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2017首頁>網上直播>

1月22日山東舉行通報2017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2018-01-30 10:48:33  |  來源:山東省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宇


魏長民: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參加省政府例行新聞發佈會。
  國家2017年經濟運作情況公佈後,大家對2017年山東經濟社會運作情況都很關心。今天,我們邀請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魏華祥先生,省發展改革委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關兆泉先生,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陳漢臻先生,通報2017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參加今天發佈會的有中央駐魯新聞單位,省直和濟南市主要新聞單位的記者朋友。
  現在,請魏華祥副秘書長介紹相關情況。



魏華祥 :

  2017年,全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各項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省經濟社會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向好的勢頭不斷鞏固,品質效益有了新提升,發展動能有了新亮點,經濟活力有了新增強,生態環境有了新改善,民生事業有了新進展。 
  初步核算並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7年全省實現生産總值72678.1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4%。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4876.74億元,增長3.5%;第二産業增加值32925.12億元,增長6.3%;第三産業增加值34876.32億元,增長9.1%。每人平均GDP達到72851元,增長6.5%,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0790美元。主要表現為: 
  一、綜合經濟實力穩步提升 
  全省生産總值邁上7萬億元臺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98.5億元,同口徑增長6.6%,其中稅收收入增長9.1%,佔比為72.5%,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金融信貸平穩增長,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67576.0億元,增長9.5%。 
   市場需求穩步擴大。固定資産投資完成54236.0億元,增長7.3%;120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224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9.1%;服務業發展後勁增強,完成投資增長12.5%,比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快5.2個百分點。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49.0億元,增長9.8%。健康養老、體育娛樂、文化資訊、教育培訓、家居家裝、民用汽車等消費持續升溫,旅遊消費總額9200億元。 
  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實現進出口總額17823.9億元,增長15.2%,比上年加快11.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0.1%,進口增長22.2%,分別比上年加快8.9和15.4個百分點。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19.8億元,增長4.0倍,其中出口12.3億元,增長2.1倍。38家本土培育的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進出口231.5億元,增長18.3%。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8.28萬人,比上年增長6.0%,完成年度計劃的116.6%;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4%,比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物價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漲幅比上年回落0.6個百分點。 
  二、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動能轉換加速發力,經濟發展呈現新活力。 
  “四新”經濟加快發展。新産業新技術快速發展,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0.9%,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4.0個百分點,比上年加快3.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6000家。工業技術改造投資16728.6億元,增長14.1%,比上年提高6.0個百分點,佔全部工業投資的比重達到64.3%,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獲批,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4家,總數達179家,穩居全國第一。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0%,比上年加快3.4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達45.0%,成為工業增長的主引擎。網際網路與農業、製造、民生、政務等領域深度融合,大數據應用全面鋪開,運用“雲服務券”助推“企業上雲”。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46.8%。工業機器人、城市軌道車輛、新能源汽車産量分別增長60.7%、80.2%和3倍。傳統行業高端化加快推進,玻璃纖維和玻璃纖維增強塑膠製品製造增長12.8%,有色金屬合金製造業增長70.2%。 
  産業結構更趨優化。三次産業構成為6.7:45.3:48.0,服務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産業2.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4%,拉動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三二一”結構更加鞏固。工業轉型力度加大,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啟動了新一輪27家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強品牌創建、標準體系建設和示範區培育,全省服務業呈現多元、融合、集聚化發展態勢。 
  區域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兩區一圈一帶”戰略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深度對接雄安新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環渤海地區合作等國家戰略,棗莊、濟寧、菏澤、臨沂4市納入了國家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範圍。新型城鎮化建設水準不斷提高,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升至60.58%,比上年末提高1.56個百分點。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98.5%的建制村通達客車,自來水普及率穩定在95%以上,農村廁所改造440萬戶,啟動了農村道路“戶戶通”工程。大力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加快建設。紮實做好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全年安排對口支援協作資金21億元,援建項目499個。 
  三、供給體系品質明顯提升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短板、補弱項,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供給品質明顯提高。 
  “三去一降一補”工作持續推進。大力化解低端無效産能,六大高耗能行業持續低位運作,實現增加值增長3.6%,比上年降低6.7個百分點。完成生鐵175萬噸、粗鋼527萬噸、煤炭351萬噸去産能任務,完成了違法違規電解鋁項目和“地條鋼”清理整頓工作,濟鋼是全國首家整體退出的千萬噸級城市鋼廠。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産品銷售率達到98.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工業生産者價格結束了2012年以來的連續五年降勢,全年出廠價格上漲5.5%,購進價格上漲7.3%。房地産庫存明顯減少,商品房銷售面積12813.2萬平方米,增長8.7%;待售面積3257.3萬平方米,減少22.0%。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54.9%,較年初降低0.8個百分點。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負約1000億元。基礎設施“補短板”持續加快,基礎設施完成投資9999.3億元,增長29.2%,高於全部投資增速21.9個百分點,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18.4%,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石濟客專山東段和龍煙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運。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全年糧食總産944.6億斤,較上年增加4.5億斤,是歷史第一高産年,穩居全國第三位。農村三次産業融合發展勢頭良好,水肥一體化、海洋牧場等生態迴圈農業發展迅速。農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1.7萬億元,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居全國第一位。土地經營規模化率超過40%。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市、區)達到42個,20%的涉農村居完成改革任務。 
  實體經濟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市場環境持續改善,企業家信心不斷增強,産業集群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規模以上工業生産增速七年來首次回升,實現增加值增長6.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利稅分別增長11.6%和9.7%。品質強省和商標品牌、標準化戰略深入實施,産品和服務供給水準顯著提高,“好品山東”區域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
  四、改革開放力度加大 
  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力度,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深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著力塑造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累積效應加速釋放,著力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營商環境優的政務環境,累計削減省級行政審批事項641項。出臺了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全面推行。制定了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十條意見和支援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十條意見,省管企業實現利潤430億元,創近6年來新高;實施小微企業“雙升”戰略,全省實有市場主體806.8萬戶,年新登記149.6萬戶。加快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省市縣三級政府性債務風險防控體系逐步構建。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改革,支援各類地方金融組織創新發展,全省直接融資規模5000億元以上。金融風險防範化解成效明顯,監測預警和應對處置機制不斷健全,擔保圈、企業債券、非法集資等問題得到緩解,區域金融市場秩序保持穩定。信用體系建設紮實推進,企業法人公共信用數據庫基本建成,省公共信用資訊平臺實現多部門聯合共用失信“黑名單”。司法、土地、電力、價格等改革進一步深化。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經貿投資、國際産能、海洋經濟、人文交流等合作實現新突破,對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4816億元,佔全部進出口的比重達到27%。出臺了積極利用外資的若干措施,積極推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累計有21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我省投資項目708個。 
  五、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以環保督查為契機,開展最嚴厲環保整治,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 
  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積極推進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快生態文明試驗區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基本建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綠色礦山建設、採煤塌陷地治理等工作進展良好。 
  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強力推進“散亂污”企業治理、燃煤小鍋爐淘汰、煤改氣煤改電等重點工作;細顆粒物平均濃度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邊省份中位列第一。 
  加快能源結構調整。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9.9%,降幅比上年擴大4.7個百分點。從能源生産看,新能源發電345.6億千瓦時,增長29.7%,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發電34.2個百分點。從能源消費看,規模以上工業能耗扭升轉降,降幅為3.2%,已連續5個月呈現下降態勢;煤炭消費量下降6.6%,創近十多年來年度最大降幅。從節能水準看,高耗能行業投資佔比15%,同比降低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重點監測的68項單位産品綜合能耗指標中,有42項指標比上年下降,佔61.8%。榆橫至濰坊、扎魯特至青州“外電入魯”通道建成投用,新增外電接納能力500萬千瓦。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電力總裝機比重達到19.4%,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  
  六、社會民生保障上新臺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高。 
  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6789元,增長8.2%;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5118元,增長8.3%,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倍差2.43,同比縮小0.01。民生支出持續加大,公共安全、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等支出分別增長8.3%、14.0%和24.7%。 
  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民生工程,全年實現80萬省定貧困人口脫貧。60萬黃河灘區居民脫貧遷建全面啟動,全年開工村臺18個;42個外遷安置社區已動工41個,總體建設進度遠超預期。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準,全面啟動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社會救助能力不斷增強,城鎮低保保障標準達到520元/月,比上年提高23元;農村低保保障標準達到4200元/年,比上年提高386元。棚戶區改造、公租房分配入住率均完成國家下達任務,開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66.9萬戶。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全面推開,加快高校與科研機構整合共建,新的齊魯工業大學整合成立,齊魯醫科大學組建工作順利推進。成功爭取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試點,積極創建國家醫養結合示範省,加快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深入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首屆山東文化惠民消費季取得豐碩成果。平安山東、食安山東建設全面加強,安全生産形勢和社會治安秩序良好。 
  總的看,2017年全省經濟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推動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有利因素不斷累積增多,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柔韌性和可持續性持續增強。但同時也應看到,當前國內外環境依然錯綜複雜,化解各類風險矛盾的壓力依然較大,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任重而道遠。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高品質發展要求,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綜試區建設,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促進經濟平衡健康發展和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魏長民:

  現在回答記者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



新華社山東分社記者:

  剛才您在新聞發佈中提到,2017年山東經濟運作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請問,這種態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您怎麼評價2017年整體的經濟運作情況?



陳漢臻:

  感謝您的提問。2017年全省經濟運作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向好態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穩的基礎更加夯實。主要表現為“三個持續改善”上:一是市場關係持續改善。全省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環保督察、化工産業安全生産轉型升級等重要機遇,有效化解過剩産能,加快淘汰低端産業,工業生産者價格結束了連續5年下降的態勢,市場需求回暖,供求關係明顯改善。商品房銷售保持良好增勢,待售面積降幅在20%以上,房地産市場進入補庫存週期。二是供給品質持續改善。糧食總産連續6年穩定在900億斤以上,2017年是歷史又一高産年,穩居全國第3位。工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帶動下,高端優質産品供給增多,整體呈現提質增效、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佔整個國民經濟的比重持續提升,服務業在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主導地位更加鞏固。三是未來預期持續改善。企業生産經營景氣調查顯示,工業、建築業和服務業企業對今年一季度本行業運作狀況預期指數均處於較為景氣區間。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今年以來新高。 
  第二,進的勢能加速積聚。突出體現在“三個持續增強”上:一是新興動能持續增強。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新技術,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新産品,現在需求非常旺盛的機器人以及城市軌道車輛等增長60%以上;新産業,高技術、裝備製造業增加值都是10%以上的增速;新業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46%以上,快遞業務量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長。新模式,無論是分享經濟、共用經濟還是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正在迅速成長,正在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生活,對此我們都有切身感受。二是傳統動能持續增強。工業技術改造力度明顯加大,技改投資增長14%以上,增速遠遠高於上年,佔工業投資的六成以上。行業、産品向中下游鏈條延伸的趨勢明顯,比如,有色行業中,有色金屬壓延加工行業增加值是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的1.3倍;鋼鐵行業中,鋼壓延加工行業增加值是鋼鐵冶煉行業的2.7倍。三是結構轉型持續增強。堅決打好轉型發展“組合拳”,堅持做好“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兩篇大文章,在保持增速平穩的基礎上,向高品質發展新階段更進一步。“三二一”的産業結構鞏固確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4%,拉動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 
  第三,好的成果顯著增多。集中反映在“三個持續提升”上:一是居民生活水準持續提升。全省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5%,居民用於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交通通訊等方面的消費支出保持10%以上的較快增長,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等民生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增速都在14%以上。二是企業經濟效益持續提升。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始終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大力實施“雙創”戰略,加快新動能培育,助推高技術産業快速發展,行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盈利能力明顯增強,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1.8個百分點。三是綠色發展水準持續提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以環保督查為契機,開展最嚴厲環保整治,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降幅擴大;規模以上工業能耗扭升轉降,降幅為3.2%,已連續5個月呈現下降態勢;煤炭消費量下降6.6%,創近十多年來年度最大降幅。 
  綜合來看,2017年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踐行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紮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運作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持續向好勢頭正在不斷鞏固。



中新社記者:

  當前山東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環保治理的關鍵期,請問這會不會給2018年的經濟運作帶來下行壓力? 2018年山東經濟運作將呈現一個什麼樣走勢?有哪些因素能夠支撐2018年的經濟增長?

陳漢臻: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們山東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實施三大攻堅任務、向高品質發展邁進的重要一年。展望2018年,國內外發展環境依然複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我省經濟發展既面臨不少挑戰,也面臨很多機遇。但綜合來看,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多於不利因素,經濟運作總體上仍將延續平穩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 
  從宏觀環境看,全球經濟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持續呈現溫和復蘇的態勢,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總體向好。我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經濟運作持續向好,2017年增速達到6.9%,高於上年0.2個百分點,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從區域環境看,黨的十九大對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部署和安排,明確提出要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努力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對2018年經濟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為我省加快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提出的一系列切實可行措施,為全面實現2018年工作任務目標提供了根本保障。我省經濟平穩運作基礎將持續鞏固,供求關係進一步改善,市場信心進一步增強,轉型發展進一步推進,提質增效進一步夯實,高品質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一是新舊動能轉換。新舊動能綜合試驗區方案已經獲批,將加速形成我省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成為促進經濟平穩運作的最強支撐。二是重大新開工項目建設。2017年我省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個數明顯增多,達到26%的增速,是今年投資平穩增長的有力儲備,必將有力支撐今年經濟發展。三是房地産運作穩健。隨著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的持續釋放,房地産補庫存週期已經開啟,房地産市場仍將是拉動消費、投資較快增長的重要力量。四是供求關係改善。我省以環保督察、大氣污染綜合整治、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等為契機,嚴厲整頓違法違規企業,有效化解過剩産能,優勢産能加快釋放,資源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經濟運作品質和效益將繼續改善。五是生産預期向好。調研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轉型調整,不少企業通過研發創新和精細化管理,積極拉伸産業鏈,取得了超預期成效,轉型發展的信心持續增強。 
  同時也應看到,全球經濟還存在諸如美國加息縮表以及下調企業所得稅率、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我省正處於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攻堅期,倒逼約束仍將延續,短期內影響不容忽視。 
  綜合判斷,我們認為,2018年經濟發展將繼續朝著增速平穩、結構優化、動能轉化的方向發展,高品質發展將取得更加明顯的成效。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1月3日,國務院批復了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我省也制定了配套的實施規劃和實施意見。下一步我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有何具體打算和推進措施?



關兆泉:

  新舊動能轉換是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是貫徹十九大精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戰略舉措和總抓手。省委、省政府將其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集中優勢力量,全方位推動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實施規劃、實施意見和重大項目庫建設等取得突破。2018年1月3日,綜試區方案正式獲得國家批復。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將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基礎和發展潛力,加快提升濟南、青島、煙臺核心地位,形成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的動能轉換總體格局。充分發揮濟南、青島、煙臺三市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資源富集等綜合優勢,率先突破輻射帶動,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突出三核引領作用,強化濟南、青島和煙臺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推進資源要素統籌配置、優勢産業統籌培育、基礎設施統籌建設、生態環境統籌治理。促進全省協調聯動發展,健全産業合作利益分享機制,提高園區、企業、項目配套協作水準,實現産業有序轉移和優化佈局,提升經濟發展一體化水準。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其核心內涵是以“四新”促“四化”實現“四提”。“四新”,就是準確把握科技發展前沿趨勢和經濟發展脈絡,推進數字技術、資訊技術、智慧技術、綠色技術等新技術異軍突起,推動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新産業培育壯大,推動基於網際網路的創新設計、智慧製造、新型行銷等新業態層出疊現,推動分享經濟、平臺經濟、融合經濟等新模式蓬勃興起。“四化”包括:一是“産業智慧化”,就是發揮山東傳統産業規模總量大、競爭實力強的優勢,加速工業化與資訊化的深度融合,推進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實現動能“有中生新”。二是“智慧産業化”,就是通過騰籠換鳥,搶佔新興産業制高點,培育壯大新興産業規模,實現動能“無中生有”。三是“跨界融合化”,就是做好三次産業之間、産業內部、行業之間的融合整合,培育挖掘新增長點,實現動能“新中生優”。四是“品牌高端化”,就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升企業品牌、行業品牌、區域品牌、地理標誌品牌,推動“山東製造”向“山東創造”轉變,實現動能“優中生高”。“四提”是“四新四化”的目標,即實現傳統産業提質效、新興産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價值。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産業是關鍵和載體。我們將堅持做好“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加快“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努力打造十強萬億級産業集群。堅持去産能騰空間。分類施策、多措並舉、標本兼治,綜合運用法治化和市場化手段,探索建立市場自動出清的長效機制,引導企業壓減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促進各類要素資源優化配置。培育壯大新興産業。順應新技術、新産業變革趨勢,以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個産業為重點,打造新興産業發展策源地和集聚區,培育形成新動能主體力量。提升傳統優勢産業。加強技術改造和模式創新,推動傳統産業脫胎換骨提質增效,加快發展高端化工、現代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等五個優勢産業,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實現“老樹發新芽”。在這些領域率先突破、做大做強,可帶動全省産業結構和佈局的深刻變化,構建起全省新動能的主導力量。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要有強大動力支撐和一流的服務保障。堅持把深化改革、科技創新、擴大開放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根本動力,加強制度設計、系統謀劃和協同推進,持續激發全社會活力和創造力。牢固樹立全省一盤棋思想,加強省級層面的統籌規劃和整體部署,打破區域、産業和資源配置等要素分割,堅決避免低端重復建設、同質競爭、各自為政,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業佈局、因時施策。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包容創新、審慎監管、運作高效、法治規範的服務型政府,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打造人力資源強省。超前佈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技術先進、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堅固的綜合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下一步,我們將抓好四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週密安排部署,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對推進重大工程落實進行動員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確重點、壓實責任,制定詳細的時間表、路線圖,科學謀劃全省各行業各領域的動能轉換工作思路和實施路徑。二是健全政策體系,強化政策落地。積極對接國家有關部委,爭取政策落地落實,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大推力。在土地、産業、財稅、人才等方面配套出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三是突出項目建設,夯實載體支撐。出臺實施項目庫管理意見,建好用好管理服務平臺,實現對入庫項目推進、監管、服務的全過程覆蓋。2018年開始,省裏將每年謀劃確定10個重點發展領域,從重大項目庫中篩選100個作為年度重點項目,構建“10+100”的推進機制。四是加強宣傳推介,營造濃厚氛圍。面向全國、全球再舉辦一系列的宣傳推介活動,把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進一步推向深入。籌備舉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宣介會,借助外交部藍廳平臺向全球推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大眾日報記者: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發展的主線,今年我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

魏華祥: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十三五”時期經濟工作的主線。全省各級各部門細化責任分工,創新思路舉措,“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去産能方面,以“僵屍企業”處置為抓手,直面問題、攻堅碰硬,堅決遏制嚴重過剩和落後産能盲目擴張,加快出清低端落後産能,提前3個月完成國家下達的生鐵175萬噸、粗鋼527萬噸去産能任務目標;煤炭退出産能351萬噸,比計劃多退出115萬噸。查處制售“地條鋼”違法違規企業36家,合計産能675萬噸。積極爭取國家同意採用替代關停辦法,用合規低端産能置換留存違規高端産能,全省共關停電解鋁産能322.25萬噸,超額完成國家任務。受益於市場供求關係改善,電解鋁價格走高,相關企業效益有所增長,實現了國家認可、企業受益、職工穩定、環保達標的多贏效果。 
  去庫存方面,緊緊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一手抓熱點城市控房價,一手抓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出臺了《進一步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防範和化解房地産市場泡沫風險。加快改善困難群眾住房條件,圓滿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棚戶區改造、公租房分配入住率任務,開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66.9萬戶。從全省商品住宅網簽數據看,調控措施效果逐步顯現,升溫勢頭得到一定遏制,呈現成交量下降、去化週期保持在合理區間、房價漲幅回落的特點,房地産市場總體運作趨於平穩。 
  去杠桿方面,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推進資産證券化工作,企業杠桿率穩中趨降。2017年,新增境內上市公司30家;新增新三板掛牌公司118家;新增直接融資額5366.9億元;爭取國家批復企業債券20支,總規模246.3億元。預計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5%,比年初回落0.7個百分點。積極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債轉股簽約實際落地金額156億元。 
  降成本方面,全面落實營改增政策,累計實現減稅約656億元。出臺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實施意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等減免稅政策落實力度,減免小微企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約88億元。落實中央和省定減費降負政策,全面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實現省定涉企收費基金項目“零收費”,取消41項中央立項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獲准實施停徵地方水庫移民扶持基金等政策,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140億元。積極落實好煤電價格聯動和天然氣降價政策,擴大直接交易試點電量規模和入選企業範圍,全年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約30億元。降低企業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費率,累計為企業減輕負擔約21億元。 
  補短板方面,聚焦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改善、精準扶貧脫貧等薄弱環節,統籌運用財稅、價格等政策,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和支撐。基礎設施“補短板”不斷加快,石濟客專山東段和龍煙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運。細顆粒物平均濃度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邊省份中位列第一。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年實現80萬省定貧困人口脫貧。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60萬黃河灘區居民脫貧遷建全面啟動,截至2017年底,28個新建村臺工程已開工18個,完成投資2.7億元;42個外遷安置社區已動工41個,總體建設進度遠超預期。



山東工人報記者: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是黨的十九大基於我國所處新的歷史方位做出的重大判斷。我省作為工業大省,工業是推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從剛才公佈的數據看,工業經濟的品質效益都在提升,是否意味著我省工業高品質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魏華祥:

  是的,您説得沒錯。2017年,全省工業經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帶動下,整體呈現提質增效、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2017年前11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7770.6億元,同比增長11.6%,預計全年工業利潤也會保持在11%以上,而2016年工業利潤只增長了1.2%,2015年同比下降1.6%。利潤是衡量和判斷工業經濟運作品質和效益的最主要的指標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我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成效已經開始顯現。 
  工業經濟運作品質變化情況,具體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發展動能轉換加快,高加工度的特點更加鮮明。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在10%以上,遠遠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已經取代資源能源類行業,成為我省工業增長的主引擎。行業、産品向産業鏈中下游延伸的趨勢更加明顯,這一點在有色和鋼鐵行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熱軋薄板、數控金屬切削機床、伺服器等精深加工産品産量增速均在12%以上。 
  二是降本減負成效更加明顯,盈利能力穩步提升。降本減負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同比減少0.25元,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7.4%。四季度景氣調查顯示,54%的企業受益於減稅降費、降息等政策,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17.8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收入利潤率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41個行業大類中,23個行業利潤率高於上年同期,佔56.1%。 
  三是新興産業活力大,企業轉型升級意願強。高技術行業增加值連續12個月保持10%以上的較高增速。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35%,比年初提高1.2個百分點。四季度景氣調查顯示,51.7%的企業有投資計劃,50%的企業投資用於“産業轉型”或“新産品開發”,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26.2個百分點。 
  四是綠色發展亮點多,綠色産品産業發展快。工業發展高度依賴資源、環境消耗的局面得以扭轉。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僅增長3.6%,低於規模以上工業3.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由升轉降,降幅為3.2%。綠色産業、産品蓬勃發展,大氣污染防治設備、水質污染防治設備、新能源汽車等産品産量分別增長13.5%、30.7%和300%。



山東商報記者:

  當前,人民群眾對快速出行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關注度較高,您能介紹一下我省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麼?

關兆泉: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以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強化項目前期工作、資金籌措、工程建設等重點環節,一大批事關全省發展大局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全省交通規劃建設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截至2017年底,鐵路運營里程達到5700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240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820公里。全省綜合交通網路規模達到28.3萬公里,總體水準處於全國前列。 
  從鐵路建設情況看:一方面,我省以貨運為主的“四縱四橫”鐵路網基本建成。規劃的20個鐵路項目,總投資共2148億元,建設里程合計4053公里,其中京滬高鐵、青榮城際等18個項目建成運營,青連鐵路項目將於2018年建成,屆時制約我省能源運輸和港口集疏運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另一方面,以客運為主的中長期快速客運鐵路網規劃實施順利。我省原規劃的“三橫五縱”快速鐵路網項目全部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環渤海地區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鐵路規劃》,規劃建設鐵路里程4700公里,總投資6100億元。已建成京滬高鐵、青榮城際等高鐵1000余公里;在建濟青高鐵、魯南高鐵等高鐵約1000公里;新開工濟鄭高鐵、濟南至萊蕪等高鐵近1000公里。2017年下半年以來,我省對高鐵網路進行了深化研究,擬通過“加密、提速、擴通道”,將“三橫五縱”高鐵網路提升為“三環四橫六縱”,目前該規劃正在加快編制。 
  今後五年(2018-2022年)是我省加快高鐵建設的黃金期和關鍵期。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我省有條件利用五年的時間,通過調整建設時序,加快通道建設,統籌高鐵、城際、市域鐵路和城市輕軌等各種軌道交通融合發展,基本實現全省高鐵網路現代化。一是在已通車1136公里的基礎上,投資5550億元,加快18個高鐵項目建設,建設里程3400公里,建成後全省高鐵通車里程達到4500公里,走在全國前列。二是全面加快通道建設,重點推進濟青、魯南、北部沿海、京九、京滬二通道、濱臨、東部沿海通道內的高鐵項目,打通高鐵通道的“主動脈”,形成“三橫五縱”高鐵網路主骨架。三是加快市域鐵路規劃建設,探索推廣軌道交通新裝備、新技術,實現與城市輕軌、地鐵及其他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擴張高鐵網路的“毛細血管”,擴展高鐵的覆蓋範圍,打通城市內外的快速連接通道。五年建設規劃實施後,將大大加快我省高鐵現代化進程,優化完善路網結構,滿足人民群眾方便快捷舒適的出行需求,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支撐保障。 
  此外,高速公路、民航、港口等規劃建設也都取得了積極成效。到“十三五”末,全省基本建成京九、京滬、沿海三個縱向通道和濟青、魯中、魯南三個橫向通道,形成“三縱三橫”的綜合交通運輸通道,濟南、青島、煙臺、濰坊4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趨於完善,基本形成運輸方式齊全、安全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網路。

魏長民:

  好,記者提問就到這裡。大家如有其他需要採訪的內容,請會後聯繫省政府辦公廳劉震。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