效支援了醫療機構平穩運作,公立醫療機構對藥品收入依賴了60多年的舊補償機制在首都已不復存在。
  三是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和效率出現可喜變化。根據我們的監測統計,住院醫療服務更多向三級醫院集中,改革一年來,三級醫院出院量達320萬人次,增長2.7%,三級醫院的住院服務優勢更加明顯,所完成的任務更加符合三級醫院的功能定位。根據監測,平均住院日8.6天,與上一年相比減少0.7天,相當於過去4至5年才能取得的改進幅度。去年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之後,對於推動三級醫院、二級醫院進一步提升住院服務效率創造了很好的激勵機制。門急診患者則向基層機構分流,一、二、三級醫療機構功能的分化符合改革的導向和目的。
  四是醫藥費用增幅下降。改革以來全市醫藥費用僅增長5%左右,為2000年以來費用增幅的最低年份,已累計節省醫藥費用60多億元。藥品陽光采購金額累計624億元,節省藥品費用55.1億元,僅藥品陽光采購一項措施就使得藥價整體下降8.8%。改革一年來,全市二三級醫院藥佔比已從改革前的43%下降了九個百分點。
  五是醫保患者負擔平穩,困難群眾得到有效救助。提高醫療救助標準,將社會救助對象的門診救助和住院救助比例從70%調整到80%,門診救助全年救助封頂線從4000元調整到6000元,住院救助全年救助封頂線從4萬元調整到6萬元;重大疾病救助比例從75%調整到85%,全年救助封頂線從8萬元調整到12萬元。社會救助對象門診、住院和重大疾病救助政策範圍內每人平均負擔均減少了30%左右,有效緩解困難群眾就醫負擔。
  六是部分短板專業得到發展支撐。北京市規範調整了435項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並納入基本醫保報銷範圍,其中規範了96個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較好地補償了服務成本,體現了中醫勞動價值,中醫藥特色發揮有了更好的支撐,發展基礎更好。此外,通過規範醫療服務項目和收費,解決了一部分醫療服務項目收費顯著低於成本的問題,兒科、婦産科、護理、精神心理、傳染病等部分短板專業得到發展支撐。
  七是改善醫療服務取得階段效果。改進預約就診服務,使預約就診的時間縮短到一小時以內,加強院內層級就診轉診,增加知名專家團隊服務,已達到113個。改善門診和住院就診環境,完善無障礙設施,改善營養配餐,實施各種便民服務和幫老助殘措施。最近,我們又推出了20家老年友善醫院的建設,這都是適應人口老齡化之後和老齡社會帶來的就診需求方面的變化而進行的政策調整。全市26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了“先診療、後結算”服務方式,佔到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78%。對60歲以上老年人減免醫事服務費2665萬人次。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在社區可使用105種常用藥品,開出2個月藥品長處方4萬餘張,減少了患者往返醫療機構的次數,節約了患者的成本。
  八是公眾和患者給予了積極評價。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在二三級醫院中對患者開展的獨立調查顯示,91.7%的患者支援醫藥分開綜合改革,82.2%的患者認為改革政策有利於分級診療,83.8%的患者對醫療收費持肯定和支援態度,90%以上的患者滿意就醫狀況。北京市統計局對全市10個區4200戶低收入農戶進行入戶調查顯示,96.4%的低保戶對調整救助標準表示滿意;對10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調查顯示,患者對改革的支援率、滿意度均達到90%以上,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服務總體滿意度達到99.6%。
  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工作體會
  北京醫改實施一年以來取得了成效,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歸納來看,有如下幾點。
  一是北京醫改強調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各級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強化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責任。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北京方案,提出指導意見。中央有關部門和北京市政府成立了醫藥分開改革協調小組,當時的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同志和北京市當時的市長蔡奇同志任雙組長。後來由於領導職務的調整,陳吉寧同志作為市長也參與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協調小組的活動,作為新的組長來領導這方面的工作。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協調小組召開協調小組工作會,傳達國務院領導重要批示,對深化醫改做出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常委會研究醫改工作,建立了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市發改委、財政、民政、人力社保、食藥監多部門政策協同保障,為改革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參加改革的醫療機構深入動員部署,做到人員全培訓,政策全掌握,舉措全落地。
  二是立足北京,勇於創新。本次醫改,北京堅持了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增強了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經歷了5年的試點檢驗,北京提出設立醫事服務費,事實證明取得比較良好的效果。醫事服務費的實質是對醫療服務、藥事服務以及部分管理服務的成本補償,體現了對醫務技術勞動的尊重,有利於增強醫務人員的職業尊嚴感。通過對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和不同層級專家醫事服務費的分層定價和差異化醫保報銷政策,也促進了分級診療和院內層級就診,促進了醫療服務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在藥品陽光采購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入藥品市場價格發現機制,構建公開透明的採購環境。在整體上降低了藥品價格,不僅減輕了患者藥費負擔,也有利於規範藥品生産流通秩序。
  三是做好醫療保障,確保改革平穩有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醫改是一個利益調整的過程,工作重點應放在對改革比較敏感的人群保障上,提升低收入群體、困難人員對改革的耐受力。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強化社會保障機制,城鄉醫保將基本醫療服務項目納入保險報銷範圍,完善困難人員醫療救助政策,提高城鄉醫療救助報銷比例,明確嚴重精神障礙、艾滋病、結核病患者免費治療時不收取醫事服務費,並針對長期住院的精神病人等調整報銷政策,實施按床日定額付費,控制個人的醫藥費用負擔。民政部門加大力度,實施精準救助,發揮了兜底保障的良好作用。
  四是體制機制改革與改善醫療服務同步推進。為了提升群眾在改革中的獲得感,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積極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改善醫療服務,改進醫療服務流程,創新方便居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各項舉措。從群眾預約掛號,知名專家團隊服務,優化診療程式,改善服務設施,再到推送診療結果資訊,加強營養配餐,以及患者康復回歸社區和家庭都進行了設計和安排。打通大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保藥品報銷範圍。另外,進一步健全醫療機構的監管機制,開展住院服務的品質和效率評價,促進醫療機構提高效率,規範診療行為,提升服務品質,公立醫院在提質增效控費方面取得明顯進展。通過改善和優化醫療服務,逐步提升居民就醫體驗,贏得群眾對改革的理解和支援,是北京醫改的重要經驗。
  三、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後續重點任務
  北京市政府已經制定了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後續重點任務,將鞏固成效,持續推進,永不停步。在後續工作中,將持續完善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進一步做好醫療服務價格規範和調整,推動各級各類公立醫院舉辦主體落實投入責任,推進包括DRG在內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進一步加強基層服務能力與激勵機制建設,每個區至少建設一個緊密型醫聯體,深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以品質效率費用安全集約發展為導向的公立醫院績效評價機制,開展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持續改善和優化醫療服務;深化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改革,推進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採購,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努力實現衛生健康事業高品質發展。

田偉:

  下面把時間交給在座的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

北京日報記者:

  這次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是北京市醫改一個重大舉措,未來北京市醫改還有什麼新的大動作?

李素芳:

  近年來全市醫改工作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特別是去年在全市範圍內統籌推進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北京市也成為國家首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示範城市,在改革過程中,市屬的醫療機構實行平穩運作,北京的醫療機構非常複雜,有很多中央、軍隊也包括本市的醫院,在這麼大的改革推進中,醫療機構實行平穩運作和發展還是來之不易,付出很多的努力。廣大的人民群眾在改革過程中也得到了更多的實惠。開工沒有回頭箭,北京市的醫改工作任務還是非常繁重的。最近我們一直跟相關部門在深化研究,我們考慮醫改工作的重點主要還是圍繞著健康北京的戰略,著力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健康服務。今年醫改工作還在制定年度的工作方案,從工作研究角度來講,醫改工作將重點從基層和機制兩個方面加大改革推進的力度。基層就是要著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的能力和品質,推進百姓在社區能夠看得了病、拿得了藥。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是離百姓最近,服務百姓常見病、慢性病,還有增加的健康管理的第一站,這些服務都應該由基層醫療服務中心提供。醫療服務中心的建設特別重要,要著眼當好百姓守門人的角色,夯實基層醫療服務基礎。今年繼續加大人才醫療隊伍的建設,特別是加強全科的醫生的培養。也要進一步引進一批緊缺的人才。今年定向培養鄉村醫生,現在提出的目標要培養100名鄉村醫生,進一步充實基層醫療服務一線的力量。同時也要進一步做實醫聯體,發揮好手拉手的作用,把大醫院20%的專家號源給社區作為轉診的需要,也鼓勵大醫院的醫生到社區去出診。還要總結推廣方莊智慧家庭醫生的模式,通過多種個性化醫療服務包的方式來把家庭醫生能夠進一步做實,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品質。同時也要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藥品保障的能力。我們還會進一步開展基層薪酬制度改革的試點,調動基層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要讓基層的醫務人員留得住。
  機制方面,主要加快完善以公益性為核心的公立醫院運作的機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工作。一個要完善公立醫院運作補償的機制。剛才海潮主任介紹也説到,去年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主要切斷了藥品補償的利益鏈。現在主要來源於價格收費的補償,還有財政的補償。公立醫院本質還是公益性的服務,要推動建立公立醫院機構公益性服務的種類和成本機制,完善財政補償的政策,引導公立醫院實施精細化的管理。同時也要繼續推進現在醫院管理制度的建設,加強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強化醫院成本控制的機制,完善醫院內部績效分配的辦法,強化醫療機構醫生收入不與耗材、不與衛生材料的使用,不與化驗、檢驗收入掛鉤的機制。第二,繼續深化三醫聯動的改革。繼續推動醫療價格項目有升有降的調整。在去年,我們啟動第一批435項,這塊的任務還是很艱巨,後續工作也比較大。現在也正在抓緊研究相關的方案。下一步完善藥品和醫療耗材採購的機制,壓縮藥品和耗材價格居高的空間。同時規範醫療服務行為,強化醫療服務機構的收入結構,進一步提升來源於服務價格,降低藥品耗材化驗的使用,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的增長。 第三,要完善監管的機制。加強對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品質安全,醫藥費用以及大處方行為的監管,同時也需要加快推進各個醫院藥品耗材價格情況。因為各個醫院藥品耗材差異很大,用藥的情況資訊公開,形成了全行業多元化的長效監管機制。應該説在機制建設上也是醫改的工作重點。
  總之醫改實際上是一項關係民生的重大工作,也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我們社會各個方面理解和支援,去年整個醫改工作推進過程中,社會各個方面給予了大力的支援,特別是在座的媒體也給予充分的解讀和報道,這對於我們凝聚社會共識,深化我們之間比較難的改革,實際上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希望大家繼續給予支援,謝謝。

健康報記者:

  在推進我市公立醫院機構藥品採購實施“兩票制”工作中市食藥局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兩票制”實施後可能給我市醫藥行業帶來的哪些影響?

梁洪:

  “兩票制”是這次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中一項重要任務,為了有效保障藥品採購我市醫療機構實施“兩票制”,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和北京市醫改辦等十個部門聯合出臺了相關文件,確定了實施方案,並和市衛計委聯合確定了具體實施“兩票制”有關工作的要求,制定了資質審核標準,審核程式,讓藥品採購“兩票制”工作能夠規範實施。二是組織了我市藥品配送企業的培訓,讓配送企業了解政策,了解標準,了解程式。三是完成了資質審核工作。共審核了1500多條資訊,審核工作已經集中審核完成,並將藥品配送企業執行“兩票制”納入日常監管,工作進入常態化。 下一步我們將是否執行“兩票制”作為藥品配送企業日常檢查中的重點,重點要檢查藥品批發企業的相關票據情況。另外,還要跟衛計委聯合開展檢查,對藥品批發企業和醫療機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有違規的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嚴肅處理,嚴重違規將取藥品配送的資質。“兩票制”的實施會加速藥品流通企業的重新洗牌,經營方式和現在新形勢不太適應的企業要面臨著淘汰。整體行業將集中和行業規範度會有提高,對我們監管,對我們保障藥品品質是非常有利的。現在北京已經有兩家藥品配送企業主動提出了登出藥品批發許可證,已經初現成效。隨著進一步的實施,我想這個行業會越來越健康的發展。謝謝。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去年在北京醫改發佈會上人社局的領導介紹為了支援醫改,醫保方面實施許多配套的措施,接下來我們想了解一下醫療保險改革的相關政策實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具體效果怎麼樣?

徐仁忠:

  去年4月8日開始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當時醫保在這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出臺相關的政策,提高和加大醫保基金的支援力度。在這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政策。一是將醫事服務費整體納入到醫保報銷範圍,特別是門診由按比例報銷調整為不計起付線,不設封頂線,實現定額報銷。無論是職工和居民全部實現這個政策。設立醫事服務費,過去的報銷比例在職職工是70%,調整以後,醫事服務費設立50、30、20,負擔就是10塊,2塊,1塊。如果個人負擔一塊錢,相當於個人負擔5%,從這條我們就減輕了個人負擔。再有就是起付線和封頂線,醫療保險報銷的政策有起付線,醫事服務費不設起付線,不設封頂線。比如,今天去看病就花20元的醫事服務費,沒有其他費用。醫事服務費也可以報銷,超過封頂線這項不受限,同樣可以報銷。是為了不增加個人負擔,確保改革平穩實施,達到醫藥分開的綜合改革的目的。 
  第二,435項價格改革的工作,除了國家明確規定不納入報銷範圍的,北京大部分全納入到報銷範圍,特別是在裏面有新增的55項專項護理和新生兒診療護理都納入報銷,中醫調整96項都納入報銷範圍。通過改革一年以來,參保人員就醫有一個很深的體會。
  第三,主要是針對一些大病和重病患者採取的措施。比如精神病,精神病患者實施按項目費用報銷,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費用按照項目計價,最後按比例報銷。為了減輕這些人的負擔,把精神病患者住院報銷的政策也做了一個調整,從過去的按比例報銷調整為按定額報銷。當時的政策是這麼規定的,三級醫院精神病患者住院每天發生的費用最多負擔20元,一天三級醫院最多個人負擔20元。二級醫院最多個人負擔15元,一級及以下的精神病患者每天最多負擔10元。不能因為改革造成個人負擔加重。精神病患者我們做一個統計,僅這一項去年一年醫保基金增加支出2987萬,如果從個人負擔的比例來看,改革這一年來和改革前一年比較,精神病患者住院患者負擔下降了54%。這個政策出臺主要目的是配合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現了改革的目標,為我們今後北京市大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奠定好一個基礎,也是發揮醫保在這裡應該發揮的作用。 效果怎麼樣,我把情況做一個總體的彙報。一是這次改革醫保基金共為1.3億人次報銷醫藥費是852億,醫保基金為這個項目改革增加了支出22.8億元。其中設立醫事服務費增加9.6億元,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調整增加是13.2億元。如果算個人,這兩項改革,個人在這一年來的改革過程中,負擔實現了最初的目標,不增加個人負擔,我們的結果比不增加個人負擔預期目標也好一些。減輕了6000萬的負擔。 第二,在這項改革的過程中,也發揮醫保的調節作用,引導作用,主要採取兩個措施。一是實行差異化的報銷政策。我們現在醫事服務費政策調整不是按照一個數,是按照不同醫院的級別設定的,個人負擔三級二級一級,個人負擔分別是10元、2元、1元。越到基層個人負擔越輕,採取差異的報銷政策。去年改革以後,整個就醫的秩序有了很大的好轉,大醫院的門診就醫量大幅度下降,在社區基層就醫的服務量大幅度增加,這是一個引導調節的作用。還有一個去年調整藥品報銷範圍的規定,大醫院和社區藥品無縫對接,打通社區醫療機構和大型醫療機構藥品報銷的差異。凡是在大醫院能報銷的藥品,在社區也能報銷。當然這個藥品必須符合衛生規定,在社區能使用,在基層能使用的藥品。有一些藥品不能使用,不能報銷,主要是考慮用藥安全問題。特別是去年針對衛生規定的長處方,醫保也出臺了規定,明確長處方的藥品就是高血壓、冠心病等基於兩個月長處方的藥品費用,醫保也給報銷。
  總之,今年在醫藥綜合改革過程中,從現在分析看效果來説,應該説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醫保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積極採取措施,按照市裏的統一要求,把北京醫藥分開改革,特別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向前推進。

新華社記者:

  北京在下一步將如何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雷海潮:

  謝謝您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是十三五期間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第一項重點任務,也是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健康大會上所部署的今後深化醫改的頭等重要的大事。所以北京在分級診療制度的建設方面還要在已經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進一步推進。我們在推進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過程中,已經制定了2016年到2017年的改革任務,這些任務都如期完成了。我們又會同市發改委、市財政、市經信、市人力社保局、市中醫局等部門聯合製定了2018年到2020年的改革任務安排,主要是圍繞著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大概包括六個方面的舉措。
  第一,要進一步明確我們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我們國家的醫療機構是分了三個層級,通常我們説叫基層或者一級醫院、二級醫院、三級醫院。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裏,一、二、三級醫院的功能是趨同的,大家都是在圍繞著一些疾病的門診和住院服務提供相應的服務內容。但是本義來説,一、二、三級醫院的功能定位應該不同。大家從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年的成效就能看出這個明顯分化的特點。三級醫院更加側重在住院醫療服上,住院服務量上升2.7%,而三級醫院門診方面則減少了11.9%,相當1500萬左右的診療人次。這1500萬的診療人次分級到二級醫院和一級醫院以及基層醫療機構。從我剛才報告的數據中能夠發現,我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上升了16%以上,城六區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上升了25%,有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突破了30%。醫療機構的功能在日趨分化,這種分化我們的判斷是良好的,符合改革的導向和目標。三級醫院應該更加側重在門診方面的轉診服務上,三級醫院不應該完成過多的門診初診服務,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疑難重症的醫療服務上。在去年三醫聯動的綜合改革中,包括醫療保險的報銷政策,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在價格政策上的設定上,分層定價,分級定價,引導大家到基層首診。一年以來,北京不僅僅完成了醫療分開綜合改革的任務,也有效實現分級診療的重要目標。今後會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使得一、二、三級醫療機構各歸其位。三級醫院注重住院服務和轉診服務,主要指門診。二級醫院提供綜合的門診和住院服務,包括一部分的從一級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診上來的門診。一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主要向居民提供常見病、多發病一般門診服務和全科診療服務,以及慢性病的管理服務。這要有長期的定位,使得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能夠各自發揮各自的功能。這樣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整體的醫療服務體系是公平的,是有效的,也能夠滿足老百姓各個方面的醫療服務需求。
  第二,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分級診療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基層要有這樣的承載能力,要有這樣的過硬本領。首先要實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方面的基層全覆蓋。北京還有一些山區偏遠村仍然沒有基層醫療的網點,我們叫做處於服務的空白狀態。當然這樣的情況是越來越少的,我們準備花兩年的時間,實現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尤其是在山區邊遠農村的全覆蓋,使得老百姓能夠在身邊就獲得必要的醫療衛生服務。 對於特別偏遠的地方,人口居住又比較分散,我們將採取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包括二級醫院在內的醫療機構用山區巡診的方式,在北京的密雲、延慶山區已經開始這種方式的實施。我們把基層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夠做到全覆蓋。 另外一方面進一步培養和培訓基層的衛生人才。一方面要有設施,更重要的是基層的衛生人才要有相應的服務資質和能力。這方面北京已經採取了為農村村衛生室免費定向培養的計劃。每年招生100—150名左右,今後村衛生室服務的力量會得到有效的加強。到2020年,我們的目標是每萬人口所擁有的社區全科醫生要達到3名。現在距離這個目標比較接近了,大概現在是在每萬人口在2.7—2.8名的全科醫生,還差0.2左右。這些是今後三年的一個重要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
  第三,進一步提升基層服務的能力。要想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和水準,使分級診療制度深入持久開展,還必須要有良好的服務。所以一方面要把中醫藥的適宜技術普及到基層。大家到北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去看,中醫藥的服務技術是相對發展健全,今後在推廣中醫適宜服務方面要加大推廣力度。另外我們提倡和引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創建滿意和優質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也是國家引導的一個方向。目的就是引導大家要進一步提升能力,提升服務的技術水準。再有我們考慮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根據情況需要,設置一定的床位數,比如説康復、長期護理的床位,在老齡化到來的背景下,居民在這方面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以往有一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沒有床位的,今後會在這方面根據居民的需求進行靈活的配置。另外大家反映的在社區得到兒科服務的問題,我們也制定了相應的措施。目前,要培養和培訓更多的兒科專業的畢業生從事醫療服務,在基層主要是對全科醫生進行培訓,我們的目標到2020年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要有一名能夠開展兒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的醫生。另外推進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做實服務內容,讓老百姓和醫療人員之間的簽約服務更加穩定、更加長久、更加充滿信任。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方面還要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藥事服務。現在,越來越多的居民群眾到社區就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藥品的品種和數量還不是那麼充足,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空間都非常有限,另外對一些從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分流的患者有哪些用藥特點,要摸索經驗。優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藥品配置。有一些區,比如朝陽、石景山也對於社區的藥房進行了管理方式方面的創新和探索。比如説,引入了第三方專業化的藥品配送機構來提供服務。這也是今後可以進一步探索和推進的路徑和方向。此外我們也正在研究,在去年四類慢性病的基礎上,怎麼能夠進一步增加慢性病的病種,打通兩個月的長處方,鞏固分級診療的局面。老百姓在社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兩個月的長處方,打通醫療保險在大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用藥範圍取得很好的引導作用。醫事服務的定價和報銷政策也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我們的價格改革不能停步。去年研究了四種慢性病,今年要研究在基層增加哪些慢性病,要把用藥的需求和就診的需求解決在基層,這些都需要提升基層的服務能力和水準。
  第四,要推動社區康復和護理服務體系的建設。進入到老齡化社會之後,康復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北京已經推動15家,主要是區屬的醫院轉型為康復護理型的機構。北京市財政也給予大力支援,每個醫療機構補助1500萬左右,促進轉型。15所當中有3所有待進一步轉型和完善,今年要完成這個任務。對於第一批進行轉型的還要進行功能方面的考核。我們和人力社保局和發改委、食藥局和財政一起保證政策要持續。
  第五,進一步發揮醫聯體在分級診療中的積極作用。我們已經提出了目標,今年每個至少建立一個緊密型的醫聯體。北京市已經建立了58個綜合性醫聯體,還建立了八個專科醫療聯合體。我們要進一步發展和建立緊密型的醫療聯合體,實現老百姓比較順暢的上下轉診,包括社區的康復。我們和人力社保局也在研究,對這些緊密型的醫療聯合體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實行醫療保險總額預付的支付方式改革,便於緊密型醫療體統籌利用資源,可以在社區解決的疾病沒有必要放在三級醫院或者二級醫院,老百姓也願意在自己的家門口得到相對比較全面的診療服務。這也是我們在醫療聯合體方面的建設目標。當然緊密型醫聯體的建設還需要一些機制保障,我們也在研究,幾個部門共同配合,今年在綜合性的醫院中推進DRG新的支付方式改革。DRG的病組應該在300個,要比現在108個病組的試點會大大的拓展,實施的範圍也會明顯增加。
  第六,進一步加強資訊化建設。現在越來越多的居民群眾到社區基層看病,由於基層和二、三級醫院功能定位不同,在服務資源、技術能力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要使更多居民群眾在社區就診,就必須把社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能力利用資訊化的技術,要有新的躍升。比如正在考慮建立檢驗方面的會診中心、病理方面的會診中心、影像診斷方面的會診中心、心電圖方面的會診中心。網際網路+醫療的技術能方便上述目標的實現,也就是在基層完成相應的檢查,然後把有關的資訊資料傳輸到二、三級醫院完成診斷,這樣老百姓在社區基層就診品質就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提升,也能夠鞏固我們分級診療出現的一些良好效果。這些都是在網際網路+醫療方面我們所擁有的很大的願景和發展空間。
  最後感謝媒體朋友在一年來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過程中,非常好的宣傳有關改革政策,也報道了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成效。另外,我們也真誠地希望和歡迎媒體朋友能夠把居民看病就醫中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反映上來,這些都是今後深化醫改和做好工作的方向和目標。我們將圍繞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推動健康北京的建設,實現衛生健康事業的高品質發展,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礎。謝謝大家!

田偉:

  謝謝雷主任。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雷主任,感謝各位領導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發佈會,向我們發佈並介紹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週年以來的各項情況,並且回答記者多個問題。我們更加感謝記者朋友對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長期關注和報道。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