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棚改拆遷現“通州模式”
新奧集團工作人員在潞城棚改二期後屯村開展入戶清登工作。
五月初五,是端陽。一鍋粽子出了鍋,50來歲的主婦李大嫂撿出來兩碗。她一邊轉著碗擦沿上的水,一邊喊著孩子:“來,這碗給你張哥送去!”頓了頓又説:“這碗給你叔送去!”
一哥一叔,説的卻不是一家人。張哥是張傑,兩年前作為北京新奧集團第一批進駐副中心的部門負責人,他陪伴了每一戶的棚改安置;叔,卻是李家親兄弟。上世紀90年代初倆兄弟鬧了糾紛,到2015年一直沒再説過話,直到趕上潞城棚改。
16個村,15平方公里佔地,9300戶村民、戶籍人口2.5萬人,潞城鎮棚戶區改造一二期高效完成,其中二期僅用20天,就全部完成簽約、拆除、選房。
業內稱這次棚改是“通州模式”,創出了和諧高效推進的棚改奇跡。但奇跡背後,其實是多想著老百姓的利益,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心。
拆遷隊進村 從“咋辦”到“給咱辦”
2015年6月,33歲的張傑和另外16人悄悄進了通州,借用潞城鎮政府一間四十來平方米的會議室開始辦公。
這消息像風一樣散開,周圍幾平方公里的村民都開始打探,有期待,有不安。
要知道,北京新奧集團將是通州最大的“地主”之一,主要負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棚戶區改造,以及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總體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基礎設施、多業態住房等投資建設任務。這些延續了近千年的村子近20年來雖然幾次傳説要搬遷,但幾萬號人從來沒真正想過這事兒會影響到他們。
當村裏人還在商量“咋辦”時,北京新奧集團已在主動發揮棚改項目實施主體作用,積極探索又穩又快的棚改拆遷新模式。張傑作為北京新奧集團通州分公司拆遷管理部的部長,已經加入了由鎮裏、新奧、評估、拆除、測繪和村民代表組成的六方工作小組。他們要做的是先摸清底數,找到村裏各種疑難雜症的病根兒。找到病灶,才能開藥方。
在一期棚改名單中的古城村就有病灶。中街39號的老人已故,繼承人在重新裝修房子後繼續和妻子居住,但沒辦手續。這種類似的問題,通過對39號一家人的認定推及類似情況,其繼承人和名下無房妻子都可以被認定為安置人口,享受待遇。
“以前覺得拆遷隊跟咱不是一條心,就想讓我們趕緊搬,沒想到真願意給我們出力。”村民高興了,六方小組“白加黑”的忙碌工作也有了意義。
這樣的事情,每個村都有。入駐潞城兩年,張傑足足寫滿了10個筆電:“政策無法解決所有問題。老百姓的訴求只要是合理的,我們都會幫他辦。”
倆院分九份 解開疙瘩重成一家人
在潞城鎮北、運潮減河岸旁,有個召裏村。古時這裡有供來往官員途中食宿的驛站,如今,許多河北的商旅遊客仍從這裡進入北京。
召裏是棚改二期的村。看到一期的好政策,大夥兒都願意遷上樓,但有些幾十年結在心裏的老疙瘩,不那麼容易解開。
北京新奧集團的駐村代表夏超和村書記田雷就碰上了這麼一家九口。
南街70號和71號,有44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李家老父親去世後,二兒子接了班到城裏工作,老大和老三就住進了兩個院子。
沒想到過了沒幾年,老三結婚自己申請了宅基地,老二回村裏住上了給老二的房子。可在二十多年前確權辦證時,倆院子就變成了老大老三的名字。不服氣的老二聯闔家裏五個姐妹將老大老三告上法庭,一通折騰之後,確權取消了,恢復成老父親當年的蓋房文件,哥兒幾個再也不説話。
情分一斷就是20年。棚改消息傳來,家家戶戶都坐不住了,開始分頭找田雷和夏超。
“一家人哪兒能説兩家話?”有村書記撮合,再加上大姐從中調停,幾戶街上見面都扭臉兒的親兄弟重新坐在了一起。夏超也請駐村律師來,給這家人普及財産繼承的準則。
最後,全家人同意將兩宗宅基地分成九份,老大、老三因為各另有宅基地,就換成了現金補償,老二一家有兩套房,老母親和姐兒五個一人一套。“總算讓大家都滿意。”夏超舒了一口氣。
村村都公示 一把尺子量到底
幫村民拔出心中釘子,固然是棚改順利推進的原因之一。可又是什麼讓所有人在十幾天裏迅速簽約的呢?
張傑説,是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陽光拆遷政策。
這把尺,明明白白地寫在棚改前發到家家戶戶的“明白書”裏。明白書裏列出一條條的“幫您算算賬”,大到安置房面積、宅基地補償款,小到一頭牛、一隻雞,從成千上萬的補償款到細到10元的獎勵金,都有詳細説明。
尺子定下就不能動。和幫情況特殊村民申請政策不同,每平方米3850元的補償款一旦劃定,就是想多要10塊錢,那也沒戲。
“一把尺子量到底,做起來容易,説起來難。”夏超從進了村,就等於進了村民的“包圍圈”——這家為什麼多,那家少了哪兒,個中原因都得一一説明。村口貼出來的公示,也讓有疑慮的人放下“小九九”:家家戶戶的新老宅基地認定結果、安置人口、經營面積、評估報告、拆遷補償款,大數小數都列得一清二楚。
為了讓老百姓踏踏實實地拿起筆簽字,指揮部的工作人員沒有午休,也沒有週末,隨時答疑。2016年9月15日,二期簽約開始,李文利大姐頭一批就簽了字。“我家六口人,兩個院子。之前在家就算好了,一個院子按面積來,一個院子按人口來,最後分了四套房,還有現金剩餘。”看著自家選的安置房一層一層地拔高,李文利大姐心裏又踏實,又興奮。“冬天咱也能用上樓房的暖氣,不用再受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