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16首頁> 政策資訊

我窮我怕誰!扶貧如何挖掉精神貧困之根

發佈時間: 2017-06-13 10:45:05  |  來源: 半月談  |  作者: 葉俊東 朱華穎 譚元斌  |  責任編輯: 劉攀

原標題:《農村“群星現象”:一個國貧縣的精神扶貧樣本》

2013年以前,好逸惡勞,“我窮我有理”“我窮我怕誰”一度成為湖北鶴峰農村的流行時尚。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鶴峰向以“等靠要”為主要特徵的“素質貧困”宣戰,挖掉精神貧困之根。僅用4年,這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風氣為之一變,農村“群星”涌現,由“精神洼地”成長為“精神高地”,推動扶貧進入快車道。

  山區國貧縣“群星薈萃”

鶴峰山大人稀,交通閉塞,是“八七”扶貧攻堅特困縣、武陵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半月談記者蹲點調研發現,這個處於精準扶貧衝刺階段、過去因“素質貧困”惡名遠揚的山區縣,近年出現罕見的農村“群星現象”。

鶴峰縣長胡平江介紹,近3年來,鶴峰縣受到省級以上表彰、與農村直接相關的先進典型達16個,平均每1.4萬人出現一個重大先進典型。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鶴峰縣涌現出的這些先進典型,品質非常高,像“全國最美鄉村教師”鄧麗,“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王艷,“全國十大法治人物”易滿成,“中國好人”周吉然,“全國最美家庭”朱永翠家庭等,都是在全國層面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楷模。他們已成為鶴峰的新形象。

這些典型的精神在鶴峰接力傳遞,加倍放大。在自家當選2016年度鶴峰縣“最美家庭”後,中營鎮八字山村婦女田桃英將所獲獎金捐給困難群眾。她説,自己是從貧窮路上過來的,虧得國家政策好才過上舒服日子,因此有責任去幫助更多的人。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縣6萬餘戶農戶共有43660戶被評為六星級以上文明戶,其中1726戶被評為“十星級文明戶”。如今鶴峰農村扯皮拉筋的少了,有事無事陳情的少了,不少累積的社會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鶴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支皇説,“群星現象”的出現,既是鶴峰農村文明素質提升的結果和體現,又推動鶴峰農村文明素質進一步提升,形成良性迴圈。

精神扶貧與精準扶貧深度交融,讓長期困擾和阻礙鶴峰發展的江坪河水電站工程復工、八峰藥化破産重整、宣鶴高速公路徵地拆遷三大瓶頸一一破解。特別是宣鶴高速公路,鶴峰僅花半年多時間,就完成了徵遷工作,被讚“鶴峰加速度”。

素質課重塑脫貧主體

“樓房建成一層整一次酒,父親大壽幾個兒子輪流整酒,甚至家裏生窩豬仔也要整酒……”鶴峰縣文明辦主任陳千軍對2011年前後縣內嚴重的整酒風記憶猶新。當時,普通百姓一年的人情費達1萬多元,困難點的家庭甚至貸款送人情。有村幹部送人情送到要求辭職。

這只是“素質貧困”的一個縮影。當地一些幹部還記得,五六年前,鶴峰縣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協調難、施工遭阻撓等是常態;農民扯皮拉筋、盲目攀比、打牌賭博等不正之風愈演愈烈;貧困戶“吃救濟光榮”“等靠要”等現象突出。

中營鎮大路坪村黨支部書記洪克新回憶説,2013年以前,大路坪村是中營鎮經濟發展慢、環境臟亂差、項目落地難的典型村,村民素質整體不高,很多人把整酒當成生財之道、把賭博打牌作為“娛樂”收入來源,把好逸惡勞當成榮耀、風尚。不良風氣的盛行,形成了惡性迴圈,造成許多家庭不和諧,村民之間不團結,村級發展難跟進。

從過去的“精神洼地”到如今的“精神高地”,轉變源於鶴峰縣2013年起開始實施的全民素質提升工程。

2012年底,鶴峰縣委、縣政府制定《鶴峰縣全民素質提升三年規劃》及《年度素質提升工程方案》,強力推進以“倡導新風尚,發展新文化,培育新公民,建設新家園”等為核心的全民素質提升工程,鶴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由此提擋加速。

自那時開始,鶴峰縣精心打造“星級文明戶”創建、“最美”系列評選以及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等三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金字招牌”,把各種凡人善舉和社會新風尚積聚成大氣候,讓“盆景”匯成風景,凝聚人人向上向善的強大正能量。

過去4年,中營鎮大路坪村一直堅持邀請恩施州委黨校、縣委黨校講師、退休老教師、幹部、最美個人、最美家庭代表等給村民講素質課,以使每個村民都受教育和啟示,自覺改掉不良陋習。

日積月累,大路坪村整體文明素質顯著提高,村容村貌、環境衛生得到極大改觀,矛盾糾紛大幅減少,這個老牌後進村,一躍成為“全國文明村鎮”。

在大路坪村法治文化廣場上,“美、禮、和、德”四個大字格外醒目。截至2016年底,僅459人的小村莊,共評選出91戶十星級文明戶,全村形成“比、學、趕、超”文明新風的良好局面,依託茶葉等優勢産業,預計未來3年全村每人平均收入將突破5000元。

文明入心,精神扶貧挖窮根

鄂西山區一位離任縣委書記談到,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有少數老百姓出現了“我是窮人我怕誰”“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誰”“我掐著你玩”的心態。

國家電網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供電公司一位幹部透露,在他們定點扶貧的秭歸縣茅坪鎮建東村,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父親去世,母親體弱多病,整日遊手好閒,什麼事兒都不願意幹,“給他家送米送油,根本不買賬,好像我們都欠他似的”。

“在個別地方,扶貧變成養懶漢,與初衷背道而馳。”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説。

部分受訪基層幹部和專家學者認為,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富口袋與富腦袋密不可分,只有堅持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增強脫貧的內生動能,扶貧才能久久為功。鶴峰的探索找到精神扶貧、精準扶貧結合的有效途徑,極具啟發意義。

首先,參與是關鍵。鶴峰將靶向評選與精神扶貧結合,對群眾身邊涌現的先進典型進行重點挖掘。通過村民小組海選、行政村推選、鄉鎮評選、縣級競選,使“最美”評選延伸到每一個家庭,影響到每一個人。

其次,導向不可缺。鶴峰對自立勇敢地戰勝苦難、收穫幸福生活和美麗人生的先進典型,給予精神物質“雙獎勵”,強化正面引導作用。王小平認為,這些政策紅利“吹糠見米”,激勵著貧困群眾重返勤勞本質、重樹自強意識、重拾發展信心。

最後,重在常態化。鶴峰推動村級治理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讓素質提升融入群眾日常生活。胡平江透露,鶴峰在全縣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或《社區公約》,文明鄉風建設實現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刊于《半月談》第11期, 記者:葉俊東 朱華穎 譚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