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16首頁> 輿情關注

近期熱點輿情事件折射網民安全感訴求日益強烈

發佈時間: 2017-05-12 11:15:32  |  來源: 人民網-輿情頻道  |  作者: 廖燦亮  |  責任編輯: 曾志

    近一段時間,輿情熱點事件頻發。如,山東聊城于歡“故意傷害案”、廣東新豐練溪托養中心自閉症少年非正常死亡、河南中學生疑遭強迫賣淫、四川瀘縣學生死亡事件、西安問題電纜等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其傳播規律和産生原因顯露出一些新的特點,對輿論引導和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傳統媒體仍是社會輿論的“壓艙石”

    從近期幾起熱點事件傳播規律看,當下傳統媒體仍是熱點新聞的主要資訊源頭和傳播者。傳統媒體以深度報道、新聞調查、新聞評論等方式跟進,輿情演變就可能發生質的變化,很快成為社會熱點。從《新京報》曝光的“廣東新豐練溪自閉症少年雷文峰托養中心之死”,到《南方週末》揭開山東聊城于歡“故意傷害案”,《法制晚報》“河南30余名中學生疑遭強迫賣淫”等首發報道,均引發網民的海量關注和討論。

    這表明,在微網志、微信等新媒體迅速發展、一些論調唱衰傳統媒體的新形勢面前,傳統媒體在熱點事件輿論引導中仍發揮著“壓艙石”及“定盤星”作用。社會輿論的主導權還在傳統媒體,其影響力、公信力仍高於網路新媒體,在進行輿論監督特別是異地監督時,必須十分慎重,把握事實,依規依法,避免形成新的輿論事件,同時審時度勢,擔負起引導的職責。

    比如,山東聊城于歡“故意傷害案”中,面對網民的憤怒心情及一些非理性情緒,《人民日報》等傳統媒體率先發聲,一方面強調審視案件中的倫理情境、正視法治中的倫理命題;另一方面點讚司法與媒體,為法律與民意的良性互動定調定向。《人民日報》的評論《辱母殺人案:法律如何回應倫理困局》、《中國青年報》的評論《刺死辱母者被判無期:請給公民戰勝邪惡的法律正義》等,回應了社會關切,起到了平衡輿論、打撈起更多理性聲音的作用,對輿論從質疑警察、司法到回歸理性起到了關鍵作用。之後審視“法理情”、肯定相關部門及時介入回應成為輿論主基調。

    網民安全感訴求日益強烈

    公眾對安全感的訴求,是近期熱點輿情事件發酵的一個根源。隨著社會現實與網路輿情關聯交互的深入,網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擴大,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代表的社會各階層對安全感、獲得感的訴求日益強烈。

    圍繞山東聊城于歡“故意傷害案”、廣東新豐練溪托養中心自閉症少年非正常死亡、西安問題電纜等熱點事件的討論,均關乎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網民代入感很強。輿論對社會安全的持續發問,恰恰映射事件傳遞出公眾的深層次擔憂,而這也是類似輿情的最大擾動因素。

    西安問題電纜事件中,網民爆料提供電纜的陜西奧凱電纜公司為“一家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小作坊”,電纜全部為“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地鐵承載著乘客的生命安全,哪怕是一個螺絲釘出問題,都可能會帶來不可設想的後果。網民擔憂稱,“想到清晨辛苦的上班族和學生可能正在以殞命為代價乘坐著死亡列車,讓人不寒而慄”。

    山東聊城于歡“故意傷害案”,“蘇銀霞與兒子于歡在自家的公司裏被吳學佔及手下限制自由,遭受暴力催債”的報道描述,刺痛公眾神經。“如果你的母親受到那樣的侮辱,你是否也會變成殺人犯”“在沒有安全感的當下,我們如何保護自己”等代入式問答驟增。有網民稱,“該案之所以引網民群情激昂,在於我們同情于歡的遭遇,而這種同情源於我們自身對安全感的渴望”。

    廣東新豐練溪托養中心自閉症少年非正常死亡事件中,輿論由對自閉症少年死亡的唏噓轉為對該托養中心多個被救助人員死亡的關注。“49天內死亡20人”的事實對網民的安全感造成極大衝擊。有媒體認為,一名15歲少年從家裏走失,最終死於“救助”的過程,這樣的悲劇讓人愴然。

    政府輿情素養缺失致“塔西佗陷阱”

    在近期的幾起熱點事件中,當地一些部門輿情素養的缺失,是激起公眾憤怒情緒的導火索。面對洶湧的輿情,個別部門仍然存在“封”“堵”“刪”“滯”等陳舊輿情處理思維,顯示出目前基層社會治理的短板。

    輿情應對水準和治理能力欠缺,易使熱點事件演變成線下群體行動的情緒鋪墊。2008年的貴州甕安事件,源於一少女溺水死亡的偶然事件,資訊公開不充分、辟謠力度不夠等原因,致使“女學生是被姦殺後投入河中”“元兇是縣委書記的親侄子”“女學生的叔叔在與公安人員的爭執中被打死”等謠言不斷流傳,將更多的人裹挾進來,諸如溺亡學生生前所在的甕安三中的學生,還有甕安縣城裏在政府徵地、城市拆遷等行為中利益受損的一些農民和市民等,最終引發上萬群眾聚集,一些不法分子趁機打、砸、搶、燒縣委、縣政府及縣公安局辦公大樓的惡性事件。

    因此,輿情應對理念不足的基層政府,很容易在輿情事件中成為弱勢角色,從而引發一系列次生災害。近期四川瀘縣學生死亡事件中,也出現了“被毆打致死”“公職人員子女參與”“政府包庇”等諸多傳言。儘管它們已經被證實是虛假資訊,很多傳言也經不起推敲,但當地政府發佈的資訊還是遭到了很多網民的質疑,陷入了“越描越黑”“説什麼也不信”的“塔西陀陷阱”。有評論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在於當地政府沒有秉持公開公正透明原則,遇事總想大事化小,而不是第一時間向外界公佈細節”。

    整個事件的初期,當地政府幾無恰當的回應動作,也未向社會釋放及時可靠的資訊,反而對媒體的採訪處處設防。微信公眾號“俠客島”發表文章《瀘縣事件,一堂值得深思的公開課》提到,“新華社記者在採訪瀘縣事件過程中,嚴密防範讓記者感覺到無形壓力,所到之處都有人'陪同'。當記者提出採訪死者母親時,縣政法委書記李盛春表示找不到人,問手機問地址皆不知。記者好不容易突破制約跑了20多公里村道前去採訪死者的爺爺奶奶和同學時,被跟隨的鎮村幹部用各種暗示威脅干擾,迫使採訪對象不敢説真話。”

    面對突發事件,最好的辦法就是堅持公開公正透明原則,公佈真相。“沒有神秘就沒有恐懼”,公開公正透明原則不但有利於地方政府在突發事件中迅速取得網路輿論話語權,及時樹立陽光負責的公眾形象,還可防止網上各種不利猜測、質疑和炒作,最大限度壓縮流言形成空間。

    輿情應對的新要求

    從輿情應對看,社會各階層對安全感、獲得感的訴求日益強烈,輿論對於當地官方回應品質和回應態度要求不斷提高。僅“快速回應”已不能滿足需求,需要相關部門重視線上疏導和社會綜合治理,同時摸準輿論痛點,及時回應民眾關切。

    四川瀘縣太伏中學學生墜樓事件中,瀘縣縣委宣傳部公眾號“瀘縣發佈”在事發當日(4月1日)發佈消息稱,瀘縣太伏中學一學生(趙某,男,14歲,初二學生)在住宿樓外死亡。4月2日,“瀘縣發佈”再次發佈消息稱,現有證據排除他人加害死亡。回應速度不可謂不快。不過,由於一天就排除他殺的回應,一時間,關於該學生的死因謠言四起,對當地政府的質疑此起彼伏,引發輿論熱議。

    經驗表明,輿情應對既要尊重受眾的參與權、知情權,回應公眾關切,又要善於因勢利導,引導受眾正確認識事物真相,確保取得最佳引導效果。

    西安問題電纜事件被曝光後,雖然奧凱公司堅稱品質沒有問題,併發表辟謠公告,但不斷有網民曝出該公司以往種種問題。面對不斷上升的輿情熱度,西安市政府迅速反應,召開新聞發佈會,控制涉事公司責任人。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呂健表示,送檢樣品均不合格,並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道歉,願為此承擔責任。3月21日,奧凱公司法人代表對供應不合格電纜行為供認不諱,並跪地道歉,願接受法律制裁。西安市政府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表明要一查到底的態度,彰顯了維護市民安全、嚴查質檢問題的決心,獲得了多數網民的肯定,相關輿情開始回落。

    因此,有關部門應進一步提高輿情應對能力,始終保持與網民的順暢溝通,凝聚共識,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正如《人民日報》評論《瀘縣中學生死亡案:權威聲音如何才能擲地有聲》稱,“在化解輿情危機中,管理部門既不能陷入清者自清式的沉默是金,更不能滑向先消極怠惰、後大動干戈的被動境地。掌握好時、度、效的統一,公斷才能服眾,權威聲音才能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