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16首頁

中國經濟始終是世界經濟的穩定之源

發佈時間: 2017-01-13 14:27:30  |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何農 劉軍 李志強 黃昊  |  責任編輯: 吳愛鳳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並訪問在瑞士國際組織之際,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舉辦的中瑞媒體對話會日前在嚴冬之中的瑞士日內瓦舉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訪問瑞士,此訪是2017年中國外交開篇之作和中國面向歐洲和全球的重大外交行動,也是中國最高領導人時隔17年後再度訪問瑞士。習近平主席還將出席世界經濟論壇,訪問聯合國駐日內瓦總部、世衛組織總部和國際奧會總部。此訪對於發展中瑞關係、推動經濟全球化、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具有重大意義。

蔣建國在演講仲介紹了中國經濟發展狀況。他指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充滿光明。中國經濟目前進入了新常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年增長率下調至6.5%至7%之間,但由於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按此速度增長,每年就增加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規模。目前,中國經濟運作處於一個相對合理區間,不一味追求速度,騰出手來進行經濟結構性調整,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緊繃的供求關係得到舒緩,重荷的資源環境得到減負,而且做到了人人有事幹、財政保運轉、金融少風險、社會不出亂。發展伴隨著矛盾,一些問題顯現出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有信心有能力掌控局勢。

蔣建國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給世界帶來極大機遇。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市場的主要“買家”和重要“投資人”。未來5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達到7500億美元。這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寶貴的合作契機。中國發起“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亞投行、金磚銀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發展領域公共産品。多年來,中國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特惠貿易待遇,實行進口零關稅;不斷增加對外援助投入,主動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免債務等等。這些都為眾多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提供了極大機遇。

蔣建國説,這些年來國際上一直有人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是在“搭便車”,但是客觀地説,中國這麼大的塊頭,能搭誰的便車?中國更多是與大家一起推車,並且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

蔣建國在演講中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為全球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日益重要的作用。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穩定的“壓艙石”、全球經濟發展的“發動機”,穩健的中國經濟始終是世界經濟的穩定之源。從2008年到2015年,中國貢獻了全球GDP增量的近40%。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評估,2016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9%,比發達國家貢獻率的總和高出一半。在創新增長方面,中國正逐步發揮全球引領作用。2015年中國提交專利申請超過100萬件,位居全球第一。G20杭州峰會把“創新”寫入峰會主題,推動制定《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等系列成果文件。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認為:“以前中國是創新成果的接納者,但現在眾多中國企業成為世界公認的創新領袖。”他表示,尤其值得提及的是,30多年來,中國成功使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佔全球減貧人口的70%,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規模減貧。

蔣建國強調,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並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無可替代、日益重要的作用,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下,立足當代國情和發展實踐,形成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等五個方面的治國理政經濟理念,為經濟實踐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和政策指引。

在演講最後,蔣建國説,中國對自己有著強烈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全球有識之士大多已從中國發展中看到了“中國崩潰論”的崩潰、“歷史終結論”的終結。但中國不因自信而自滿,不因自滿而停滯,而是力求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尤其是對人類有所貢獻。他表示,改革、發展、穩定,正是當今世界急需的“必備品”,同時也是當今世界稀有的“奢侈品”。因此,中國將無私貢獻自己的成功經驗、行動方案、各種力量,積極促進國際社會攜起手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原則,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大力倡導共商、共建、共用理念,堅決摒棄單邊、獨佔、排他行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構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舟共濟、命運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把我們這個星球建設得更加和平、更加繁榮。

來自中瑞兩國的十多家主流媒體和彭博新聞社、路透社等國際主流媒體駐瑞士機構負責人參加了對話會。與會代表圍繞做好習近平主席訪問報道、中國經濟報道、中瑞媒體交流合作等進行了深入探討,並達成廣泛共識。(記者 何農 劉軍 李志強 黃昊)