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余省設國企混改時間表 六大壟斷領域繼續放開
地方兩會近期陸續召開,國企改革成為焦點之一,多個省份將今年視為國企改革的關鍵年份。據《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截至2月7日,已有28個省級地區召開了地方兩會。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江西、福建、廣西、吉林、甘肅、陜西、黑龍江、湖南、河北、內蒙古等省區市,均明確將進一步推進國企改革列為2017年重點工作,國企混改成改革突破口,各省份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
多地提出要吸引民營資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壟斷領域將進一步向社會資本開放。同時,一些省份明確,將加快兼併重組步伐,加快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産上市。
以混合所有制為導向的市場化兼併重組將加速,包括整體上市以及整合重組均是地方國企改革的主要路徑。“很多省份已經把任務細化並確定重組企業的重點名單。”一位地方國資人員表示。
種種信號表明,地方國企改革已全面進入加速期。在剛剛結束的地方兩會上,湖南、吉林、上海、浙江、河北等地,針對今年的國企改革,均推出了兼併重組的實質性政策。
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上海制定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制的操作指引,基本完成企業集團公司制改革,75%的國有資産集中到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等領域。
一些中西部省份的國企集中在資源型行業、傳統行業,因此在混改中要雙管齊下,一方面吸引民營資本,另一方面則將進一步向社會資本開放壟斷領域。例如新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推動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並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準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寧夏也提出,2017年將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投資項目,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稱,吉林將發揮吉盛資産管理公司等四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放大國有資本效應,並篩選10戶以上國有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湖南省則將出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施意見和國有資本佈局結構調整總體方案,加快省屬國企戰略性重組,著力解決企業同質化和層級過多、戰線過長、力量分散等問題。廣東省在《關於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中提出,到2017年要確保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比重超過70%。重慶市提出,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使三分之二左右國有企業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浙江省提出,通過三至五年使“省屬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比重達到75%”。
此外,四川省提出在2017年啟動員工持股試點工作,河南省提出力爭到2017年全省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目前很多央企已經有所動作,地方國企的兼併重組也進入加速期,分類基礎上的兼併整合將成為國企改革重頭戲,圍繞著國企改革的市場化重組大潮正在開啟。”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在李錦看來,地方國有企業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頭戲,從目前地方兩會透露出的種種信號看,下一步將通過加大集團層面的兼併重組來推動強強聯合和專業化重組,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依託,通過股權合作、資産置換、無償劃轉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同質化業務整合和細分行業整合,同時將加快一些缺乏競爭優勢的非主業領域及一般産業低端環節的退出,為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掃清障礙。
多位專家表示,未來國企改革新的經驗將從地方先涌現出來。一些相對較為敏感、難度相對較大的改革任務,有必要在小範圍內先行先試,再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
企業改革專家周放生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企改革歷來都是地方先行先改,找到突破口,探索新路徑,地方國企在改革實踐中積累的成功方法、總結的失敗教訓,對全面深化國企改革來説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周放生認為,地方國企改革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嘗試”。目前地方國企改革的積極性仍需提高,一是改革動力不足,二是勇氣不足。“應當儘快推進落實容錯機制,使地方國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大膽嘗試。但是在嘗試過程中,需嚴格按照現有的規定運作。”他説。
多位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幾年可能有近10萬億元地方國有資産實現證券化,這將帶來大量投資機會。WIND數據顯示,在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中央國有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大學以及集體企業的上市公司高達1010家,佔到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