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16首頁> 輿情關注

荒唐招生引爭議 及時叫停止亂象

發佈時間: 2017-03-20 08:26:39  |  來源: 人民網-輿情頻道  |  作者:  |  責任編輯: 郭天虎

近日,廣州番禺區加拿達外國語學校的一個電子屏上顯示招生廣告,“本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以上學歷之家長”。有網民提出質疑,如此招生,是否有失公平?由此引起了輿論討論。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15時,有關“廣州私立小學 家長學歷”的新聞達1338篇,微網志508條,微信367篇,報刊文章46篇。

輿情脈絡

  “廣州私立小學招生要求家長本科學歷”事件輿情走勢圖

輿情發酵:3月4日,廣東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最新聞”發表題為《私立小學招生同父母學歷掛鉤?》的文章,稱有廣州一網民在其微信“朋友圈”裏曬出一張電子顯示屏的圖片,上面寫著“本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以上學歷之家長”。句子本身存在語病,令人質疑該校的素質,加之該網民也在學校官方微信上的招收小學新生通知中發現“父母需本科以上學歷(攜帶好本科以上畢業證及學位證和學歷驗證)”的字樣。當該網民以諮詢者身份向學校致電諮詢,學校工作人員表示“報讀咱們學校有什麼要求,您先過來學校諮詢一下,主要是理念與我們一致。我們挑選家長,怎麼個挑法你過來學校了解,電話裏講不清”,待網民想進一步了解時,學校方遲遲未有回復短信。該事件引起輿論關注,輿情開始發酵。

輿情發展:3月5日,人民網、廣州日報客戶端等轉載相關文章,促使輿情不斷發展。3月6日,有媒體致電該校,工作人員稱此前確實有這一規定,但目前已經取消了這一條件限制。同時,該校所屬教育局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要求學生家長的學歷是本科以上”這一規定不合規,要求學校立即停止該宣傳行為,並提出整改措施。輿情呈現持續走高態勢。

輿情高潮:3月6日,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發佈《關於番禺區加拿達外國語學校發佈招生宣傳問題的通告》,稱“雖然民辦學校有辦學自主權,但該校在本次招生宣傳中有違教育公平”“我局對該校提出了嚴肅批評,要求其立即停止該宣傳行為,並提出整改措施,在往後的招生工作中,要依法做好招生簡章備案工作,嚴格按照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相關規定及工作安排,規範招生行為”;3月7日,加拿達外國語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此我們致以誠摯的歉意!學校本意是做家校共贏的優質教育,經綜合考慮各種實際情況,我們已于當天撤銷了公告。”教育局的通告和學校的道歉,對撫平輿論情緒起到一定作用,輿情開始回落。

輿情反饋

監測顯示,媒體相關評論反饋多關注“教育規範”等內容,並對該校的做法表示質疑:

“唯學歷論”的邏輯堅決不可取。《廣州日報》評論稱,無論這所學校在教學方面多有水準,沿著目前設定的招生邏輯,必然會讓入學的孩子在所謂的優越感中自我設定攀比指標;此外,如果把所謂的高學歷視為一個相對穩定的階層,在這樣的一個圈層中接受教育,會不會因為群體的單一,進而與這個多元化的社會發生脫節?如此,將來這些孩子能否順暢地適應這個社會?私立教育素來以培養綜合素質為旗號,但是,如果一味抱著“唯學歷論”的邏輯,所謂的旗號,也只能是個口號而已。當然,當私立學校如此怪誕地把“學歷”置於如此尷尬的角色時,或許我們當從另一方來反思,我們的現代教育,是否依然在“升學”方面有著謎一般的信奉呢?

應關注荒唐招生條件背後的隱憂。荊楚網評論稱,之所以有如此變相“拼爹”招生,原因大抵如下。首先是學校的教育理念出了問題。以學歷論智慧明顯是錯誤的,教育雖然要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並不起決定性作用,孩子成才重在後天教育,“傷仲永”的故事就是明證。以高學歷家長推斷高智商孩子的理念是一種“偽科學”,既不靠譜也很荒唐。其次是教育的懶政思想所導致。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模式決定著孩子的教育發展程度。家校聯合教育被看重,許多學校把家庭教育看得過重,甚至演變為一種學校教育的延伸。於是想當然地認為,家長學歷高就等於素質高,就等於更利於家校的對接輔導好孩子的學習。其三是隱藏著一種教育功利。私立學校為了生存發展,需要以學生的升學成績來打廣告。相對與大多數的低學歷弱勢群體而言,本科學歷以上的家長無論是在經濟實力還是知識涵養上都會有更多的“話語權”,一旦成為該校的家長就意味著對學校有更多的“贊助”。

網民觀點

  須嚴格整治招生亂象,營造良好教育環境(54%)

@及時行樂:太胡鬧了,家長和現在學生所處的大環境不一樣,怎麼能用家長的學歷作為評判標準?簡直就是招生亂象,是教育不公平,必須嚴格管理。

該學校的教育理念值得懷疑(38%)

@V我是兔兔我怕誰V:作為一所學校,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都應該秉承一個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培養出三觀正的學生。但是,加拿達外國語學校的入學限制,就是本身教育理念的一個體現,讓我們家長如何放心把孩子交到他們手上?

質疑“家長學歷”是學校宣傳的噱頭(5%)

@想瘦:大家不必太認真,或許這只是學校宣傳的一個手段呢?

輿情觀察

在廣州加拿達外國語學校招生要求家長本科學歷事件中,“家長學歷”成為輿論爭議的重點,也是促使輿情不斷發展的關鍵點。

首先,“教育公平”“教育問題”等關鍵詞,容易觸及輿論敏感神經,成為此次輿情發生的重要內容。教育本就是輿論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而且受教育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一旦這個權利受到不公正對待,容易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在該事件中,涉事學校用家長的學歷作為挑選學生入學的條件之一,輿論認為有教育歧視之嫌,違背了學生接受同等教育的權利。成為觸發輿情産生的重要因素。多家門戶網站、報刊等都發表評論文章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健全人格和追求公平意識的現代公民,然而就在孩子尚未進入校園之時,先要接受家長學歷的挑剔篩選,凸顯教育者的愚頑不化。

其次,涉事學校的回應引起公眾不滿。輿情發展初期,該學校對“家長為什麼需要本科學歷”的質疑遲遲不作出回復;當有媒體致電該學校時,工作人員稱已經取消了這一條件限制;直至番禺區教育局發佈《關於番禺區加拿達外國語學校發佈招生宣傳問題的通告》後,學校相關負責人才給出道歉。因此,公眾認為涉事學校的反應有缺乏誠意之嫌。

從輿情危機應對上看,雖然涉事學校回應欠佳,但廣州番禺區教育局的輿情處置對平息輿情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事件曝光後,番禺區教育局立即向公眾説明涉事學校招生廣告“不合規”;之後發佈通告,在了解情況屬實後對該校提出嚴肅批評,並提出整改措施。一方面,態度堅定,對存在的教育不公現象堅決抵制;另一方面,及時表態和採取措施,督促涉事學校道歉,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次生輿情的産生。

最後,此次涉事學校陷入輿情風波,對學校聲譽也産生一定負面影響。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鋻於輿論對於教育公平的關注,涉事學校可在官方微網志微信等互動平臺上與網民充分交流、解答疑慮,重點介紹學校為保障招生公平和教育公平的措施細則,來消除輿論質疑,挽回學校聲譽。二是,查缺補漏,建立保障教育公平的長效機制。對於網民的質疑和指責,當地教育部門可及時展開調查總結,頒布相應措施進一步保障教和入學公平,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緩和對立情緒作用,獲得媒體及網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