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2017首頁>首頁新聞發言人>理論研究>

新聞發言人應具備“真功夫”

發佈時間:2017-09-23 10:05:00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陳冀  |  責任編輯:孫宇

 原標題:從“花架子”到“真功夫”

  隨著構建資訊公開透明政府的推進、建設城市形象的加強、輿論環境的空前多元活躍等,各地已普遍建立了新聞發言人隊伍,在滿足公眾知情、引導社會輿論、推進資訊公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8·19”講話中對全國宣傳思想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宣傳思想部門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職責,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宣傳思想部門工作要強起來,首先是領導幹部要強起來,班子要強起來。各級宣傳部門領導同志要加強學習、加強實踐,真正成為讓人信服的行家裏手。”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慎海雄要求全省宣傳戰線的工作者,要講政治、懂理論、把輿論、管導向、強隊伍,要能説、會寫、有辦法。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強化擔當精神,打造“四鐵”隊伍,堅持創新引領,堅持問題導向。新聞發言人作為宣傳部門重要的主體中堅力量,更應通過加強學習實踐,練就出深諳輿情引導和傳播規律的“真功夫”。

  一、練就“真功夫”應具備三大能力

  在當前的輿論環境下,如果僅僅把新聞發言人簡單理解為“封堵刪”的“滅火隊長”顯然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加強和壯大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提高戰鬥力迫不及待。本人在基層宣傳戰線工作中體會到,練就“真功夫”至少應具備三大關鍵能力。

  ——專業的素養。新聞發言人雖是行政工作,但實則是業務崗位,既要具備堅定政治立場、正確政治方向和敏銳政治嗅覺,又要具有較好的理論素養和政策水準,還要熟悉新聞傳播工作,具備一定的傳媒專業技能、專業道德、專業意識,能迅速敏銳洞察苗頭動向、精準研判輿情發展走向、細緻把握資訊發佈的得失、全面掌握媒體資訊需求、善於策劃具有傳播力的正面宣傳等。

  ——負責的態度。新聞發言人雖然不是能創造經濟效益的實體崗位,但卻是潛在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崗位。新聞發言人的履職要在政府框架內完成,更要懷揣著對人民、對事業、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情懷,全天候待命,時刻投入戰鬥,因為其履職不僅要遵循一般行政工作的規則,還要按照新聞發展規律迅速作出反應。

  ——擔當的精神。新聞發言人雖然不是地方“一把手”,但卻往往對外擔當著“臺前定調者”的角色。如何縮小遵循輿情規律快速作出反應與政府運作按部就班之間的差距?這就需要在遵循規律基礎上勇於擔當、智慧處置。若將輿情處置當作普通公務來看待,“容忍”公文行走的速度,則不可能有應對輿情的效率。

  東莞作為輿情大市,且輿情高風險區域散落在32個鎮街。在與輿情賽跑的博弈中,我們深深感受到,僅靠宣傳部門區區幾個人難以真正做到應對有序、處置有效、嚴防死守。與其讓宣傳部門東奔西突、三頭六臂,不如讓遍佈全市的新聞發言人成長為銅墻鐵壁。

  二、採取三種學習方式提高隊伍戰鬥力

  東莞市高度重視新聞發言人隊伍的建設,近年來先後出臺10多份文件,對新聞發言人的職責分工、突發事件應對、新聞發佈管理等進行制度安排,編印操作性強的工作手冊,分層次建立起由新聞發言人、新聞助理、新聞幹事、新聞聯絡員等組成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遍佈全城的400多人新聞發言人隊伍。

  為避免新聞發言人隊伍成為建而不管、建而不訓、建而不用的“花架子”,東莞採取了三種學習方式,加強有效培訓,提高這支隊伍的戰鬥力與生産力。

  ——學習常態化。構建“內建制度、外強培訓”的系統化、制度化的培訓學習模式,特別是在工作經費縮減的情況下,以“再減絕不減培訓”的原則把業務培訓和學習交流作為隊伍建設的核心內容,採取“請進來”(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來本地集中授課)、“走出去”(組織發言人前往國內著名高校和政府部門集中學習)、“走下去”(宣傳部門領導不定期地深入基層授課交流)等形式,對全市新聞發言人隊伍進行系統培訓,並將新聞發佈、媒體應對等課程納入全市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培訓體系等,還在全省率先推出“新聞發佈視頻公開課”線上培訓學習等彈性授課形式。在抓好新聞發佈技巧、突發事件新聞應對等業務培訓的同時,還根據需要增加網路輿情分析、城市形象傳播、媒體融合、演講技巧、基本禮儀等課程,全面提升新聞發佈隊伍的綜合素質。

  ——學習適時化。身邊案例往往比書本理論來得深刻入腦。我們充分發揮全市新聞發言人微信群及時掌握輿情、實時探討業務、隨時推介亮點等積極作用。每天在群裏及時發佈涉莞重要報道、網路輿情,輕觸指尖“一覽莞邑事”,資訊靈、情況清、實情明;推送城市形象推廣、工作亮點經驗等內容,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分享討論新近發生的輿情熱點、處置案例的成敗得失,深刻鏡鑒;讓發言人的優秀代表現身説法,用發生在身邊的生動案例和成功經驗互動交流。扁平化學習載體的構建讓學習不隔夜不間斷。

  ——學習數據化。探索以大數據為基礎建立起輿情應對的科學系統支撐,東莞市委宣傳部主導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輿情督辦系統,使輿情處置實現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電腦和手機終端適時快速響應、有跡可查、責任明晰,同時還依託大數據的客觀量化評判,科學排名,鞭打快牛,互相借鑒,力爭搶佔輿情處置寶貴的“黃金半小時”。

  三、新聞發言人隊伍力爭發揮三種功能

  經過持續系統的學習培訓,目前新聞發言人隊伍得以強筋壯骨,處置輿情從慌亂無措到快速反應,對外宣傳從不敢發聲到主動策劃,基本做到“輿情不發酵、傳播有聲音”,努力成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護城河”與“防火牆”。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指導下,新聞發言人隊伍正力爭發揮著三種功能。

  ——輿情引導者。在鋪天蓋地的多元資訊面前,如果沒有一個權威的資訊來源,雜亂的資訊易攪亂輿論環境,特別是在突發事件中易讓小道消息滿天飛。客觀科學地引導輿情是新聞發言人的天職。為此,我們確定了重要的工作原則:突發輿情發佈“不缺席”、熱點新聞策劃“不遲到”、日常新聞供料“不縮水”,力爭做到回應輿情不躲不藏、正面宣傳主動出擊、日常發佈量足質優。

  東莞全年僅市一級層面舉辦的新聞發佈會就達近40場,始終保持平均每個月3場以上的頻率,全年收穫各級媒體刊發的涉莞正面報道上萬篇,處置負面輿情300多宗。與此同時,越來越多訓練有素的新聞發言人自信地走上臺前,講述東莞好故事,有力地引導輿情,主導風向。

  ——媒地潤滑劑。新聞發言人只有為媒體做好“新聞保姆”,才能當好政府的“新聞管家”。新聞發言人應成為最能讀懂政府與媒體話語體系、深諳兩者文化的“跨界人”,當好協調政府、媒體以及公眾關係,實現有效溝通的潤滑劑。

  為此,我們探索建立與媒體經常性資訊互動機制,保證新聞發言人與媒體和公眾溝通的“橋梁”暢通無阻。我們通過媒地溝通交流會、不定期座談等多種方式探討選題、溝通資訊、聯絡感情,積極聯繫採訪,主動服務媒體,爭取發展政策,建立起與媒體長期的信任關係,構建朋友式的工作關係,切實做到“善管媒體、善用媒體、善待媒體”。

  ——決策智囊團。相對於單一部門深耕某一領域的職業特點而言,新聞發言人由於工作性質使然,兼具著“跨界人”的角色,對全局、民情、實情相對熟悉,有利於在資訊收集、研判輿情、破解問題時打通思路、整合資源、“求取最大公約數”。

  東莞市委、市政府充分尊重、高度重視新聞發言人的這一獨特優勢,不僅將宣傳部門看作輿情管理的主體部門,更重要的是將宣傳部門納入到重大事項研判處置、重大政策制定等全過程,充分聽取意見,發揮新聞發言人決策智囊團的作用。宣傳部門也著重構建“對外處置輿情、對內解決問題”的雙通道功能,通過收集研判社會熱點、民情民意、輿情走勢等,以輿情專報方式提前預警,促進實體工作的有效解決,力爭讓輿情終結于動向,讓問題解決於苗頭,最大程度地減少不利影響。

  (東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辦、網信辦主任,高級記者 陳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