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2017首頁>網上直播>

3月9日浙江舉行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園條例實施及建設成效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2018-03-12 11:18:14  |  來源:浙江省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宇

 

  3月9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在杭舉行“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園條例實施及建設成效”新聞發佈會。


駱莉莉:

  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會。去年11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45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園條例》。在第40個植樹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專程邀請了省林業廳廳長林雲舉同志、副廳長王章明同志,來為大家介紹我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園條例實施及建設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先請林雲舉廳長作介紹,大家歡迎。


林雲舉: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在第40個“植樹節”即將到來之際,向各位介紹我省公益林及森林公園的有關法律和建設情況,恰逢其時。
  去年11月,省人大通過了《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園條例》,《條例》即將於今年3月12日,也就是植樹節這一天起正式實施,意義特殊。《條例》既是對原有公益林管理辦法的提升,也首次對森林公園的設立、建設和管理進行立法。
公益林,以及以公益林為基礎的森林公園,是重要的生態資源和社會公共産品,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重要物質基礎。保護和建設好公益林及森林公園,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之舉,完全符合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新要求。下面我具體介紹3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條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一直以來,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公益林和生態建設,早在2009年,省政府就頒布了《浙江省公益林管理辦法》。實施近10年來,全省公益林建設佈局日趨合理,財政投入逐年增加,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森林品質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大為改善。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按照新時代對生態建設的新要求,亟需重新修訂,調整補充相關內容,增強可操作性。
  (一)是順應新時代新矛盾轉變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越來越明確,生態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公益林和森林公園正是生態環境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保護好公益林,建設好森林公園,就能構築起一道牢固的生態安全屏障,為社會提供良好的生態公共産品。《條例》的實施,將會對此作出重要保障。
  (二)是與時俱進,完善法律制度的需要。
  近年來,我省公益林建設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成效,但以往的《辦法》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一些與當前生態保護和林業發展不相適應、需要及時修訂的問題;森林公園的設立一直缺乏明確的法定依據,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森林生態旅遊、休閒健康養生、森林文化體驗等森林産品需求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條例》的出臺,可以從法律制度上彌補和解決這些問題。
  (三)是加強依法管理,保障人民群眾權益的需要。
  公益林和森林公園建設,涉及到諸多群眾利益問題。但以往在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確權問題、資金分配問題、保護與利用等問題,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可以很好地加以解決。有了《條例》這部法律,就可以進一步推進依法管理,有章可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條例》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園條例》共分28條,涉及定義、設立、建設、保護、利用、管理、補償、調整、撫育、採伐、問責等內容。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以政府為主導,各司其職,共同擔責。
  公益林和森林公園産生的巨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由社會共用,需要大家共同保護和建設,無論是政府、部門、集體、個人都要各盡其責。《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公益林建設、保護、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列入政府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並將建設、保護和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具體工作。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益林和森林公園建設、保護和利用的監督管理工作。發展改革、財政、公安、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水利、審計、環境保護、文化、旅遊、體育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監督管理工作。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簽訂公益林保護管理協議。
  《條例》明確,鼓勵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利用公益林建設公益性質的森林公園,並與森林公園的經營單位簽訂保護與管理協議。
  (二)以保護為前提,科學經營,適度利用。
  國家對公益林,尤其是天然起源的天然林,實行最嚴格的保護管理,禁止商業性採伐。同時,為了能發揮更大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提出應進行科學經營,加強撫育管理,允許適度利用。本著這一精神,《條例》規定,公益林的保護和利用,以封山育林為主,輔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對生態功能低下的公益林,有計劃地採取跡地更新、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等進行林相改造,並對可以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採伐的情形作了具體規定。同時明確,在不影響公益林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採用發展林下經濟、開展森林旅遊等方式綜合利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條例》把組織編制公益林林區林道規劃、提高建設標準寫進法律文本,為保護公益林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三)以人民為中心,完善政策,保障權益。
  公益林和森林公園建設,涉及到千家萬戶老百姓和經營者的切身利益。《條例》充分考慮到這一因素,對相關的政策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和補充。一是加大生態公益林補償力度。規定逐步提高省級補償標準,設區和市、縣(市、區)的補償標準不得低於省規定的標準。對完成撫育更新任務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適當補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截留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二是強化協商、協議意識。無論是範圍劃定、管理職責,還是變更調整,都要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協商,並徵得同意,具體內容要簽訂協議。三是放活使用權和收益權。《條例》明確,在不改變公益林林地用途和性質的前提下,公益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和補償收益權可以依法流轉。
  (四)以法律為準繩,嚴格管理,促進發展。
  《條例》從公益林的組織劃定、規劃編制、職責分工,變更調整,到森林公園的設立、認定、標示等各項管理工作都提供了明確的法律遵循。特別強調了幾個禁止條款:禁止將公益林擅自改變為非公益林;建設工程應當不佔或少佔公益林和森林公園林地;即便是對公益林實施撫育更新性質的採伐,也應當依法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未經認定命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使用省級森林公園名稱;森林公園內,禁止新建、改建墳墓,禁止擅自圍、填、堵、截自然水系,禁止擅自建設建築物、構築物和工程設施;對品質不再符合標準的森林公園應當撤銷並向社會公佈。《條例》還明確應對公益林和森林公園實行資訊化動態管理,對違法行為的處置也作了明確規定。
  三、我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園建設的現狀及成效
  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園建設起步較早。2001年根據國務院文件要求,全省開始區劃界定,至目前省級以上公益林建設規模達到4535萬畝,佔全省林地面積的46%。分佈于主要江河源頭及兩岸、重要幹線通道兩側、大中型水庫及城鎮周邊、生態脆弱等區域。2004年起,全面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期間10次提高補償標準,從最初的每年每畝8元,提高到現在的每畝31元(主要幹流和重要支流源頭縣及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等重要區域省級以上公益林的最低補償標準達到每畝40元),為全國省級最高。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補償資金達到108億元,受惠農戶1300萬人。公益林建設已經成為浙江林業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惠農最廣、時間最長的生態工程,深受全社會和廣大林農歡迎。
  第一個森林公園寧波天童森林公園,建立於1982年。經過35年的發展,至2017年底,全省已批建各級森林公園262個,分佈11個市74個縣(市、區),總經營面積692萬畝。這些森林公園擁有最優質的森林生態資源,為全社會提供了最優良的生態公共産品。
  建設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森林資源快速增長,生態效益極大發揮。據最新浙江省森林資源與生態功能價值監測評價結果,全省林業用地面積9900萬畝,其中優質公益林面積3700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3.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61%,位居全國前列。全省森林生態服務總價值5342.62億元,在固碳釋氧、涵養水源、固土保肥、凈化大氣、森林旅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其中生態公益林建設作出的貢獻最大。
  (二)林農權益有效保障,富民能力顯著增強。僅生態補償這一項惠民政策,就惠及 333萬戶農戶、1.45萬個村集體組織、330個國有管護單位、2.6萬名專職護林員。以公益林為基礎的生態景觀和森林公園,通過開展森林生態旅遊,帶動周邊村民直接增加經濟收入。據統計,2017年全省省級以上森林公園吸收社會旅遊從業人員近8萬人。 
  (三)生態産品全民共用,美好生活得到滿足。當前,走進森林、回歸自然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生態景觀和森林公園也成了老百姓休閒旅遊、健康養生、陶冶性情的最佳選擇地和香餑餑。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省級以上森林公園已創建或參與創建了53處3A級以上旅遊景區,截止2017年底,擁有遊步道3.76萬公里,車船3560台(艘),床位11.66萬張,餐位29.28萬個,旅遊收入達到245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7362萬人次,逐年大幅提升。依託森林公園開展的各類生態文明教育活動,提高了全社會的生態保護意識。我省森林公園中已有3家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下一步,我們將依照《條例》所賦予的法律職責,進一步加強公益林和森林公園管理和建設,將這份重要的生態資産守護好、發展好,使其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百姓、服務於人民所希望的美好生活。
  各位記者朋友們,公益林和森林公園建設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為全民共用,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援。為此,我們熱切希望能夠通過你們,廣泛宣傳公益林和森林公園的生態功能及加強保護的重要性,動員全社會共同推動這項保障生態安全、造福全社會的偉大事業健康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兩富”現代化浙江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我就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浙江廣電集團廣播經濟頻道記者:

  咱們現在森林公園面積比較大,有些位置也比較偏僻,去玩的市民也是越來越多。那麼在林區的道路建設上咱們這個《條例》中有哪些規定?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水準?未來有怎樣的一個規劃?謝謝。


王章明:

  謝謝這位記者提問。林區道路對森林公園也好、生態公益林也好,是建設、保護和管理的一個重要基礎設施,特別是在有效保障森林防火,農民的生産生活,包括開展旅遊休閒等等這些活動當中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基層的呼聲很強烈,要求加強林區道路建設。
  這次《條例》把林區道路作為一個具體的工作寫入文本,一方面是回應基層呼聲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很符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可以説這項工作也是我們浙江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個具體行動。林區道路建設總體來説,目前我們浙江省林區道路的密度據我了解是不到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就是發達國家林區道路的密度國際上有一個標準,特別是通過剛才林廳長介紹的將近15年以上生態公益林的建設,多年的加強保護以後,公益林品質越來越好,同時上山活動的人也比已經少了,採伐比以前少,燒柴也比以前少,原來即使有路,現在人上山少了,路也荒廢掉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森林火災的話,對應急處置、森林防火也不利。所以我們覺得林區道路建設實際上也是生態公益林自身保護的一個迫切需要,也是農民生産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這個《條例》把它寫上去是很不容易的。
  具體來講,剛才講了林區道路標準問題,我們設想總的應該達到三級公路的標準,也就是説中小型的卡車、機動車能上路,以前林區道路也建了很多,標準太低,洪水一來就把路沖毀了,所以建設標準太低是不行的,要達到三級公路的標準,總的是這麼一個情況,謝謝這位記者。

錢江晚報記者:

  就是我們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因為我們很多普通老百姓可能對這個概念不是很清楚,就是森林公園我可以過,自然保護區是不是跟森林公園一樣也是可以過的,有什麼區別?然後我們的森林公園一年四季它的風景就很迥異,像秋冬季節它會有一些秋冬賞花的勝地,現在是春季,然後我們又有很多的森林公園,我們想請領導推薦一下全省有沒有比較適合春季大家出遊的一些森林公園?謝謝。

王章明:

  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實際上已經建了多年,這次《條例》就是從法律上把它規範,有些規定固定下來,包括很多的法律依據問題,這次都解決了。從字面上講,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有很多相似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不同點,有些區別,我概括起來講有三個方面是明顯不同的:
  第一個就是審批的等級不同。自然保護區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國務院批准,省級自然保護區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森林公園是由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批准設立,包括市級、縣級主管部門都可以批准設立,比如要用省級森林公園這個名稱那必須要經過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批准,這是一個不同。
  第二個不同就是設立的條件,側重點不同。保護區是注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價值,突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生植物保護以及重要的生態區位、生態系統的保護;森林公園公園是相對注重森林資源、景觀資源、人文資源的品質和特色,這是側重點的不一樣。比方説我們天目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都有主要的保護對象,天目山保護區主要是保護古樹,上千年的、幾百年以上的古樹,還有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是主要保護野生梅花鹿為對象的,為什麼國務院會批准它建一個保護區?國家級的,你在國家層面要有很大的亮點特色或者説是獨一無二的,省級的就是省級層面,就是説側重於保護的價值,森林公園是側重於這些資源的品質要求,特別是景觀資源、人文資源,包括整個森林資源的品質,這是設立的條件側重點不一樣。
  第三個是管理要求不同。自然保護區是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目的就是要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的管理應該説這幾十年以來是最嚴格的,等級要求也是最高的,比如説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是不準進人的,你人要進去都要經過批准的,是這麼一個特點;森林公園是保護與利用的結合,既要保護,但同時也要合理科學的利用,特別是要推動森林旅遊的發展,就是管理的要求、方向不一樣。
  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簡單來講都是以保護為前提,保護區也好,森林公園也好,它的前提就是以保護為前提的,都可以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森林公園也特別強調科普宣傳與教育,都列入生態公益林的管理。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100%列入公益林的管理,森林公園大部分也列入了公益林的管理。所以我們説森林公園也好,自然保護區也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好的地方,人與自然怎麼和諧共生?到森林公園去體驗,到自然保護區去體驗。
  剛才記者説推薦一下哪些森林公園是比較好的?明天就是星期六,我們杭州西邊的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我們農家樂農家菜吃吃,上山就是森林公園,北邊有半山森林公園,這兩個都是國家森林公園。杭州還有大奇山,千島湖,都是國家森林公園,全省省級森林公園有120多個,森林公園很多,歡迎大家都去體驗,謝謝。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

  公益林的建設涉及到許多人民群眾的利益,在公益林的利用和管理過程中如何能夠做到陽光透明?謝謝。

林雲舉: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公益林管理怎麼做到陽光透明?一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公益林建設,把它列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同時也列入了政府工作目標考核內容,所以地位很高,公益林建設非常重視,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連續6年將公益林建設和補償資金的落入列入了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十大實事之一。同時公益林建設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涉及廣大老百姓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只有做到了陽光透明,才能真正惠及民生、造福社會,確保政府投入的大量資金能夠安全運作。
  主要從兩個方面保證做到公益林管理的陽光透明:
  首先在建設管理上,主要有這麼幾項措施:一個是省政府定期公佈省級以上公益林建設的規定,使公益林的分佈範圍等界限清晰,責任明確,落實到位,也就是説各自管理好各自的一畝三分地,這是一個措施;二,簡化變更調整程式,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認真做好資訊、審核和服務工作,答疑解惑,讓老百姓看得清楚、辦得輕鬆;三,下放權利,將部分許可權直接下放到市級林業主管部門或縣級人民政府辦理,減少層級,更接地氣;四,著力解決沿海發達地區用地難的問題,努力實現跨縣、跨市之間的生態公益林調整,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這是在建設管理上主要有這麼四項措施。
  第二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補償資金的發放上。首先是省財政,省林業主管部門每年公佈分配到各縣的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額度和分配方案,並將資金撥付到各縣財政,縣級財政再根據發放的清冊,通過銀行或農信社直接打到老百姓個人卡裏,沒有中間環節,避免層層截流,就是兩級,省裏打到縣裏,縣裏打到老百姓卡裏;第二,按照事項全公開、過程全規範、結果全透明、監督全方位這“四個全”的要求,將公益林陽光工程列入了政府的一號工程,確保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第三,將公益林面積分佈、資金分配實行網上公示和實地公示相結合,每年在政府網站和鄉鎮、村公示欄進行公示,做到家喻戶曉,群眾監督;第四是做到直撥制,這也是我們省在全國的首創,直接撥付,縣級財政主管部門根據林業部門提供的資金髮放清冊,通過城市信用社將錢直接打卡到林農的手上,減少中間環節,確保資金不截流、不移用;第五,加強監管,省級林業部門和主管部門對資金的發放、核對、公示等各個環節進行全程跟蹤,確保到付資金準確無誤,同時對發放的時間、形式、流程各個過程進行全程監督,並對發放進度和數量實施週報制和定期通報制度,確保補償資金在陽光下運作,確保資金運作安全有效,謝謝。

浙江日報記者:

  現在《條例》裏面有放活使用權和收益權,這裡面講到了公益林地使用權、收益權可以流轉,我想知道依法流轉使用權、收益權對林農來講有什麼好處?對森林經濟的開發有什麼好處?浙江有沒有在做的?

王章明:

  生態公益林對使用權、收益權流轉方面國家規定還是比較嚴格的,國家林業局在2016年的時候就出臺《關於規範集體林權流轉市場運作的意見》,總的精神就是區劃公益林的林地、林木暫時還是不允許轉讓,但是可以以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進行流轉。我們麗水地區剛才林廳長介紹了金融改革,就是通過生態公益林的補償資金去貸款放大,就是説我1塊錢可以放大到幾倍,然後到銀行貸款以後把它作為一個擔保,幫助農民開展一些經營活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一塊規模也是越來越大。就是説生態公益林在保護的同時,怎麼通過這些流轉的辦法讓農民脫貧致富。我們總的目標是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按照習總書記的“兩山”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怎麼才是金山銀山呢?要通過這些辦法轉化,就是在保護生態的同時,也可以通過發展林下經濟讓農民富起來。去年我們去調研看到有地方在林下種靈芝,靈芝種在林下倣生,對公益林生長沒有影響,而且還通過施一些有機肥促進了公益林的保護,同時通過靈芝的林下經濟,包括一些像三葉青、鐵皮石斛等生態種植,不影響樹的生長的同時獲得不錯的收入,就是通過這些途徑,包括還可以開展森林旅遊等等,相互促進,發揮作用,這個文章還繼續在做,謝謝。

鳳凰網記者:

  在本次《條例》發佈較於以往的管理辦法,除了以法律為準繩來嚴格控制之外,還有什麼亮點?第二個問題是全省在公益林保護和森林公園的建設當中一直在如火如荼的在進行,那麼咱們浙江省的亮點是什麼?謝謝。

王章明:

  實際上剛才林廳長的介紹裏邊基本上都説了這些問題,包括剛才講的林區道路也是我們這個《條例》的一個很大的亮點。我這裡想強調一下,就是各級政府對生態公益林的補償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增長而增長,《條例》對這個問題也作出規定,雖然我們現在比如説省級補償標準已經很高,但我覺得現有的標準跟農民的需要和一畝森林每年的實際收入相比,那還是很小的一部分,省人大也是積極呼籲,包括我們各級政府還要進一步加大對公益林保護的投入,特別是補償資金這一塊。應該説我們歷屆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來非常重視,補償標準從8塊提高到現在的40塊,我想這部分逐漸的接近實際的需要和需求,應該説浙江在這方面一定要走在前列,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
  第二個問題,其他省我還不太了解,講得不一定正確,我感覺浙江省的生態公益林也好,森林公園建設也好,總體很規範,我覺得很大的亮點在於規範。為什麼原來生態公益林省政府是規章,就是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這次從《辦法》提升到《條例》,森林公園管理原來沒有立法,現在也納入條例,也就是把幾十年以來對森林公園建設管理、對公益林建設管理,平時積累的一些經驗通過這個法律條文把它固定下來,這個在我們浙江省是一個歷史性突破,儘管我們以前很規範,以後還要更加規範,説白了就是這樣,包括剛才林廳長介紹的陽光透明、資金髮放採用IC卡,像這種做法在全國就是首例,第二個省我還沒有聽説。就是以人民為中心,把省政府的補償資金以最快的速度不折不扣地發放到農民手上,這個也是很大的亮點,具體的我們會後還可以再細聊。

駱莉莉: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各位媒體朋友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與省林業廳聯繫。謝謝今天出席的領導和記者。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