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16首頁> 輿情關注

調查:超70%網友認為現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

發佈時間: 2017-03-16 09:21:10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郭天虎

  杭州公交試點應用支付寶乘坐公交車 。中新社發 許康平 攝

如果兜裏沒帶一分錢,你敢出門嗎?這個問題三年前提出來,絕大部分人都會堅決説“不”。但是今天,隨著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中國人都可以毫不猶豫地説“敢”。有調查顯示:超過70%的網友認為現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不久前,支付寶更是放出豪言:要推動中國在5年內進入無現金社會,引發各界熱議。無現金社會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呢?

調查

您最近一次用現金是什麼時候?

最近一次,您用現金是什麼時候?為什麼用?北青報記者最近做了一個調查。

葉小姐,27歲,公司職員:我早就習慣出門不帶錢包了,有手機就行。最開始還會帶張信用卡。可現在信用卡都跟支付寶和微信綁定了,也用不上了。平時上下班坐地鐵刷一卡通,吃飯網購都可以用支付寶和微信,給房東交租金一般用手機銀行轉賬。最近一次用現金就是前天在小區門口的水果攤買了20元的水果。其實老闆也有微信,但我懶得加他,也怕不安全。

李女士,40歲,全職主婦:我出門一般還是會在錢包裏放些鈔票,但是現在必須用現金的地方真是越來越少了,1000元可以用很久。最近一次用現金就是昨天打車。本來我都是用叫車軟體打車,但當時是高峰期,能叫到的車都離得遠,剛好有輛空計程車過來,我就上了車。下車時,本想用微信支付,因為以前遇到過的士司機給乘客一個二維碼,掃一下就可以付賬。但昨天那位司機説最好付現金。平時去超市買東西也可以用支付寶,但有時候去早市買菜或街邊攤就得花些現金,不過現在能用支付寶和微信收錢的小攤販也多了起來。對我這樣的家庭主婦,手機支付有一個特別的好處就是方便記賬,花現金如果沒有小票或發票,就會忘記具體金額,但手機支付哪怕1分錢也幫我們記得清清楚楚。

陳先生,70歲,退休老人:我只要出門消費都用現金,我們老年人沒有信用卡,也不會用手機買單。我平時也用微信,但沒有綁定銀行卡,老覺得不安全。雖然孩子們都用得挺好,但我還是有些不放心。今年春節我搶了大概200多元錢的紅包,本來還擔心不能提現沒法用,但是孩子教我用紅包裏的錢在微信裏就給手機充值了。這個功能太方便了,我以前都是出門買卡充值,十分麻煩。這幾天我打算專門辦張銀行卡,少放點兒錢,跟手機綁定起來。

體驗

體驗北京“無現金”生活

杭州的無現金生活被公認走在全國前列。北青報記者跟蹤了杭州老司機在北京體驗無現金生活的全過程——在向大會提出建設無現金城市的建議後,3月9日中午,趁著會議的午休時間,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基層公交司機虞純來到北京街頭,進行了一次實地調研。

第一站:醫院手機掛號,有望緩解老百姓看病難。中午12點半,虞純先來到離會議駐地最近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這裡能用手機掛號嗎?”在掛號大廳,虞純問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介紹,可以用手機預約掛號,也能直接在手機上付掛號費。這樣,按照預約時間就能直接去看醫生,大大省去了動輒半小時的排隊掛號的時間。“能用手機看病付款嗎?工作人員解釋:醫院的診間費用繳納確實在開發,但是最後到每個收費窗口都能用掃碼支付。

第二站:無現金+信用就可以騎上共用單車。緊接著,虞純來到後海附近的荷花市場,一排車座椅上印著“免押金”的共用單車吸引了虞純的注意:“免押金怎麼用法呀?”現場正在放車的永安行工作人員回答:只要芝麻信用超過600分免押金,就能免押金開鎖用車。我們相比其他共用單車,省得用戶還得多出一筆押金。

第三站:北京最老街道,95%以上的店舖都用無現金支付。騎上共用單車,虞純來到北京城最老的一條衚同——煙袋斜街。幾乎所有的店舖都能用無現金支付了。漂亮的窗花、可愛的兔兒爺,都可以掃一掃就拿走。連賣糖葫蘆的都用上了支付寶收款。據了解到,目前這條街上的近百家商鋪裏,可無現金交易商戶佔比95%以上。

追訪

“無現金生活”不等於“無”現金

事實上,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的流行和推廣,讓我們越來越很少使用現金,遠離現金。

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表示,從國際上來説,無現金社會這個詞語出現了25年多了,但到目前為止尚無真正公認的無現金社會的國家。無可否認的是,中國無現金社會正在加速發展,這是一場自下而上的貨幣“支付方式的革命”。隨著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迅速發展與社會治理水準的提升,連邊遠小縣城、小商販都基於便捷性而加入到無現金支付的潮流當中了。不僅僅是年輕人,甚至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開始接受和習慣“掃一掃”這種“掏手機”消費方式。

“無現金社會並不是指整個社會完全沒有現金,而是指一種以電子支付為主的經濟模式,全社會現金使用率極低,人們可以無障礙地使用電子支付方式進行消費。”盤和林表示。上海大學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孟添也認為無現金社會並不是消滅現金,而是將無現金作為主流支付方式的社會。“無現金社會”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民眾消費習慣,其內涵也非常豐富,包括網際網路支付、銀行卡、二維碼支付、NFC(近場支付)等各類支付工具的應用。在孟添看來,無現金社會是貨幣形態演變的必然趨勢。

現象

中國跨越信用卡直接跳至移動支付

全球各國的無現金社會都在加速發展。在網際網路誕生的20多年裏,全球印鈔廠的印鈔數量已經在快速下降。數據顯示,在2008年至2012年間,全球現金交易數額為11.6萬億美元,增幅僅有1.75%;而同期的非傳統支付方式交易數額增加近14%,其中包括線上、移動支付,以及所有現代無紙幣交易方式。

“中國實現無現金社會的路徑一定會與歐美發達國家不一樣。”孟添指出,國外幾乎人手幾張信用卡,他們的無現金社會更多依靠POS機刷銀行卡,而中國消費者顯然更倚重於手機支付。中國由於網際網路普及率高、網民眾多,移動支付已經滲透到民眾生活的每一天,這是我們的土壤與基礎。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迅猛壯大,銀行等也加緊互聯化的步伐,同時我們本身金融體系發展還不夠成熟與完善。因此相比西方發達國家,中國在移動支付領域具有更廣大的市場空間與普惠需求。

“手機作為支付媒介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便利性,也催生了廣泛的市場空間和需求。中國在相關産品的創新方面是走在其他國家之前的,因此移動支付在中國消費者中的推廣和接受度相對較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高潔也有同樣的觀點。

來自中國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每人平均持有信用卡下降到0.29張,而2014年年底時,中國每人平均持有信用卡曾達到0.34張的峰值。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去年年底曾發佈《2016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調查結果表明,有47.5%的客戶都是因為無需帶現金或銀行卡而選擇了移動支付。

現狀

中國消費者八成依賴移動支付領先全球

研究機構艾瑞諮詢估計,2016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規模擴大2倍多,達38萬億元(約合5.5萬億美元)。而研究公司福雷斯特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移動支付規模增長為39%,為1120億美元。以此估算,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已接近美國的50倍。

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發佈的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移動數據支付佔據了非現金支付行為的幾乎半壁江山,比例高達43%。而基於國別的用戶調查數據顯示,86%的中國消費者使用並信賴移動支付,這一比例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移動支付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得益於後發優勢,中國沒有深厚的信用卡文化,直接從現金支付跳到了移動支付;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迅猛壯大,及其推動的移動支付線下場景的廣泛覆蓋,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從支付寶的情況看,目前全國超過200萬家餐廳、商超便利店可使用支付寶買單,超過80萬個停車位支援支付寶,超過20000家加油站可以使用支付寶掃碼支付。此外,全國2萬多家體育場館及場所可以通過支付寶預定,超過30個省份、120個城市的景點門票可以通過支付寶購買,超過5萬家酒店可以使用支付寶掃碼付款。用戶已經可以在全國超過2000個火車站,使用支付寶掃碼付款在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機上購買火車票,支付寶也已經覆蓋了全國主要省市超過2000個汽車客運站。此外,全國超過1100家大中型公立醫院加入支付寶“未來醫院”,通過手機就能實現掛號、繳費、查報告等全流程移動就診服務,支付寶覆蓋國內所有主流掛號平臺,通過支付寶入口可掛號全國3000家醫院。

關注

中國移動支付未現明顯城鄉差異

而有意思的是,與以往新生事物在城市更熱的局面不同,移動支付並未呈現明顯的城鄉差異。《2016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縣城的移動支付用戶最多,佔比為19.6%;省會城市列第二,佔比為19.0%;農村地區列第三位,佔比為17.0%;地級市列第四位,佔比為15.8%;直轄市和鄉鎮地區分別為14.5%和14.2%。

來自支付寶的數據也表明,從移動支付滲透率來看,內陸的西藏以90%的移動支付佔比排名第一,隨後是青海、甘肅,都遠遠超過沿海省份。事實上,從2012年開始,西藏移動支付比例就開始蟬聯冠軍。目前西藏所有行政村實現移動通訊信號全覆蓋,偏僻村落、廣袤牧區的農牧民用移動支付來進行生活必需品的消費。

對此現象,高潔分析稱,移動支付不像信用卡需要進行信用評估,有門檻,移動支付幾乎對所有人開放。農村的手機普及率已經很高,而以手機為媒介的移動支付也隨之普及。未來可以借助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發更多滿足農民需求的金融和理財産品,這也是解決農村金融服務問題的潛在方向。

孟添也認為,國外移動支付發展最快的也在非洲、南美等地區。不發達地區因為原來基礎薄弱,在接受新技術與新變革時反而更容易適應,更容易實現跨越式發展。

熱點

“無現金社會”要多久會實現

對此,孟添認為,“我們正處於蓬勃成長階段,啟蒙期已過。特別是基於網際網路的支付,由於中國網民眾多,7億多了。基於網際網路的支付已經成為大部分網民的消費習慣。如果以無現金方式作為主流支付方式為目標,我相信並不需要很長時間,5年或者10年是有可能的。但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強引導,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做到創新與規範的平衡,構建行業健康發展的生態圈,形成有序競爭的行業格局。市場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在金融領域更要注重有序。”

盤和林認為,無現金社會目前尚無嚴格意義上的定義,因此很難説出我國距離無現金社會還有多少發展的距離,或是什麼階段。多少年進入無現金社會,對於我國這樣一個地緣廣闊、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包括城市與城市、城市與農村)、人口年齡結構和消費習慣差異懸殊的發展中國家,不亞於“哥德巴赫猜想”。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我國無現金社會今後是加速度的,我國進入無現金社會的速度取決於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力與支付企業“自下而上”的市場推力,能否形成合力。

福耀玻璃集團掌門人曹德旺認為,無現金社會肯定是一個大趨勢,但如何實現、什麼時候實現,相信還要一段時間。貨幣是主權的象徵,在經濟運作中起到載體的作用。以交通工具這個載體為例,有飛機、有火箭,也應該允許有自行車,甚至在農村用的推車。在交通道路、基礎設施、人員素質等各種條件都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工具都可以使用。中國有將近14億人口,但百分之六七十的人生活在農村,而且中國的東西差距和城鄉差距都非常大,如果全部改成電子貨幣,很多人不一定能學會。“我們用現金的社會大概是兩百多年,我們改變一種工具,消滅現金,我相信需要一兩百年。”

財經觀察

無現金社會有待打通“最後一公里”

“我國推行無現金社會關鍵在於,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即社會末梢,如小飯館、超市、便利店等線下實體店的使用習慣等,醫院等行政事業單位更是要率先垂范。”盤和林表示。不過他同時指出,打通社會末梢無現金支付的工作量巨大、龐雜,恰恰是政府之手的短板,人力、物力都會捉襟見肘。他認為,政府在通暢“無現金社會”的社會末梢時,不必大包大攬,親自去做,而是提供維持市場、消費者公平、公眾的市場競爭環境,並提供激勵支付企業充分發揮作用。也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率地實現“無現金社會”早日到來。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基層公交司機虞純也建議,從國家層面大力支援無現金社會建設,鼓勵各級政府率先垂范,以打通“網際網路+”政務為切入點,讓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深入每個老百姓身邊的場景都能實現無現金服務。與此同時,鼓勵技術創新,出臺相關法律和行業標準,推進平等、多元的無現金支付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